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中國東部規模最大的北北東向郯—廬斷裂帶縱貫濰坊市中部,北西向的惠民—諸城中強地震帶在濰坊市的南部與郯—廬斷裂帶相交。這些大型活動斷裂帶,也是地球物理異常帶及深部地殼變異帶。濰坊市及其附近還分布著其它許多規模不等、方向不一的次級斷裂。這樣特定的地質構造背景,決定了在濰坊開展地震相關研究的重要性。本書對濰坊地區斷裂活動性和斷裂危險性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對濰坊地區地震構造有了新的認識,對濰坊的地震活動性進行了科學的研究,獲得的結論以及相關圖表檔案詳細可靠。該書可為濰坊市土地利用、城市建設規劃、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築的抗震設計提供科學依據;為政府開展城區防震減災工作、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可為其他地區地震構造和地震活動性研究工作提供借鑑並可供相關專業的在校師生閱讀參考。
圖書導讀
自2004年開始,全球8級以上大震活動明顯增強,共發生8.0級以上地震15次,全球處於地震活躍期。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的發生,對我國大陸地震形勢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華北地區發生6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危險性增強。山東及其鄰近海域自1995年蒼山5.2級地震後,5級地震平靜時間超出了歷史平均水平,面臨的地震形勢更加嚴峻、複雜。濰坊人口密度大,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築和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地下管網系統縱橫交錯,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必將導致人員傷亡和建築物大面積嚴重破壞,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的停滯和社會功能的癱瘓。
濰坊市轄區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歷史背景。濰坊市位於沂沭斷裂帶北段東西地塹之間,地質構造複雜。市域範圍內歷史上發生過M≥4¾級破壞性地震4次,最大的一次為公元前70年安丘7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同時,濰坊地區還曾多次遭受外圍地區地震活動不同程度波及,其中影響最強烈的一次是1668年發生的郯城8?級地震。目前,濰坊市轄區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第五代區劃圖中,峰值地震加速度總體有所提高,0.20g的範圍有明顯擴大,主城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已經由0.15g提高到0.20g。
面對群災之首的地震災害,迫切需要我們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做好地震地質等基礎資料研究工作並及時更新。近年來,濰坊地區開展了濰坊市城區活動斷層探測和大量的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對濰坊市的地震構造、地震活動性等有了一定的研究,對發育的主要斷裂進行了綜合勘察,有了一定的資料積累和新的認識。
我們在濰坊市及其附近較大區域範圍內,進行了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場和地震活動性分析研究,評價斷裂活動性、發震能力和其對濰坊地區的地震危險性影響。主要包括:(1)研究沂沭斷裂帶、燕山—渤海—威海斷裂帶以及魯西斷塊、魯東斷塊內的地震構造環境對濰坊地區的影響;(2)對濰坊地區涉及的昌邑—大店斷裂、安丘—莒縣斷裂、沂水—湯頭斷裂、鄌郚—葛溝斷裂和白芬子—浮來山斷裂等沂沭斷裂帶的5條主幹斷裂,以及發育的一些次級斷裂,總計20餘條斷裂開展了詳細研究。(3)開展了濰坊市轄區及其區域地震活動性分析。(4)研究了歷史地震對濰坊的影響情況,重點對公元70年安丘地震進行了研究。(5)對濰坊市的主要斷裂進行了地震危險性評價。
作者簡介
翟正宏,男,1979年8月出生,山東省費縣人,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學士學位,山東大學碩士學位。工程師,國家一級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地震災害調查評估員。長期從事地震地質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相關研究工作,先後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及省重點項目和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並多次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管延新,男,1964年1月出生,山東諸城人,畢業於山東省昌濰師專,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地震災害調查初級評估師。一直從事地震地質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相關研究工作,先後參與完成多項省重點項目和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完成的課題多次獲得省、市科技成果獎。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韓廣振:男,1982年12月生,山東省莒南縣縣人。畢業於山東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助理工程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負責完成一百餘項地震安全性評價項目。工作期間主要側重於地質勘測、地震構造圖編繪等方面,參與完成濰坊市多個重點項目的斷層研究工作,進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質勘察,獲得了對濰坊地區地震地質方面的新認識。
基本信息
編著:翟正宏管延新韓廣振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涵
裝幀設計:畢彬一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980mm1/16
字數:140千字
印張:12.50
版次:201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