娛樂行業的中盤商
定義所謂娛樂界的“中盤商”是指連線唱片公司和銷售店頭的機構,類似於在做唱片的“中介”。90年代初,由於中盤商掌握了大部分的銷售通路,稱為唱片銷售中重要環節,一度形成壟斷市場得計局面。國外的唱片公司進入以後,為了切斷中盤商的支出,建立了“製作-銷售”的垂直運作,即跳過中盤直接供貨給銷售商、連鎖唱片行等。因此原有的中盤商,受到很大的打擊。
典型代表:亞洲音樂亞洲音樂在全盛時期幾乎占據了近五成的銷售通路,在唱片業穩坐龍頭老大的地位,只要提到「亞洲中盤」,無人不買帳,甚至在眾家歌手的發片記者會上,若能請到亞洲老闆娘陳李素珠前來「加持」掛保證,鐵定成為銷售榜上的常勝軍。但亞洲音樂已經在2005年倒閉,在亞洲音樂倒閉之後,一下子讓銷售點無唱片可賣,少了亞洲唱片這箇中盤商,唱片公司鋪貨量當然大減。
出版界的中盤商
定義出版界的中盤要有覆蓋全國的網路,上游是出版商下游是二級批發商,有獨立的物流配送體系,經營圖書的品種十分大,像以前的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等。但現在的出版界現在缺乏一個像樣的中盤,一些出版社和出版商只好一個城市找一家圖書批發商(批發市場中的或新華書店的批銷中心),一家家地發貨,或是直接對零售店(大賣場),自己既當出版商又當中盤商。
陳昕《圖書市場呼喚中盤雄起》“中盤”一詞用於中國書業,始見於本報於1996年11月13日刊發的時任上海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現任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所撰《圖書市場呼喚中盤雄起》一文。陳昕認為,中國圖書市場進入新的發展周期的主要標誌之一就是大書城、超級書店的興起。而如何長期保持書城豐富的品種數量,使之成為永久性書市,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當時我國的書城面積不小,但陳列種數卻不盡如人意,多的為10萬種,少的僅有5萬種左右。陳昕說,很難想像,在沒有強大中盤的支持下,一家書店能單獨長期維持10萬種的圖書,從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看,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鄧耘《培育大中盤關鍵在哪裡》1997年1月10日,時任新華書店總店總經理的鄧耘發表了《培育大中盤關鍵在哪裡》一文,揭開了“關於圖書中盤”大討論的序幕,本報開闢了“中盤雄起”專題研討專欄,歷時半年的大討論引起了各方強烈的反響。多年來,困擾發行體制改革和發展,進而制約出版業大發展的瓶頸到底在哪裡?這一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答案是明確的,瓶頸就是沒有中盤,“中盤要雄起”成了當時理論界和業內人士共同的呼聲。
中盤概念的發展從中盤概念第一次見諸報端至今,已十餘年過去。十餘年間,業界培育建設大中盤的呼聲從未停止過。也是在這十餘年間,中國的圖書發行業經歷了新華書店的連鎖、民營書店的沉浮、國外資本的介入、網路書店的崛起……外部環境形勢的變遷和內部組織結構的變革,無一不對中盤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專業中盤”、“區域中盤”、“封閉中盤”、“民營中盤”、“網路中盤”等概念層出不窮,我們需要對中盤有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