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

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

核磁共振測井孔隙度影響因素分析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方法

基本信息

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
作者肖立志(作者), 謝然紅(作者), 廖廣志(作者)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術專著系列
精裝:39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030325990, 9787030325990
條形碼:9787030325990
商品尺寸: 24 x 17.2 x 2.4 cm
商品重量: 798 g

內容簡介

《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國際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和國內油氣探測需求,系統闡述核磁共振測井在中國複雜油氣藏套用的理論與方法。從複雜油氣儲層流體核磁共振特性入手,介紹核磁共振測井對孔隙度、束縛水、滲透率、孔隙結構以及非均質性的回響特徵,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數據採集與處理方法,運動對核磁共振測井回響的影響,孔隙尺度下核磁共振的回響機理等重要基礎理論問題研究進展。最後,討論核磁共振測井資料處理方法與軟體實現中的反演理論和影響因素等實際問題。《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可作為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孔隙介質核磁共振等領域科研工作者的參考書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石油技術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參考資料。

編輯推薦

《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對陸相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套用基礎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從流體的核磁共振特性出發,研究了核磁共振測井儲層參數評價和流體識別的各種影響因素。通過數值模擬和岩石物理實驗,探索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新方法,並對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數據的測量、反演以及在油氣水識別和岩石內部磁場梯度探測等套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了詳細討論。

作者簡介

肖立志,1962年出生於湖南省新邵縣,1978-1982年在江漢石油學院(現長江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1984-1987年在中國礦業大學和復旦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1991-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學位;1996年獲英國皇家學會資助,到諾丁漢大學學習,同年加入美國西方阿特拉斯公司,之後加入美國哈里伯頓公司休斯頓技術中心,從事核磁共振測井研究和產業化套用工作,2002年底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作。先後在江漢石油學院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1 緒論
1.1 核磁共振測並發展回顧
1.1.1 核磁共振測井儀器的發展
1.1.2 核磁共振測井地層評價的發展
1.1.3 我國的核磁共振測井技術
1.2 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套用中存在的問題
2 核磁共振測井原理簡介
2.1 核磁共振測井方法基礎
2.1.1 極化過程
2.1.2 核磁共振及弛豫過程
2.1.3 橫向弛豫時間的測量
2.1.4 自旋迴波串的採集過程
2.2 核磁共振測井原始數據
2.3 流體的核磁共振性質
2.3.1 自由流體的核磁共振性質
2.3.2 岩石孔隙流體的核磁共振性質
2.4 岩石內部磁場梯度對核磁共振特性影響
2.4.1 岩石橫向弛豫T2分布隨TE的變化
2.4.2 岩石橫向弛豫速率1/T2隨升的變化
2.4.3 岩石孔隙流體的受限擴散
3 中國複雜油氣藏核磁共振測井套用基礎
3.1 核磁共振測井孔隙度確定方法
3.1.1 測量模式
3.1.2 數據處理方法
3.2 核磁共振測井孔隙度影響因素分析
3.2.1 儀器採集參數
3.2.2 井眼環境
3.2.3 孔隙流體性質
3.2.4 黏土礦物
3.2.5 順磁物質
3.3 核磁共振測井束縛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3.1 核磁共振測井束縛水確定方法
3.3.2 影響因素分析
3.4 核磁共振測井滲透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4.1 核磁共振測井滲透率確定方法
3.4.2 影響因素分析
3.5 核磁共振測井確定孑L隙結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5.1 核磁共振測井孔隙結構確定方法
3.5.2 T2分布與毛管壓力資料反映岩石孔隙大小的相關性
3.5.3 影響因素分析
3.6 裂縫性油氣儲集層NMR測井回響特徵
3.6.1 裂縫性油氣儲集層NMR測井回響模型
3.6.2 裂縫發育程度的影響
3.6.3 地層條件的影響
3.6.4 井眼條件的影響
3.6.5 儀器天線長度的影響
3.6.6 採集參數的影響
4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理論與方法
4.1 二維核磁共振波譜學
4.2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
4.2.1 油氣水的核磁共振弛豫和擴散分布特點
4.2.2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方法
4.2.3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數據測量方法
4.2.4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數據反演方法
4.3 (T2,D)二維核磁共振測井
4.3.1 方法原理
4.3.2 數值模擬與結果分析
4.3.3 實驗測量與結果分析
4.4 (T2,T1)二維核磁共振測井
4.4.1 方法原理
4.4.2 數值模擬與結果分析
4.4.3 實驗測量與結果分析
4.5 (T2,T1/T2)二維核磁共振測井
……
5 運動對核磁共振測井回響的影響
6 孔隙尺度下核磁共振回響機理
7 核磁共振測井資料處理方法與軟體實現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