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型期城市貧困與社會政策

中國轉型期城市貧困與社會政策

社會階層結構變化與城市相對貧困 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相對貧困 住房、教育和醫療制度改革與城市相對貧困

基本信息

作者:姚建平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裝: 2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309080339
條形碼: 978730908033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4 x 14.4 x 1.4 cm ; 281 g

內容簡介

《中國轉型期城市貧困與社會政策》內容簡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貧困問題經歷了一個農村貧困迅速降低而城市貧困顯著上升的過程。與此同時,反貧困戰略也由農村扶貧開始轉向城市反貧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後,應對城市絕對貧困的社會救助制度基本完成,制度建設應轉向相對貧困。《中國轉型期城市貧困與社會政策》通過理論論述和大量實證資料分析了中國城市相對貧困群體的現狀、特徵、規模和成因,並提出城市相對貧困問題的解決主要不是靠社會救助制度,而是靠社會政策體系的調整和完善。具體說來,需要在充分考慮不同社會群體就業特徵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就業政策、社會保障政策、住房政策、醫療政策、教育政策和稅收政策等,去構建貧困預防功能更強的禮會政策體系。

作者簡介

姚建平,1973年生,江西省永豐縣人。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獲博士學位。同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全額資助到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做訪問學者。2010年獲得澳大利亞長江研究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Research Fellowships)資助,將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領域為貧困問題與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兒童福利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民政部項目、曾憲梓助殘研究基金項目等6項。出版個人專著2部,參與撰寫著作或教材9部,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改革開放後中國反貧困的歷程
第二節 兩類貧困及其政策目標定位
第三節 研究視角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城市相對貧困的測量
第一節 貧困線與貧困測量
第二節 相對貧困人口規模估算
第三節 相對貧困程度和流動測量
第三章 社會階層結構變化與城市相對貧困
第一節 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動與城市相對貧困群體構成
第二節 各階層的財富分配與城市相對貧困
第四章 就業與城市相對貧困
第一節 就業體制的演變與城市新貧困群體的出現
第二節 勞動工資制度改革與行業工資的分化
第三節 城市工作貧困者的特徵
第五章 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相對貧困
第一節 社會救助制度的成就和局限
第二節 社會保險制度面I臨的挑戰
第三節 社會福利的反貧困功能
第六章 住房、教育和醫療制度改革與城市相對貧困
第一節 住房制度改革對城市不同收入階層的影響
第二節 教育制度改革對城市不同收入家庭的影響
第三節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城市貧困群體看病難問題
第七章 北京市城市相對貧困群體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研究數據的選擇
第二節 收入與消費支出
第三節 住房、教育和醫療狀況
第四節 就業與社會保障
第八章 北京市實證研究的主要發現及政策內涵
第一節 基於貧困原因的群體差異及政策內涵
第二節 基於貧困程度和戶籍身份的群體差異及政策內涵
第三節 建立有群體差異的社會政策
第九章 中國城市貧困問題的相關社會政策改革與建議
第一節 就業領域的政策思考與建議
第二節 社會保障領域的政策思考與建議
第三節 教育、住房與醫療衛生政策改革與建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