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學

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史學。自 1840 年鴉片戰爭開始,到 1919 年“五四”運動前夜,是為中國近代史學的前期;自“五四”運動起,到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其後期。

簡介

中國近代史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史學。自 1840 年鴉片戰爭開始,到 1919 年“五四”運動前夜,是為中國近代史學的前期;自“五四”運動起,到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其後期。前期,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興起前。這個階段的史學的特點,是史學家對民族危機的突出的時代感。龔自珍和魏源,作為史學家,首先表示出這種時代感。龔自珍主要著眼於國內封建統治的腐敗,他的著作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魏源則不僅僅如此,還著眼於外侮的嚴重性,發憤撰寫了當時中國和東方僅有的世界史地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第二階段,從太平天國興起到戊戌變法。這個階段史學的特點,是鼓吹變法和歷史必變的思想。王韜的《法國志略》、黃遵憲的《日本國志》倡言於前,康有為的《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考》、《日本明治變政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學》和譚嗣同的《仁學》宣揚於後,並成為戊戌維新的理論根據。第三階段,從戊戌變法失敗到“五四”運動前夜。這個階段史學的特點,是鮮明地致力於革命思想的宣傳。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章炳麟的史論和政論,以及李大釗在“五四”運動前發表的論著,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後期,中國史學出現了近代化的發展趨勢。其主要標誌是:1.歷史學研究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即從以研究統治階級人物為重點轉向以研究社會制度、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為重點;2.一些傳統的歷史觀點受到了批判,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研究跟對世界歷史和國際關係史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聯繫,擴大了歷史學的視野;3.在史料運用方面也擴大了領域,古老的文化遺存、出土文獻、佛道典籍、檔案材料,以及域外材料和語言材料,極大地豐富了這個時期歷史學的史料內涵;4.用新的有系統的形式寫的中外交通史、各種專門史和專門性的史學刊物相繼出現。在中國史學的近代化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參見“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而新考據學派在史學上也取得相當的進展,顧頡剛、胡適、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陳垣皆一代名家,各有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