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保存至今的狀元答卷,看了竟如此羞愧

提到狀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僅是古時候有狀元,現如今也是有狀元之說的,大家經常會在高考完看到說某某省的狀元考了多少分之類的。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的狀元和現在的含金量可不同,現在的狀元多如牛毛,每個地區都有一個,但是在古代,狀元縱觀全國只有一個。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在古時候,普通人想要翻身,想要走入上層社會,除了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學習。學習的目的就是參加科舉制。實際上在現如今,想要改變命運,如果家庭很普通,最好的途徑也是學習。言歸正傳,歷史上有人一旦考中狀元,他的試卷不出意外絕對會公布。

每次公布之後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前來觀看,不僅是看,他們還會搶著抄錄一份,除了看內容,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們要模仿字跡。歷史上曾有這個說法,皇帝選狀元的時候,是非常重視試卷中的字跡的,他們模仿字跡是為了下次,能寫出皇帝喜好的字跡。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目前中國有一份狀元的答卷已經被曝光,縱觀歷史,只有這一份保存至今,想必有不少人都知道,這份答卷便是萬曆時期狀元趙秉忠的。這份答卷是由其後人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其第十三代孫覺得自己無法妥善保管,因此選擇捐給了青州博物館,狀元答卷得以曝光,同時也成了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趙秉忠在歷史上頗有一番名氣,根據記載此人從小便是出了名的神童,長大之後更是考中了狀元,仕途也非常順利,最高做到了禮部尚書。

有趣的是,歷史學家們一開始懷疑這份答卷是假的,自古以來狀元答卷都是皇家收藏,原件不會流出。經過鑑定這份答卷確實真的,這就令人不解了,尤其是這份字跡,現在能寫到這種程度的人寥寥無幾(現在的人幾乎不會寫字了,羞愧)。

如今有人總是宣揚讀書無用論,實際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讀書是改變命運最輕鬆的捷徑,歷史上古人早就看透了這一點。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