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冶煉產品
第二編稀土
第三編粉末冶金和半導體材料
第四編銅材
第五編鋁材
第六編其他有色金屬材
第七編鑄造產品
第八編科學技術
第九編機構體制、企業
第十編吳淞基地建設
第十一編管理
第十二編經營
第十三編職工
第十四編黨群
第十五編人物
專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有色金屬工業志》編纂、撰稿、審定人員名單
著作權頁
冶煉產品
概述
上海的有色金屬冶煉,起源於廢雜銅的冶煉再生。民國21年(1932年)上海開元電化廠以廢舊雜銅為原料,開始生產電解銅。民國32年日商和興煉銅廠建立銅電解工場。至解放前夕,有10多家工廠從事電解銅、銅的內生熔鑄或以廢雜鉛錫為原料,提取粗鉛、粗錫和鉛錫焊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海電解銅生產發展迅猛。1952年,上海冶煉廠產6000餘噸,同鎰、合利、信豐等16家私營冶煉廠也有生產。全市電解銅產量達萬噸。與此同時,開元、協誠昌、大倫等10多家冶煉廠還以電解精煉法,用廢鉛錫為原料生產電解鉛、錫,獲得成功,為國內首創。50年代中後期,隨著國民經濟對有色金屬品種數量需求的增加,上海先後試製生產出多種有色重金屬和稀貴金屬。上海冶煉廠在國內率先以電解法生產精鉍、電解鎳、電解鈷等。並從銅電解陽極泥中回收貴金屬金、銀、鉑、鈀等以及稀散金屬硒、碲。上海合昌熔煉廠用鋅灰渣為原料熔煉出粗鋅錠,稍後中熔金屬冶煉廠則用精餾法生產粗鋅。上海協誠昌冶煉廠等試製成電解錳。50年代末,上海冶煉廠等開始試製銅、銻、鉛、鉍、砷、鎵、磷等高純金屬。為了發展稀有金屬,60年代初,建成上海金屬加工廠、上海躍龍化工廠、上海有色金屬研究所三個大中型稀有、稀土金屬材料研製生產基地。至此上海除能生產一般重有色金屬和冶煉回收貴金屬外,並開始研製生產海綿鈦、海綿鋯、金屬鈹、釩、鉭和多種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等。在冶煉工藝上如鋯鉿分離技術,鈦、鈹、釩等冶煉技術都有所突破。隨著生產工藝和環保技術的進步以及各行各業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各冶煉企業還從生產過程綜合回收品種繁多的氧化物、金屬鹽類和各種化合物。
隨著電解銅冶煉技術進一步創新,採用高電流密度,短極距強化工藝,產量逐步增加。70年代,從阿爾巴尼亞的低鎳紅土礦中分離提取鎳鈷的濕法冶金流程獲成功。鉛的年產量達6000噸以上。再生鋅的蒸餾技術也不斷發展,利用熱能的簡易三塔式精餾爐使產量質量不斷提高。貴金屬的熔煉技術將反射爐型的貴鉛爐和分銀爐改為臥式轉爐,提高了回收率,並從金電解熔液中提取海綿鉑、鈀。金屬鈹生產採用萃取工藝是技術上一大進步。形成年產1000噸海綿鈦、20噸原子能級海綿鋯、800噸五氧化二釩、2~3噸金屬鈹等的生產能力。在分離技術上出現萃取、反萃取、高純金屬提煉等新技術。並以高壓水解工藝,擴大生產化纖用與銳鈦型塗料鈦白粉。
80年代,冶煉技術又有新的提高。銅冶煉中採用餘熱利用技術,縮短冶煉時間。用電解法分離鉛鉍合金獲得成功。結合水法生產1號鉍和鉛。硒生產能力達30噸/年。並不斷擴大硒、碲合金粉和多種化合物等新品種。氧化釩、電解錳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但由於一些稀有金屬礦源短缺和“三廢”污染等原因、鈦、鋯、鈹、錳等被迫停產。
至1990年,上海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已形成較系統的生產線。有些冶煉技術工藝已接近和達到國外的先進水平。1949~1990年產電解銅158.7萬噸,銅線錠190萬噸;解放後開發的新產品,自試產到1990年的產量為電解銅箔4063噸,電解鋁錠113672噸,錫錠53014噸,電解鎳26417噸,電解錳10490.32噸,鋅71096.6噸,金34.435噸,銀2740.6噸,二氧化鈦24086噸,海綿鋯130餘噸,五氧化二釩17700.9噸,金屬鈹8655.27公斤,以及相當數量的其他有色金屬、金屬氧化物、鹽類及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