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擔架”:可直接鑽進高層救人

如今,全球的城市高層、超高層建築是越來越多,但是高層建築的滅火、救援能力卻遲遲跟不上趟。比如,登高難、供水難、搜救難等。不過,科技進步促使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讓高層救援更加及時、智慧型,也更加專業。

近日,以色列城市航空公司(Urban-Aeronautics)使用其研發並製造的AirMule無人機進行了一次開放的模擬救援演示,並公開了長達2分鐘的視頻。

在視頻當中,AirMule無人機從機場起飛,並平穩地從低空飛抵目的地,然後降落。這架和小轎車尺寸相仿的無人機能攜帶2名傷員返回醫院停機坪,並且不需要駕駛員,在機艙內另外安置了一塊螢幕和攝像機,用於醫務人員和還有意識的傷者進行交流。

▲圖1為演示模擬救援程式中的AirMule▲圖1為演示模擬救援程式中的AirMule

從外形來看,AirMule和常規的固定翼/鏇翼無人機都不大一樣,顯得更為“乾淨”:除卻2具突出機體的涵道風扇(用於轉向和推進)之外,其外形十分規整,沒有外露在外部的升力機翼和鏇翼機構。

其主要動力機構位於機體前部和後部,是帶外殼和定位格柵的兩台涵道風扇。這兩颱風扇安裝位置類似於三廂轎車的發動機和後備箱,中部則是其載荷艙和設備艙位,所有的風扇都由一台渦軸發動機驅動,因此其時速也並不低,能達到180千米/每小時。

▲圖2為AirMule的載荷艙細節照片▲圖2為AirMule的載荷艙細節照片

可以看出容納2名臥姿傷員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沒有升力機翼或大尺寸鏇翼的設計布局雖然降低了AirMule的航程和載荷,但卻令AirMule獲得了出類拔萃的地形適應力。

在城區里起降時,傳統直升機需要在大於主鏇翼尺寸至少1.5倍面積的地區降落,以確保周圍電線桿、樹木之類的障礙物不會損壞鏇翼,而鏇翼內藏的AirMule就沒有這個問題,除卻在車流極其容易擁堵,高空環境又異常複雜的城區里擔任起救護車的角色之外,AirMule甚至可以降落在陽台或天台等地,用於在高層建築物火災中疏散無法逃離的受困者。

▲圖3為AirMule的尺寸和性能詳情,其3.5米長,2.3米寬的尺寸異常袖珍▲圖3為AirMule的尺寸和性能詳情,其3.5米長,2.3米寬的尺寸異常袖珍

事實上,民用色彩濃厚,目標市場廣闊的AirMule其實從一開始就是軍用項目,其最早誕生的契機正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需求。

在2006年的黎巴嫩衝突平息之後,通過總結戰事經過和細節,以色列國防軍開始意識到,在城區作戰行動當中,傷員的運出和彈藥運入都是一個非常麻煩的難題。滿是廢墟的環境不適合地面車輛和直升機進出,因此以色列國防軍的士兵經常要徒步穿越廢墟和交戰區,就為了獲得補給或運出傷員。

▲圖4為在城區內墜毀的小型直升機▲圖4為在城區內墜毀的小型直升機

顯然,使用士兵在城區中穿越以運輸傷員或補給的行為不僅效率極低,而且非常危險,很容易導致為了轉運一名傷員,使得多人死傷的情況出現。因此,AirMule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其極小的尺寸甚至能夠直接從建築物的開口中飛入內部區域,向被圍困在其中的守軍運送武器彈藥藥品等補給。

▲圖5為美軍對AirMule的作戰使用預測▲圖5為美軍對AirMule的作戰使用預測

而這台小尺寸,無人操作的“空中救護車”在經過了十多年的研製和改進後,其成本已經控制在了250萬美元上下,這要比一般大城市裡的急救直升機的價格要低不少,使用成本和使用範圍更是後者無法相比的優勢,可以預見到AirMule的到來將為高時效性物流產業(譬如急救)和軍用領域帶來劇變般的革命。

而在未來,城市航空公司還會基於AirMule的原理(已被註冊為專利Fancraft)繼續製造其它尺寸的垂直起降鏇翼無人機,其前景和AirMule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