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名家名作--鐵屋中的吶喊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簡介:第一章 家庭和教育;第二章 傳統和“抗傳統”;第三章 短篇小說之一:現代化技巧;第四章 短篇小說之二:“獨異個人”和“庸眾”;第五章 《野草》:希望與失望之間的絕境等。海外名家名作--鐵屋中的吶喊 本書目錄
中譯本自序李歐梵原序
第一部分一位作家的產生
第一章家庭和教育
第二章傳統和“抗傳統”(Counter―Traditions)
第二部分魯迅的創作
第三章短篇小說之一:現代化技巧
第四章短篇小說之二:“獨異個人”和“庸眾”
第五章《野草》:希望與失望之間的絕境
第六章雜文:對生活和現實的種種觀感
第三部分關子文學和革命
第七章對文學和革命看法的變化和發展
第八章馬克思主義美學和蘇聯文學
第九章革命前夜
第十章結束語:魯迅的遺產
附錄
魯迅與現代藝術意識李歐梵
參考書目
譯後尹慧珉
海外名家名作--鐵屋中的吶喊 相關資料
中譯本自序這本小書的英文原著出版於1987年,全書的構思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即已開始,當時我還是一個研究院的學生,全球似乎在鬧革命,中國大陸文革正熾。把魯迅奉為神聖,甚至從魯迅的書信中找到清算文人的對象和證據。我當時十分惶惑,因為我自從1962年初到美國即讀《魯迅全集》開始(在台灣還是禁書),就覺得魯迅是一個內心生活極豐富也極深沉的人,完全不是當時大陸某些學者所“捧”出來的形象o.在這一方面,我當然受到先師夏濟安先生的影響甚大,他的一篇英文論文――《魯迅的陰暗面》(AspectsofthePowerofDarknessinLuHsun)――是開山之作,也是經典之作,所以我的這本小書,只能算是在濟安師的理論基礎上作點繼往開來的工作。然而,它的論點和大陸六七十年代的魯迅學者論點是大相逕庭的,甚至完全相反。(我在書後的腳註中也禁不住向某些魯迅權威挑戰。)
在九千年代再看這本書,則頗感不忍卒睹了!中國大陸的魯迅學界,在八十年代已作了大幅度的轉折,觀點上修正很多,不但和我的論點不違背,而且可以互相呼應的地方也不少。1986年我應邀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為了紀念魯迅逝世五十周年而召開的學術討論會――“魯迅與中外文化”――就感到可以和不少學者溝通。但是真正的“知心人”還是沉默的,所以我特別準備了一篇論文――《魯迅與現代藝術意識》(見本書附錄)――以便引起進一步的爭論:我不但揭露了魯迅的“陰暗面”,而且也顯不了他在藝術鑑賞上的“頹廢面”,甚至把他的“公”和“私”兩面分開,作較為複雜的處理。果不出我所料,在會場上和會後受到不少的批評,我的願望終於達到了。
事實上,這本小書和這篇文章中的分析方法和模式都不夠精確,而且在構思的過程中由於個人學養不足――文學理論的掌握更差――而使得個別章節的展開和詮釋顯得十分粗陋,這是我感到特別汗顏不安的。全書僅刻繪出一個輪廓,並沒有深入探討,雖然當時(七十年代)自以為發人所未言,可以告慰魯迅在天之靈,然而現在看來,實在有點愧對魯迅和年輕一代的學界。好在這幾年來海內外人才輩出,足可在學術上超越這本書的初步“成果”了。
此書的中文題目,譯者、作者和編者都作了不少考慮,如果直譯,應該是“來自鐵屋中的聲音”(VoicesfromthelronHouse),後來譯者尹慧珉在來信中指出:此書談魯迅內心的生活較多,所以“聲音”也含有“心聲”之意,我當時也同意此解,用“鐵屋心聲’’也頗有詩意。後來香港三聯的編輯林道群先生堅持用“鐵屋吶喊”之名,我又覺得既然“鐵屋”的典故出自《吶喊》集的前言,所以也不妨用“鐵屋中的吶喊”作書名,不過,我對於“吶喊”二字的詮解,當然和魯迅《吶喊・自序》中所說的(字面上的)意思不徑相同。
套用西方文學批評的一個基本觀點:作者的意旨和“文本”(text)之間並無直接關係,甚至文本可以獨立存在,因此我對於這本書也採取同樣的態度:非但書名如何我不計較,而且認為它已經和作者脫離關係,今後由它自生自滅,命運如何,全靠讀者決定。不過我仍然要感謝此書的譯者尹慧珉女士和三聯的編輯林道群先生,沒有他們的催促和鼓勵,我對此書可能早已不聞不問了。
在不聞不問之餘,為了感謝某些朋友和同行的關懷,還是匆匆寫下這篇短文,是以為序。
李歐梵
1990年5月22日於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