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 DELPY

JULIE DELPY

朱莉·德爾佩(Julie Delpy)1969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演員、編劇 、導演、作曲家。 童年時期多半在後台的化妝室里渡過。5歲即隨父母演出舞台劇,1985年以戈迭爾執導的《偵探》正式踏入影壇,其後以《壞血》及《孽海親情》連續兩年角逐凱撒獎最佳新人獎,成為法國備受關注的新星。 畢業於紐約大學演藝學校,她不但熱愛演戲,對於編寫劇本與導戲更是充滿熱力。她曾因編寫《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劇本,而榮獲於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美國編劇協會和“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劇本獎的提名。2013年朱莉·德爾佩和伊桑·霍克合拍《愛在日落黃昏時》第三部。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1990年由茱麗主演的反法西斯名作《歐羅巴歐羅巴》為她贏得了國際知名度,

1992年以《玻璃玫瑰》成功打入好萊塢,其後片約不斷,活躍於歐美兩地,作品多以文藝片為主,包括《白色迷情》、《愛在黎明破曉時》等名作。

朱莉·德爾佩 朱莉·德爾佩

1995年曾被美國的《人物》雜誌評為全球最漂亮的50位人物之一。朱莉·德爾佩不僅在編導、演戲有專材,她也涉獵攝影、作曲及演唱。其實早在《愛在 日落巴黎時》她就已主唱過多首主題歌,慵懶自在的迷人嗓音予人無限遐思;而在《巴黎兩日情》中,她更包辦了所有的音樂作曲。

只要一提到《巴黎兩日情》,朱莉·德爾佩就顯得眉飛色舞。據朱莉·德爾佩表示,其實這劇本早在《愛在日落巴黎時》就開始著手構思了。當年她寫《愛在日落巴黎時》劇本初稿時,只花了五天;但光想《巴黎兩日情》的劇情走向與拍片方案,就花了她好幾年的時間。朱莉·德爾佩認為,大家難免會把這兩部片放在一起討論,但她特別說明《巴黎兩日情》絕不似《愛在日落巴黎時》強調浪漫,它有更多的創意,甚至也探討了愛情以外的東西。奇妙的是,在她寫《巴黎兩日情》劇本時,不由得一直想到自己父母的特質,而逕自將他們對事情的觀感與反應,全寫了進去。所以當《巴黎兩日情》選角時,她的首選自然也就是她的一對寶貝爸媽。朱莉·德爾佩更解釋了她寫《巴黎兩日情》的想法:她無意挑釁美國與法國文化上的差異,她想寫每個人面對日常瑣事的反應,甚至寫人們對事物各持己見時的衝突。朱莉·德爾佩強調,《巴黎兩日情》是一部妙趣橫生、而且很生活化的電影,看完後,絕對會讓人帶著滿滿的感動走出戲院。

2004年又主演了九年前的《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續片《愛在日落餘暉時》。

個人生活

是家中的獨女,父母均為舞台劇演員。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時間
《偵探》1985年
《壞血》1986年
《李爾王》1987年
《孽海親情》1987年
《歐羅巴歐羅巴》1990年
《玻璃玫瑰》1991年
《華沙,5703年》1992年
《夢幻青春》1993年
《紅白藍三部曲之白》1993年
《新三劍俠》1993年
《亡命之徒》1994年
《向陽面》1994年
《急診室的故事》1994年
《紅白藍三部曲之白》1994年
《日出之前》1995年
《記憶喪失的男子》1996年
《美國狼人在巴黎》1997年
《新應召時代》1998年
《罪與罰》1998年
《游洛城免地圖》1998年
《啦啦隊長》1999年
《蘭德的激情》1999年
《愛情代價》2000年
《性愛調查》2001年
《半夢半醒的人生》2001年
《日落之前》2004年
《佛蘭肯斯坦》2004年
《破碎之花》2005年
《騙局》2006年
《凶宅陰靈》2006年
《巴黎兩日情》2007年
《午夜之前》2013年
復仇者聯盟2
2015年
《我呼吸的空氣》2007年
《女伯爵》2009年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屆次獲獎稱號獲獎作品
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愛在午夜降臨前
2013年第17屆好萊塢電影獎年度編劇愛在午夜降臨前
2005年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愛在日落黃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