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雪因緣

《鴻雪因緣》是宋慶齡送給好友楊孟東的一本紀念冊。 後來,當宋慶齡得知楊孟東是楊仙逸的後人時,對他關懷備至。 1945年5月3日,宋慶齡完成了這本紀念冊,並寫了一封信,托人一同帶到美國送給了楊孟東。

基本信息

鴻雪因緣》是宋慶齡送給好友楊孟東的一本紀念冊。紀念冊中的內容是宋慶齡請郭沫若、于右任、居正、戴季陶、鄒魯等十八位當時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為楊孟東題的字和作的畫。

內容簡介

宋慶齡為了表達對楊孟東的這份友誼的珍惜和紀念,她請了郭沫若、于右任、居正、戴季陶等十八位當時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為楊孟東題字作畫。這些字畫做成了一本紀念冊,封面是宋慶齡請沈鈞儒題寫的“鴻雪因緣”四個字。

創作背景

楊孟東是美籍華人,1916年12月生於夏威夷,2009年10月逝世於美國帕洛阿爾托市。他的伯父楊仙逸和孫中山是廣東香山(今中山市)同鄉,早年同在夏威夷求學,因志向一致,結成好友。後來,楊仙逸加入了美國航空隊學習航空技術,1918年捨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一度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兼飛機製造廠廠長。1922年,楊仙逸在廣州黃埔魚雷廠視察時,不幸以身殉職。孫中山宋慶齡十分悲痛,將他厚葬於廣州並立碑紀念。1923年,用楊仙逸從美國購買的配件,組裝了第一架國產飛機。這架飛機以宋慶齡的英文名字命名為“洛士文號”。
20年後的1942年,宋慶齡在重慶從事 “保衛中國同盟”的工作,要運送一架X-光機到延安。她派人聯繫史迪威將軍的副官理察(迪克)・楊(楊孟東)少校,得到了熱情幫助。在楊孟東提出請求之後,史迪威欣然同意,還下令將飛機用“噴燈”將艙門弄大,以便把X光機裝進去。後來,當宋慶齡得知楊孟東是楊仙逸的後人時,對他關懷備至。在楊孟東調赴緬甸戰場後,宋慶齡經常寫信鼓勵他,信中說:“你要為我多打幾個(敵人)。”在楊孟東看來, “這些信是正義的火把,是光明的劍”。
1944 年10月,史迪威將軍奉命回國,楊孟東也離開中國。為了表達對這份友誼的珍惜和紀念,宋慶齡請了郭沫若、于右任、居正、戴季陶等十八位當時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為楊孟東題字作畫。這些字畫做成了一本紀念冊,封面是宋慶齡請沈鈞儒題寫的“鴻雪因緣”四個字。“鴻雪”語出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鴻雪因緣”用來比喻雖然人生無定,但是往日的友誼留在記憶中,留下的蹤跡就如飛鴻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樣,是難以磨滅的。1945年5月3日,宋慶齡完成了這本紀念冊,並寫了一封信,托人一同帶到美國送給了楊孟東。信中說:“我終於完成了為這本紀念冊收集作品的工作,希望你和我一樣喜歡它。這是最好的紀念品,因為它包括了當今中國最好的學者和詩人的手跡。好好珍藏!” 楊孟東接到紀念集之後深為感動,多年後他回憶說:“這些字畫且不說都出自名人之手,單就宋慶齡這番心意,我也沒齒難忘。”
1946年,楊孟東到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作,被派往上海。此時,宋慶齡也住在上海,他經常受到宋慶齡的幫助和關懷,還接受宋慶齡的委託,向解放區運去了一些醫療器械和藥品。楊孟東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維維恩結婚時,宋慶齡表示了祝賀,還把他們夫婦的結婚照用象牙鏡框鑲起來放在自己房間的壁爐架上。
1977年,楊孟東在第一任妻子維維恩去世之後,與第二任妻子―楊海倫女士結婚。他給宋慶齡來信,宋慶齡回復道:“我又重新同你恢復了聯繫,真不知道有多高興!27年來我一直在想,你到哪兒去了。……我希望在哪一個好日子裡你會來看看我,也看看 1949年以來所發生的驚人變化。”在宋慶齡的邀請下,楊孟東和夫人欣然來到北京,同來的還有史迪威將軍的兩個女兒南希・史迪威・伊斯特布魯克夫人和艾莉森・史迪威・卡梅倫夫人。這兩姐妹都是在中國長大的、能流利地說中國話,並且同她們的父親一樣,對中國人民充滿感情。她們在楊孟東的介紹下到中國來,開始為促進大洋兩岸人民的友誼發揮積極作用,例如:幫助重慶建設史迪威紀念館等。楊孟東在北京工作了很長時期,擔任了第一家中外合資飯店--長城飯店的工程師和開發師。長城飯店是一家投資7500萬美元的五星級飯店,在建設過程中,楊孟東用上了他在美國工程界工作多年的經驗。這段時間,他同他的妻子楊海倫成了宋慶齡寓所的常客,得到了宋慶齡的親切關懷。宋慶齡逝世後,1982年5月29日,楊孟東夫婦二人皆獲邀參加了在宋慶齡故居舉行的揭幕儀式和我會成立大會。
(供稿 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