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衫女子

黃衫女子

黃衫女子,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只出場二次,被史紅石稱呼為楊姐姐,是金庸小說中的神秘人物之一,為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她看似二十七八歲,風姿綽約,容貌極美,臉色蒼白太過,無半點血色。似乎熟知九陰真經,但沒顯露任何門派武功。第一次出場幫助丐幫遺孤史紅石奪回幫主之位,並說先人和丐幫上代淵源甚深。少林寺的屠獅大會上,黃衫女子以九陰白骨爪擊敗周芷若。張無忌問她姓名時,留下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離去。

基本信息

人物身世

2001陳琪版 2001陳琪版

黃衫女子曾說過:“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就點明了她的身份,“終南山後,活死 人墓”就是楊過和小龍女住的古墓,“神鵰俠侶”指的就是楊過和小龍女。按黃衫女的年齡推算,她應該為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而不是女兒。楊過和小龍女生活的年代是宋朝末年,黃衫女生活的年代是元朝末年,宋朝末年和元朝末代相隔一百多年,而黃衫女子才二十多歲, 所以她不可能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女兒,楊過退隱時36歲,出生是在1224年到此時應在130歲左右,他和小龍女應該是在退隱後不過5年生的兒女(因為小龍女退隱時40歲左右),假如按25年一輩,黃衫女應該是楊過的四世孫輩。

第33章“簫長琴短衣流黃” 黃衫女子第一次出場就幫助丐幫後人奪回了幫主之位,然後告訴丐幫長老道:“我先人和貴幫上代淵源甚深。”楊過在襄陽大戰穿的也是黃衫。

第39章“秘笈兵書此中藏” 當時張無忌問她的姓名,她回答了一句:“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熟知《神鵰俠侶》的讀者知道楊過曾經受過前任丐幫幫主洪七公的指點,學會了打狗棒法的招數。後一任丐幫幫主黃蓉又自小收養過他,教他讀書;後黃蓉又在奇石布陣對抗金輪法王時教授楊過學習了打狗棒法的全部口訣,因此黃蓉和洪七公都應該算是授學給楊過的老師。在襄陽丐幫幫主選拔賽上選出的幫主耶律齊也是楊過的好友。所以黃衫女子要說她的先人和丐幫上代淵源甚深。 《神鵰俠侶》結尾時,楊過小龍女決定歸隱江湖,回到活死人墓中共度餘生。黃衫女子的回答既不用直接告知姓名,但又暗暗在不經意中透露了自己是楊過小龍女後人的身份,回答可謂巧妙至極。

容貌描寫

小龍女相似度極高。

1986謝寧版 1986謝寧版
悠揚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六七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絕美,只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神鵰俠侶》對其先祖小龍女的容貌描述:那少女披著一襲薄薄的白色布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裡
黃杉女子
黃杉女子(10張)
 ,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一頭黑髮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肌膚間少了血色,顯得蒼白異常。)
那黃衫美女【目光一轉,猶似兩道冷電】,掠過大廳上眾人,最後停在張無忌臉上,【冷冰冰】地道:“張教主,你年紀也不小了,正經事不乾,卻在這兒胡鬧。”這幾句話中微含責備之意,但辭語頗為親切,猶似長姊教訓幼弟一般。
(《神鵰俠侶》中對小龍女的眼神描寫:小龍女緩緩轉過頭來,向群道臉上逐一望去。除郝大通內功深湛、心神寧定之外,其餘眾道士見到她澄如秋水、寒似玄凍的眼光,都不禁心中打了個突。)
那四名黑衣少女、四名白衣少女一齊躍上屋頂,琴聲丁冬、簫聲嗚咽,片刻間琴簫之聲飄然遠引,曲未終而人已不見,倏然而來,倏然而去。
正在此時,忽聽得峰腰裡傳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張無忌心中一喜,只聽得瑤琴錚錚錚連響三下,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著簫聲抑揚,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簫,走上峰來。黑白相間,八名少女分占八個方位,琴簫齊奏,音韻柔雅。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正是當日張無忌在盧龍丐幫中會過之人。

武功描寫

1、驀地里黃影閃動,一人飛身過來,夾手奪去他的短刀,跟著斜身而前,五指伸張,往周芷若頭頂插落,所使手法,與宋青書殺斃丐幫長老的全然相同。周芷若五根手指與謝遜頂門相距雖然不過尺許,但敵人身法實在太快,只得翻手上托,擋開了這一招。

2、忽見那黃衫女子躍進圈來,奪去周顛手中短刀,出招攻擊周芷若,解去了謝遜的危難。

3、張無忌回過頭去,只見那黃衫女子和周芷若斗得正緊。黃衫女子一雙空手,周芷若右手鞭,左手刀,卻兀自落於下風。黃衫女子的武功似乎與周芷若乃是一路,飄忽靈動,變幻無方,但舉手抬足之間卻是正而不邪,如說周芷若形似鬼魅,那黃衫女子便是態擬神仙。張無忌只看得兩眼,已知黃衫女子有勝無敗,義父絕無危險,但見她出手之中頗有引逗之意,似要看明周芷若武學的底細,要是當真求勝,早已將周芷若打倒了。

4、只聽那黃衫女子一聲清叱,左手翻處,已奪下周芷若手中長鞭,跟著手肘撞中了她胸口穴道,右手箕張,五指虛懸在她頭頂,說道:“你要不要也嘗嘗‘九陰白骨爪’的滋味?”周芷若動彈不得,閉目待死。

5、驀地里黃影一閃,那黃衫女子陡地搶前,衣袖拂動,將棗核釘卷在袖中,喝道:“這位師太法名如何稱呼?”那女尼見突擊不中,微現驚惶之色,說道:“我叫靜照。”

6、靜照一言不發,掉頭便走。 黃衫女子喝道:"這么容易便走了?"搶上兩步,伸掌往她肩頭抓去。靜照斜身卸肩,避開了她這一抓。黃衫女子右手食指戳向她腰間,跟著飛腳踢中了她腿上環跳穴。靜照哼了一聲,摔倒在地。

2009劉詩詩版 2009劉詩詩版

7、黃衫女子道:“金毛獅王悔改的好快啊!”伸手到周芷若懷裡,一抓掏出一個小小包裹,掂了掂份量,隨手揣入自己懷裡。又向她道:“拿來!”周芷若有點氣無力的道:“拿什麼?”黃衫女子伸手抓住周芷若,飛身而起躍出數丈之外,只她低聲對周芷若說話,周芷若搖頭不語。黃衫女子右手箕趙五指觸到她頭頂,似乎在逼問什麼,周芷若終於開口說話,兩個一問一答,黃衫女子右手手抓始終不離周芷若頂門。

8、“這個黃衣女子不知是什麼來歷,她的武功顯然也是以《九陰真經》為基,但醇真深厚,非我所及,我的’九陰白骨爪'碰上了她便縛手縛腳,竟全無施展的餘地?”周芷若正想得昏昏沉沉,神魂顛倒,只聽到謝遜念經的聲音忽然想了起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9、黃衫女子躍回松間,向張無忌道:“張教主,屠龍刀倚天劍就在你們曾待過的小島之上,請你派人去找一找。”張無忌一怔,道:“難道……”黃衫女子道:“這對刀劍以後就由你保管吧!號令天下,驅除胡虜,保障民生,正該善用此刀此劍!”身形晃動。已飄然退出松間圈子。

原文描寫

2003胡小冉版 2003胡小冉版

1、正在此時,忽聽得屋頂上傳下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似是有數具瑤琴、數枝洞簫同時奏鳴。樂聲縹緲宛轉,若有若無,但人人聽得十分清楚,只是忽東忽西,不知是從屋頂的哪一方傳來。張無忌大奇,實不知這琴簫之聲是何含意。陳友諒朗聲道:“何方高人駕臨丐幫?若是明教群魔,不妨就此現身,何必裝神弄鬼?”瑤琴聲錚錚錚連響三下,忽見四名白衣少女分從東西檐上飄然落下庭中,每人手中都抱著一具瑤琴。這四具琴比尋常的七紡弦琴短了一半,窄了一半,但也是七弦齊備。四名少女落下後分站庭中四方。跟著門外走進四名衣少女,每人手中各執一枝黑色長簫,這簫卻比常見的洞簫長了一半。四名黑衣少女也是分站四角。四白四黑,交叉而立。八女站定方痊,四具瑤琴上響起樂調,接著洞簫加入合奏,樂音極盡柔和幽雅。張無忌不懂音樂,然覺這樂聲宛轉悅耳,雖是身處極緊迫的局面之下,也願多聽一刻。悠揚的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七八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極美,只是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2、那四名黑衣少女、四名白衣少女一齊躍上屋頂,琴聲丁冬、簫聲嗚咽,片刻間琴簫之聲飄然遠引,曲未終而人已不見,倏然而來,倏然而去。 3、正在此時,忽聽得峰腰裡傳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張無忌心中一喜,只聽得瑤琴錚錚錚連響三下,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著簫聲抑揚,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簫,走上峰來。黑白相間,八名少女分占八個方位,琴簫齊奏,音韻柔雅。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正是當日張無忌在盧龍丐幫中會過之人。 4、張無忌追上一步,道:“姊姊請留步。”那黃衫女子竟不理會,自行下峰去了。丐幫的小幫主史紅石叫道:“楊姊姊,楊姊姊!”只聽得峰腰間傳來那女子的聲音道:“丐幫大事,請張教主盡力周鏇相助。”張無忌朗聲道:“無忌遵命。”那女子道:“多謝了!”這“多謝了”三字遙遙送來,相距已遠,仍是清晰異常。張無忌心下不由得一陣惆悵。

影視形象

年份 出自影視版本 飾演者 配音者 備註
1978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鄭少秋版) 陳欣欣

1978 香港邵氏電影《倚天屠龍記》(爾冬陞版) 文雪兒
該版的黃衫女子合併到殷離身上。黃衫女子即是殷離。
1984 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劉德凱版) 梅長芬

1986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梁朝偉版) 謝寧 葉琳
2001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吳啟華版) 陳琪 陸華
2003 合拍電視劇《倚天屠龍記》(蘇有朋版) 胡小冉 江元
2009 內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鄧超版) 劉詩詩 鄧小鷗

作者簡介

金庸 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及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勳章”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並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作品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遊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壇才子和讀者都提筆撰寫書評,形成「金學」研究的風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