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筷子該買,什麼時候該扔?

俗話說“病從口入”。比起食物,工具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筷子是我們每天吃飯都會用到的,家家戶戶也都有筷子。但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並不在意用什麼樣的筷子,購買的時候也可能只考慮使用順手、外觀好看。

但事實上,選筷子、用筷子也是有很多學問的。一些時候,筷子很可能成為細菌病毒的發酵地!長期使用危害多多!什麼樣的筷子該買,什麼時候該扔?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下吧!

這些筷子可以換掉了!

1、變色、長霉斑的筷子

許多家庭清洗完筷子沒有瀝水或擦乾,直接放入碗櫃,筷子在潮濕的環境下久放,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筷子表面顏色變深、發霉甚至是“長毛”。

筷子一旦發霉,就有可能產生黃麴黴素,這是一種劇毒致癌物,它對肝臟的破壞傷害非常大,已經被廣泛認定為是可誘發肝癌的物質。如果家裡的筷子發霉,一定要直接換掉。

2、有刮痕、磨損的筷子

不論什麼樣的筷子,為了延長使用壽命,生產廠家一般都會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層可食用漆,以便讓筷子的表面不易被細菌所附著。

如果筷子表面的生漆有脫落或者破損的情況,失去了保護色的筷子,表面會變得粗糙,特別容易滋生細菌微生物。因此,如果發現家裡的筷子出現刮痕、磨損,要及時更換。

3、 一次性筷子

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在製作過程中須經過硫磺的熏蒸,硫磺遇高溫會散發。如果使用一次性筷子,遇熱釋放出的二氧化硫會跟隨食物進入口中,頻繁使用容易腐蝕人體呼吸黏膜,引起癌變。

而且,一次性筷子在製作時需要經過雙氧水漂白。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易對口腔、食道甚至是腸胃造成腐蝕。同時,打磨一次性筷子所使用的滑石粉,如果消除不乾淨,在人體內慢慢累積,容易造成結石。

1

4、變色的塑膠筷子

塑膠筷子一般很好看,兒童很喜歡。這種筷子的材質多標註為密胺,是以三聚氰胺和甲醛為原料所製造的。遇到高溫,容易分解出有害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極大的損害,建議大家少用。

尤其是塑膠筷子出現掉色、發白、開裂、顏色變淺的情況,有害物質更容易析出,一定要換掉。

5、有異味的筷子

取一隻洗淨的筷子聞一聞,如果有明顯的酸味,說明筷子已經受到了污染或者超過了使用期限。此時筷子上附著的細菌大大增加,如果繼續使用,細菌會和食物一起進入口中,對人體產生極大的隱患。

這些筷子可以用

1

竹筷子

竹筷子採用天然竹子製成,安全環保,輕便易攜,經久耐用,經濟實惠。竹筷子又分為不碳化竹筷和碳化竹筷,前者顏色較淺,後者顏色較深。

碳化竹筷具有高穩定性的特點,是普通竹筷經高溫碳化工藝製作而成,遇熱不容易變形,且不容易發霉變質,是最適合長期使用的一種筷子。

木製筷子

木筷是由天然木質材料製成的,和竹筷子一樣,木筷易拿易放重量輕,導熱性弱,使用方便不燙嘴。

但木材變質腐朽就會生蟲子。木筷子也是一樣,如果用得久了,容易出現劃痕凹槽,滋生真菌、細菌,還特別容易長霉,因此木筷子最好3-5個月更換一次。

不鏽鋼筷子

不鏽鋼筷子經久耐用,而且不容易受潮發霉,容易清洗,乾淨衛生。這種筷子導熱性強,容易燙嘴,不適合老人和小孩使用。

使用不鏽鋼筷子時,應避免和醋、鹽長期接觸,也不要用清潔球或強酸強鹼進行清洗,以免使其中的重金屬溶出。

陶瓷筷子

易磨損,不受潮發霉,相比於不鏽鋼筷,陶瓷筷的導熱性較弱,不會發生燙嘴的情況。但是,陶瓷筷重量較大,使用起來不夠便捷,而且容易摔碎,價格也較高。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