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恐懼的家暴,還有這樣的……

這幾天,蔣勁夫家暴一遍又一遍的上熱搜。作為第一個承認家暴的男藝人,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兩邊倒。這讓小編突然想起了一部國產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很多小夥伴童年都備受這部劇的陰影,甚至看到馮遠征就會覺得變態。劇中的丈夫家暴成性,打人的畫面更是不忍直視。當時的輿論,在同情妻子的同時,更是嚴重指責家暴行為,同時也確立了女性在家暴中的弱勢地位。

一般人認為家暴就是拳打腳踢,身上要有明顯傷痕才算家暴。其實,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冷暴力都屬於家庭暴力。但是說到家暴,女性就一定是遭受暴力的那一方嗎?

家暴家暴

女性也可能是施暴者

傑森·基德(Jason Kidd),前NBA明星後衛,前密爾沃基雄鹿主教練。2007年1月9日,基德在與妻子Joumana結婚十年後提出離婚,原因忍受不了妻子的家暴。離婚書中說,他的妻子常常對他又踢又打,拿家裡的東西砸他,還在他的轎車和電腦里安裝了跟蹤設備,並且經常騷擾他的體能訓練師、朋友。

2016年12月4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訊息,門頭溝的張先生因不堪妻子家暴,向法院申請家暴保護令。北京門頭溝法院作出裁定,要求張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停止家暴,並且不再騷擾張先生。這是北京市法院第一次向男性當事人發出家暴保護令。

賀蘭縣的張先生由於無法忍受妻子的暴力行為,無奈之下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要求法院判令妻子“離自己遠一點”。法官審查認為張先生的申請符合《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簽發了人身保護令,這也是賀蘭縣法院發出的第一份以男性為保護對象的人身保護令。

家暴家暴

與我們的傳統認知不同,女性原來也可能是施暴者,並且存在於全球範圍內。

英國2010年一項調查表明,英國超出40%的家暴受害者為男性。在芬蘭嚴重家暴案件中,女性殘暴攻擊配偶或謀殺未遂的暴力行為多於男性。美國的親密關係暴力受害者中,92.1%的男性遭受的是肢體暴力。13.8% 的男性在親密關係中遭受過嚴重的肢體暴力。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等人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男性自認為遭受家暴的比例(66.1%)比女性(64.2%)尤甚,尤其是心理言語暴力方面。

女性言語暴力

家暴家暴

女性在運用言語暴力來羞辱、打擊自己的另一半時,可能都意識不到這是一種家暴。據專家所說,女性一天要說兩萬多字,而男性一天則只願說幾百字,性別的差異導致矛盾一旦發生,男性通常會選擇沉默、迴避,而女性則會咄咄逼人地不斷用語言去攻擊對方。

其實大多數的人看到女性施暴,並不會覺得是家庭暴力,相反會覺得有愛或者男性做錯了什麼。但對於家庭暴力,施暴者無論男女,都因該受到譴責。受害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