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經濟地區差異及成因研究》編著者陳飛。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介紹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及區域收斂性分析方法、經濟周期波動理論中的濾波方法、全要素生產率測算及分解方法、產業集聚理論及實證研究方法、適應性預期理論的套用、供需理論套用及生產要素價格區域差距測度方法等。對我國區域經濟成長差距進行研究。分析我國農業政策、糧食產量和糧食生產能力的區域差異特徵。包括:中國農業政策與糧食生產的區域特徵研究;糧食生產能力分析的理論框架;農業政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研究等。中國產業集聚特徵及生產要素價格的區域差異分析。轉軌時期,中國經濟結構變化及區域差異分析。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特徵的省際比較分析
11地區差異測度方法及相關問題
12我國農業經濟成長的地區差異測度
13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特徵的省際比較分析
14本章小結
第2章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減貧效應研究
21研究綜述
22減貧效應分解的理論研究架構
23洛倫茲曲線參數估計及模型效果評價
24收入增長與分配結構扭曲農村減貧效應分解及變動特徵分析
25農村家庭收入增長的“個體效應”研究
26本章小結
第3章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增長機制及空間效應研究
31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特徵分析
32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理論研究架構
33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
34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
35本章小結
第4章農業供給的價格衝擊回響及政策穩定效應研究
41農業供給影響理論
42農產品價格對農業供給的影響機理分析
43我國主要農業支持政策
44農業政策對價格波動影響的穩定效應研究
45本章小結
第5章糧食生產調整能力與農業政策作用效果研究
51農業政策、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關係分析
52糧食生產研究的理論框架
53區域選取與指標構造
54農業政策對我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研究
55本章小結
第6章我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結構比較分析
61全要素增長率分解方法介紹
62基於超越對數生產函式的隨機前沿模型設定與檢驗
63我國糧食與經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實證研究
64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關係分析
65本章小結
第7章土地規模對農業生產技術採用的門限效應研究
71土地規模與技術效率關係分析
72門限面板隨機前沿生產函式
73農業生產門限效應的實證分析
74本章小結
第8章我國糧食生產的技術推進模式及影響機制研究
81研究綜述
82糧食生產技術進步及其發展模式
83糧食生產技術測度的理論框架
84我國糧食生產技術測度及區域比較分析
85糧食生產技術效率變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86本章小結
第9章我國糧食市場整合測度及非對稱價格傳導機制研究
91市場整合的理論綜述及我國的糧食市場現狀
92市場整合與非對稱價格回響機制研究的理論框架
93我國糧食市場整合程度及變動特徵分析
94我國糧食市場整合程度及價格傳導機制研究
95本章小結
第10章外部衝擊對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機制研究
101我國農產品貿易現狀、價格波動特徵及成因
102周期同步性理論
103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間農產品價格協動性研究
104外部衝擊對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傳導機制研究
10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文摘
當前,我國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而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是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的關鍵。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檔案始終關注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有目共睹,近年來中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城鄉差距卻仍在不斷擴大,“三農”問題依然非常嚴峻。因此,有效促進農業經濟成長、加快農業技術進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等問題必將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政府和學術界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程度、技術水平和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各地區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規律特徵。因此,基於省際數據研究中國農業經濟地區差異及變動機理,有利於進行對比分析,尤其是實證研判政府可以採取的措施的政策效果,為政府支持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經驗支持。
11地區差異測度方法及相關問題
地區差距問題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各國為促進經濟發展,不可能在其內部的各個地區均勻地使用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資源,而是根據其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益相對明顯的部門和地區,實現資源最優配置,並有效促進經濟成長。資源在不同地區的非均衡配給機制,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必然會導致地區間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差距。縱觀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歷史,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在開發中國家,都存在著地區差距問題,只不過一般大國、開發中國家的地區差距比小國、富國更為明顯。我國作為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地區差異程度尤為嚴重,這不僅制約整體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而且對於最佳化經濟結構、啟動消費需求和緩解收入分配差距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111地區差異測度的常用統計指標
測度地區經濟差異的統計指標較多,一般可以分為絕對差異指標和相對差異指標兩種類型。各種絕對差異指標都具有共同的特點,即它們都有量綱,不但容易受到價格水平波動的影響,而且還受到變數水平值變化的影響,使得不同地區之間或不同時期之間的絕對差異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實證分析時很少用到絕對差異指標度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丁衛(2003)在其文章中給出了選擇測度地區差距統計指標的四點原則:一是應遵循以“相對差距指標為主,以絕對差距指標為輔”的原則;二是應從我國疆域遼闊、地區眾多這一事實出發,以綜合對比指標為主、以局部對比指標為輔全面測度我國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三是便於國際對比;四是便於分析地區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其發展趨勢,所選地區差距指標最好可以根據需要分解成幾個組成部分。根據上述原則,綜合考慮各相對差異指標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章選擇地區基尼係數和泰爾指數指標來度量我國各地區間的農業經濟發展差距。
1地區基尼係數(regional Gini coefficient)
基尼係數最初被用來反映社會各階層的收入不均等程度,從幾何圖形來看,它表現為洛倫茲曲線(Lorenz curve)與絕對平均線(對角線)所包圍面積[圖11(a)中的面積A]與下三角形面積(面積A+面積B)的比值,即G=SASA+SB(11)基尼係數值越大,表示社會各階層的收入不均等程度越高。後來,區域經濟學文獻通過將圖11(a)中的“人口百分比”替換成“各地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累計百分比”,並相應地將“收入百分比”替換成“各地區收入占全國收入的累計百分比”,從而利用基尼係數研究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圖11(b)]。一般來說,各地區間的基尼係數越大,表示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大,反之越小。
圖11(a)收入基尼係數與洛倫茲曲線圖11(b)地區基尼係數與洛倫茲曲線
由於洛倫茲曲線是一條不規則曲線,因此,計算基尼係數的難點主要在於計算洛倫茲曲線與絕對平均線所包圍面積,即如何計算面積SA。目前存在許多計算基尼係數的公式和算法,但多數算法較為複雜,不便於實際操作。本章利用Yao(1999)介紹的下梯形方法計算地區基尼係數。
假定一國共有n個地區,每個地區有人口Pi及產出Yi,i=1, 2, …, n,且Y1 ≤Y2 ≤… ≤Yn,並令P和Y分別代表該國經濟體中的總人口數和收入總量。令ρk=∑ki=1(Pi/P),ψk=∑ki=1(Yi/Y)(12)ρk和ψk分別代表該國經濟體中的人口和收入自第1地區至第k地區的累計比重。地區洛倫茲曲線為所有點(ρk, ψk),k=1, 2, …, n,在以累計人口比重為橫軸與以累計收入比重為縱軸的坐標平面中所組成的曲線。
地區基尼係數的計算公式由式(13)給出:Gini=(05-∑nk=1Sk)/05(13)式中,Sk=(ψk-1+ψk)×(ρk-ρk-1)/2,k=1, 2, …, n為第k個下梯形的面積,常數05表示洛倫茲曲線圖中正方形對角線下方直角等腰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地區基尼係數,需要用05減去所有下梯形圍成的面積之和,再除以05得到。
2泰爾指數(Theil coefficient)
泰爾指數(Theil,1967)最初用於分析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其主要思想是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總水平等於各個國家收入份額與人口份額之比的對數加權總和,權重係數為各國的收入份額。用公式表示為Th=∑ni=1YiYlnYi/YPi/P(14)式中,Th表示泰爾指數;n表示國家數;Yi是第i個國家的收入;Y為n個國家的總收入;(Yi/Y)表示第i個國家的收入份額;Pi是第i個國家的人口數;P為n個國家的總人口數;(Pi/P)為第i個國家的人口份額。
Theil在其文章中證明了泰爾指數與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成正比例關係,各國間的收入差距越大,則泰爾指數越大;收入差距越小,則泰爾指數越小。當收入在n個國家之間按人口份額平均分配時,泰爾指數的值為0;當所有的收入都被一個國家完全占有時(假設被第i個國家完全占有),泰爾指數達到最大值ln(P/Pi)。
根據這一思想,把泰爾指數計算公式中的“國家”換成“地區”,就可以用它來研究某一國家內部不同地區間的經濟差異程度。與其他衡量地區間經濟差異的統計指標相比較,泰爾指數的優勢在於,以泰爾指數表示的各地區之間經濟成長總差距可分解為組間差距和組內差距兩部分,從而可以觀察組間差距和組內差距各自的變動方向和變動幅度,為揭示地區間經濟成長差距的產生原因提供技術支持。本章以中國各省份之間的總差距為例,利用泰爾指數可以將它分解為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之間的差距和三大經濟地帶內各省份之間的差距兩部分。
全國各省份間經濟成長的總差距ThA的定義如下:ThA=∑i∑jYijYlnYij/YPij/P(15)式中,Yij 表示i地帶中j省份的收入; Y表示全國總收入;Pij代表i地帶中j省份的人口數;P為全國總人口數。如果定義ThAi為i地帶內各省份間的經濟差距,則ThAi=∑jYijYilnYij/YiPij/Pi(16)式中,Yi和Pi分別為i地帶的收入和人口數。定義ThBR為地帶間的差距:ThBR=∑iYiYlnYi/YPi/P(17)則中國省份間的經濟總差距可以分解為地帶內差距(ThWR)和地帶間差距(ThBR)之和:ThA=∑iYiYThAi+ThBR=ThWR+ThBR(18)上述兩個相對指標在其統計特性和實際計算方面均存在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之處,而且,兩指標在實證分析中均得到較為廣泛的套用。這使得我們無論是根據統計理論,還是根據實踐經驗都很難判斷到底使用哪一個指標計算得到的我國地區間農業經濟差距與現實情況更為接近。為了避免人為選取指標帶來的量測誤差,同時使用兩種指標度量我國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程度是一種較為穩健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12經濟周期效應對地區差距測度影響
一般來說,經濟周期效應對區域經濟差距測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若所分析各地區的經濟周期是不完全同步的,那么我們利用統計指標計算得到的區域經濟差異程度與實際的差異程度具有顯著不同,圖12證明了這種觀點。
圖12具有不同經濟周期地區間在不同時段上的產出差異
給定兩個具有不同的經濟周期波動水平的地區,並且假設地區A比地區B富裕及人口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時間段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地區經濟差異程度的計算結果。如果時間間隔被選為[T1, T2]或[T3, T4],則利用統計指標計算得到的地區A與地區B之間的產出差異要明顯大於兩地區間的實際產出差異(YA-YB);如果所選時間段為[T2, T3],則計算得到的兩地區間產出差異要明顯小於兩地區間的實際產出差異。
區域經濟成長差距的測度較為複雜,它受到研究者所選擇的測度方法、所使用的經濟變數及所分析的時期區間等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動都可能導致分析結果的差異,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為了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我國地區間的經濟成長的差異程度,就必須對影響地區經濟成長差距計算結果的各類因素進行系統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在考慮到經濟周期效應對地區經濟成長差異影響的同時,還必須選擇合適的測度統計指標和經濟變數,才能夠較為有效地度量我國各地區間的經濟成長差距。
113 HP濾波方法
為消除經濟周期效應對分析地區經濟差異影響,在計算地區差異指標之前,需要對各省份收入序列進行趨勢循環分解,剔除收入序列中的循環要素,從而得到收入序列的長期變動趨勢。利用收入長期趨勢序列計算得到的基尼係數、加權變異係數和泰爾指數更能夠真實地反映我國區域經濟成長的不均衡狀況。目前在經濟周期研究中套用最廣泛的趨勢循環分解方法是Hodrick 和Prescott在1997年開發的HP濾波方法,並幾乎成為經濟學定量研究中的標準方法。HP濾波即為求解式(19)的最小化問題:min∑Tt=1(yt-μt)2+λ∑T-1t=2(μt+1-μt)-(μt-μt-1)2(19)式(19)存在一個權衡問題,即要在趨勢要素μt對實際序列yt的擬合程度和趨勢光滑程度之間作出選擇,而λ的取值至關重要。當λ=0時,滿足最小化問題的趨勢就是序列yt本身,雖然此時的擬合程度最高(兩者重合),但由於μt並不具備趨勢要素的光滑性要求,故而不能將其看做代表序列長期變化的趨勢成分;隨著λ的增加,最小化問題求解出來的趨勢成分開始變得光滑;當λ趨於無窮大時,μt與yt的擬合程度最差,滿足最小化問題的趨勢成分接近線性函式。因此,λ稱為光滑參數,其取值越大,越能保證HP濾波得到的趨勢成分的光滑性。對於λ的取值,Ravn和Uhlig(2002)認為
λ=1600×(數據頻率/4)k(110)
一般經驗地認為,對於數據頻率為年度、季度和月度數據,k值分別取1、4和12,因此,λ的取值分別為100、1600和14 400。 但是,按照這種方式取值並非不能改變。如果序列服從單位根過程,則對於月度數據,最優的光滑參數λ應在8000~16 000取值;季度數據在1000~1050取值,年度數據在50~100取值(Mills,2003)。
12我國農業經濟成長的地區差異測度
本節利用1993~2010年中國各省份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從業人員數數據計算基尼係數和泰爾指數,從而測度我國農業經濟成長的地區差異。數據來源於各年度的《中國統計年鑑》。
首先,利用各省份的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構造各省份按1991年價格計算的實際第一產業增長值序列。然後,利用HP濾波方法對各省份實際第一產業增加值序列進行趨勢循環分解,剔除循環要素和不規則要素,得到實際第一產業增加值序列的長期趨勢序列,從而消除經濟周期效應的影響。最後,使用濾波後的實際第一產業增加值序列及相應的從業人員數,利用式(13)和式(15)計算得到描述各省份農村經濟成長差異的基尼係數和泰爾指數(考慮到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四個直轄市農業所占比例較小,西藏部分年份數據缺失,因此沒有包括在樣本數據中。在計算泰爾指數時,按東、中、西部地區為各省份分組。其中,東部地區包括: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共8個省份;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黑龍江,共8個省份;西部地區有:四川、內蒙古、貴州、廣西、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10個省份),各統計指標的計算結果
編輯推薦
《中國農業經濟地區差異及成因研究》編著者陳飛。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介紹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及區域收斂性分析方法、經濟周期波動理論中的濾波方法、全要素生產率測算及分解方法、產業集聚理論及實證研究方法、適應性預期理論的套用、供需理論套用及生產要素價格區域差距測度方法等。對我國區域經濟成長差距進行研究。分析我國農業政策、糧食產量和糧食生產能力的區域差異特徵。包括:中國農業政策與糧食生產的區域特徵研究;糧食生產能力分析的理論框架;農業政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研究等。中國產業集聚特徵及生產要素價格的區域差異分析。轉軌時期,中國經濟結構變化及區域差異分析。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特徵的省際比較分析
11地區差異測度方法及相關問題
12我國農業經濟成長的地區差異測度
13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特徵的省際比較分析
14本章小結
第2章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減貧效應研究
21研究綜述
22減貧效應分解的理論研究架構
23洛倫茲曲線參數估計及模型效果評價
24收入增長與分配結構扭曲農村減貧效應分解及變動特徵分析
25農村家庭收入增長的“個體效應”研究
26本章小結
第3章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增長機制及空間效應研究
31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特徵分析
32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理論研究架構
33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
34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
35本章小結
第4章農業供給的價格衝擊回響及政策穩定效應研究
41農業供給影響理論
42農產品價格對農業供給的影響機理分析
43我國主要農業支持政策
44農業政策對價格波動影響的穩定效應研究
45本章小結
第5章糧食生產調整能力與農業政策作用效果研究
51農業政策、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關係分析
52糧食生產研究的理論框架
53區域選取與指標構造
54農業政策對我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研究
55本章小結
第6章我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結構比較分析
61全要素增長率分解方法介紹
62基於超越對數生產函式的隨機前沿模型設定與檢驗
63我國糧食與經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實證研究
64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關係分析
65本章小結
第7章土地規模對農業生產技術採用的門限效應研究
71土地規模與技術效率關係分析
72門限面板隨機前沿生產函式
73農業生產門限效應的實證分析
74本章小結
第8章我國糧食生產的技術推進模式及影響機制研究
81研究綜述
82糧食生產技術進步及其發展模式
83糧食生產技術測度的理論框架
84我國糧食生產技術測度及區域比較分析
85糧食生產技術效率變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86本章小結
第9章我國糧食市場整合測度及非對稱價格傳導機制研究
91市場整合的理論綜述及我國的糧食市場現狀
92市場整合與非對稱價格回響機制研究的理論框架
93我國糧食市場整合程度及變動特徵分析
94我國糧食市場整合程度及價格傳導機制研究
95本章小結
第10章外部衝擊對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機制研究
101我國農產品貿易現狀、價格波動特徵及成因
102周期同步性理論
103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間農產品價格協動性研究
104外部衝擊對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傳導機制研究
10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