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山

鳳陽山

鳳陽山,位於浙江龍泉東南50公里處,面積23平方公里,浙江第一高峰,保護區內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其中白豆杉、華東黃杉、長柄雙花木等20餘種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野生動物眾多,有雲豹、蘇門羚、黃腹角雉、赤腹鷹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素有"清涼天地"、"天然公園"之美譽的鳳陽山,是休閒度假、旅遊避暑的好去處,極端最高氣溫只在30.2度。保護區內有景點近百處,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甌江發源地――龍淵峽;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鳳陽湖;世界香菇文化遺址――鳳陽廟,以及小黃山,雙摺瀑布等,都是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簡介

鳳陽山鳳陽山
鳳陽山鳳陽山
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鳳陽山位於龍泉市東南50公里處,面積150多平方公里,保護區內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其中白豆杉、華東黃杉、長柄雙花木等20餘種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野生動物眾多,有雲豹、蘇門羚、黃腹角雉、赤腹鷹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素有“清涼天地”“天然公園”之美譽的鳳陽山,是休閒度假、旅遊避暑的好去處,極端最高氣溫只在30.2度。保護區內有景點近百處,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甌江發源地——龍淵峽;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鳳陽湖;世界香菇文化遺址——鳳陽廟,以及小黃山,雙摺瀑布等,都是旅遊勝地。 處於東經119'06′——119'15′,鳳陽山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區內生物多樣性突出,生物資源極其豐富.鳳陽山位於龍泉市東南50公里處,面積23畝,鳳陽山古稱鳳凰山,後因菇民選擇狀如"丹鳳朝陽"之山岙捐資興建鳳陽廟(始稱五顯殿),其山名亦隨其改稱鳳陽山。鳳陽山面積21萬畝,境內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譽為"江浙第一高峰"。處於熱帶暖溫帶(海洋性)群落交錯區內,地質古老,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保存了大批原始古老的生物種群,是我國主要模式標本產地之一。區內有現已知的種子植物1978種,蕨類植物219種,苔蘚植物365種,大型森林真菌428種。其中白豆杉、長柄雙花木、穗花杉等20餘種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占全省保護植物品種的50%。鳳陽山野生動物眾多,有脊椎動物292種,昆蟲910種,獸類有金錢豹、雲豹、大靈描、獼猴、蘇門羚等;鳥類有黃腹角雉、赤腹鷹等,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66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9種。中國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庫。鳳陽山峰巍樹怪,谷幽泉清,茂林蔽日,奇草遍地,有百餘處旅遊風景點,其中著名的有:浙江省最高山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登上頂峰,可極目四望,一覽眾山;鳳陽湖,是甌江發源地,湖邊有為紀念香菇創始人吳三公而建造的鳳陽廟。

鳳陽山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南部,地理位置處於東徑119°06′-119°15′,北緯27°46′-27°58′之間,保護區處於武夷山系洞宮山脈中段。區內地形複雜,群峰崢嶸,峽谷峻峭,溝谷交錯,懸崖峭壁見多。這裡地處東南沿海地帶,受海洋性氣候和季風的影響大,屬亞熱帶型氣候,年均氣溫12.3℃,在炎熱的夏季,是避暑的好去處。

鳳陽山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遍地野花開放,爭紅鬥豔;夏季素有"清涼世界"之美名;深秋滿山遍野的紅葉,勝似畫家筆下的秋景油畫;冬天則是冰天雪地,有高達三十米的冰柱,特別使人心動的是那結滿冰掛的雪松,可謂景中一絕。

保護區有江浙頂峰、十里籠翠、甌江之源、絕壁奇松四大景區。

浙江頂峰景區 鳳陽山頂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最高峰,是觀日出、雲海的好去處。區內還有龜岩、高山草甸、紅果奇態等景點。

十里籠翠景區 此景區內主要景點有:雨崖,百丈峭壁,飛瀑連綿不斷地灑落在石路旁,仿若洞天一線。藏龍潭,地處峽底,四周森林密布,沉蔭蔽日,潭上流水,晶瑩剔透,寂寞無聲;瞬間,又化為白色巨龍,飛身而下,穿越虹彩,躍入潭中。藏龍潭左側,上面一棵柳杉,樹型優美,矗立於山坡。

甌江之源景區 該景區景點有:鳳陽湖,地處海拔1540米,面積1.47公頃,是江浙一帶首屈一指的高山湖泊。龍泉飛瀑,高二十餘丈,形如白練倒掛,聲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無比。區內還有鳳陽峽、天馬峰、甌江源等景點。

絕壁奇松景區 該區主要景點有:鳳陽廟,位於主峰黃茅尖腳下,地處群山翠綠之中,四周古木蒼天,竹林密布,終年雲霧繚繞,有為紀念香菇始祖且為香菇業發展的古人而修建的廟宇一座。觀松台,可供遊人休憩閒聊,又是觀景之佳地。環顧四周,懸崖峭壁深不見底,飽經風霜的蒼松精神抖擻地倚立在石縫邊緣。閉上雙眼,腳下松濤陣陣,令人心曠神怡。此外,還有野人洞、結義松、王進士、望松屏、玉筍、?t望台等景點。

登山峰、賞絕壁奇松;入峽谷,觀飛瀑疊泉;邁石階,聞鳥語花香;攀洞天,閱人間仙境。本自然保護區是避暑度假、遊覽觀光的首選佳境。

百山祖位於浙西南閩浙交界的慶元縣境內.屬洞宮山系,由福建武夷山向東北伸展而成,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被譽為"百山之祖"。區內群巒疊嶂,峰嶺逶迤,風光綺麗,氣象萬千,是甌江、閩江、福安江發源地,素稱"三江之源"。獨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環境形成了中亞熱帶氣候區中一個特殊的區域,使得這裡林海氤氳,生機盎然,薈萃了大量珍稀動植物資源,生態植被極為豐富。區內有種子植物2005種、脊椎動物292處、昆蟲2203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8種,浙江省重點保護動物37種、重點保護植物29種。因此,被稱為"天然珍稀動植物園"、"華東古老植物的搖籃"。

百山祖,環境清幽,山水神秀,自然風光優美。"雲海日出"是著名景點之一,因山高霧多,雲海成為百山祖的一大景觀。夏日初秋,雲海時如蛟龍翻滾,時如烈馬狂奔;風平浪靜之時,猶如姑娘害羞的臉上蒙著一層薄薄的面紗。茫茫雲海,蔚為壯觀,人在雲上走,形似神仙遊。一輪紅日初升,象一團火球,與雲海輝映交融,人們禁不住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傾倒。此情此景可與泰山的日出相媲美,與黃山的雲海比高低。著名攝影家吳品禾先生獲國際金獎的攝影作“銀龍出山"就攝於此.

"梅岙夜月"是百山祖的又一絕妙勝境。百山祖自然植被完整,森林復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純淨,百山祖的夜晚,星空瓊宇層次分明,一望無際,“奔月嫦娥"更是婀娜多姿,清晰可辨,令人浮想聯翩.而觀植被看林相更是大山之神賜予的不可多得的享受。走一趟百山祖就可親切領略亞熱帶完整的植被類型,常綠的、落葉的、裸子的、被子的……等等自然知識是書本中難以領會的。特別是百山祖豐富的物種資源,時刻伴在您身邊,野兔在林中狂奔,野鳥在空中飛翔,"老鷹抓雞"在這裡不再是孩童遊戲而常能為你真實所見。最具特色的是百山祖四季分明,風光各異。大面積的常綠、落葉闊葉林風景如畫,或參天大樹,或藤蔓纏繞,或鳥鳴獸走,或白練飛瀉。春天萬木蔥蔥,嫩綠新黃,一派生機盎然;初夏百花齊放,色彩繽紛,簇簇點點,錯落有致;秋天,秋高氣爽,層林盡染,霜葉飛揚,泉水叮咚,百鳥啾啾;冬天,雪花飛舞,銀裝素裹,冰凌倒掛,晶瑩剔透,別具一番情趣,真可謂春有秋冬之意,夏有春秋之容,秋有春冬之情,冬有北國之色.

百山祖出名,還在於百山祖冷杉。百山祖冷杉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孑遺植物,素有"活化"之稱。因全球氣候變暖,原先在地球上分布較廣的冷杉只有向高海拔退縮,百山祖因地勢較高,使冷杉在此處找到了避難安身之地。現生長在百山祖南坡的4株百山祖冷杉已是全球絕無僅有,故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列為物種保護的全球12種最瀕危的植物之一。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東南沿海古代植物的生長演變、古氣候和古地理等提供了無價之寶;獸中之王──華南虎在百山祖重現,更給百山祖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百山祖不僅自然風光美,人文資源亦十分豐富。在保護區入口處便有祭奠香菇鼻祖──吳三公所建的西洋殿,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其古廂式建築,古樸而雄偉,雕樑畫棟,獨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區內的龍巖村為吳三公出生地,建有吳三公廟。進山途中有香菇灣,是吳三公發“砍花法"制菇的地方。保護區周圍,更有星星點點的小橋流水、山里人家,構成了一幅如詩般的山鄉風情畫。過小橋住木屋,吃山珍嘗野味,沐浴森林原野,盡享純真自然。上百山之祖,行綠色之旅,已成為都市人的嚮往。

龍泉鳳陽山寶劍廠

龍泉寶劍創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距今已有兩千六百餘年的歷史。相傳我國鑄劍創始人歐冶子鑒於龍泉秦溪山下湖水清冽,又無雞啼犬吠,宜於鑄劍,遂取當地山中鐵英,鑄成“龍淵”“泰阿”“工布”等名劍,後人為紀念歐冶子,將秦溪山湖改為劍池湖,並在此北麓建立歐冶廟。

鳳陽山素有“清涼天地”“天然公園”之美譽,峰巍樹怪,谷幽泉清,茂林蔽日,奇草遍地,共有百餘處旅遊風景點。龍泉鳳陽山寶劍廠就位於美麗的“江浙第一高峰”鳳陽山腳下,本寶劍廠汲天地之靈氣,傳上祖之精華,務實、開拓、進取,為龍泉的寶劍鑄造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本廠生產的寶劍具有堅韌、鋒利、剛柔並濟、能曲能伸、可舞可刺、造型美觀、古樸典雅、清光逼人等特點。是習舞練身,家居裝飾,饋贈好友的理想選擇。本廠的劍式樣有長鋒劍,短鋒劍,手杖劍等多種。劍身劍鞘造型古樸典雅,深受國內外愛劍人士的青睞,並受到很多名人的賞識。

內部景觀

鳳陽山鳳陽山
鳳陽山最吸引人的,當屬密密麻麻的古樹,那些原始針葉林和闊葉林就是鳳陽山最美麗的外衣,滿山的連綿起伏,滿目的綠色蔥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天成。鳳陽山的古樹很高,但不粗壯,一棵棵高挑、纖細。據說這裡因此而得名“小黃山”。走在林中的石階上,邊上絡繹不絕造型別致的松樹,讓我這個不喜歡拍照的遊人,也不禁停足擺了個POSE。在這原始森林中,最美妙的享受不是行走,而是找塊石頭坐下,抬頭,枝枝交錯纏繞,葉葉耳鬢廝磨,營造了一個獨有的綠色天堂;低頭,是碧綠的苔蘚,偶爾會有螞蟻從腳上爬過;閉上雙眼,張開雙臂,且聽風吟……鳳陽山的美,還在於盤繞山間的流水,如果說這裡的山因樹而俊美,那么鳳陽山的水,因為有了瀑布而更顯靈氣。其中,大峽谷二折瀑最具代表,遠遠望去,一高一低兩個瀑布本相連,又因中間一折彎,使整個瀑形更顯婀娜。由於是夏季,水量充沛,所以她豐盈的身姿是最迷人的。剛走近瀑布,溫潤的水氣就撲面而來,涼涼的,滑滑的,對在太陽底下暴曬了半天的臉,這可是最好的“美容蒸氣”啊!只要稍一吸氣,就能聞到空氣中甜甜的味道。轟鳴的瀑布並沒有打破山谷的寧靜,相反,更增添了“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假如僅僅只有山色,那樣的靜是一片死寂的靜,正是這晝夜不息的飛瀑落珠,讓這裡的靜幽充滿了動感和活力,從而使靜愈發得靜了。坐在瀑布前的石凳上,放眼望去,玉瀑噴,碧水潺潺,再有高山流水樣的密友作伴,仿佛置身人間仙境。寂靜的是青山,流淌的是綠水,奔放律動的是我們的心情。山因水而移,人因景而動,我的眼裡,鳳陽山是喧囂都市之外一片難得的淨土。

景點介紹

瀑布瀑布

亦稱雙摺瀑,位於大峽谷的下段,源出龍泉湖水,沿峽谷洶湧而下,先瀉入平槽,形成寬6米,高3米的高層瀑布,再跌落8米的岩層,出現二三疊水簾,河床又陡然斷截,瀑水從高30多米的斷崖凌空墜落山澗,水擊亂石,泡哮轟鳴,聲傳五里之外,水花飛濺,噴霧10多米,壯觀異常。雙摺瀑四時之景不同,常年飛瀑高掛,有“九曲天河”之稱。遊人可踏游步道至瀑底,也可在雙摺瀑上方專設的觀景台上觀看飛瀑奇觀。

七星潭景區

鄰十八窟,近鳳陽廟,距龍泉湖3公里,總面積439畝。這裡森林蔽日、流綠滴翠、急流拍石、碧水七潭,一步一景,時時即景,危岩、懸崖、石窟匿藏其間,仿佛置身於古意幽深的山水畫廊之中,現鋪設了1.9公里環形游步道,亦鋪設有0.8公里游步道與絕壁奇松景區及鳳陽廟相連,還有一條長約1.5公里的森林古道與龍泉大峽谷景區相通,十分便捷。主要景點有巨石灘、風動石、古杉林、七星潭、甌治子劍窟、雨簾、斗石亭、觀雲峰等。[七星潭]位於該景區的中心地帶,古杉林附近。鳳陽溪沿鳳陽大峽谷穿其而過,因落差很大,瀑潭相綴,而形成七個巨潭,狀似北斗故稱七星潭。潭深水碧,輕濤拍岸,涼風習習,水溢潭外,又形成急流險灘。漫遊溪谷中,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傳說鑄劍先師歐冶子到此神遊,受此啟發,並用潭水淬劍,才創造出著名的七星龍泉劍。七星潭上方設有觀景台,遊客在觀景台上左右俯瞰,既可以看到七星潭全貌,又可以看到十里籠翠奇觀。在此處觀察將軍岩,鬚眉畢現,慈目笑臉,活脫脫一個如來佛。因之它是遠望龍泉大佛(將軍岩)的最佳位置。

千年古樹群

從景區入口即進入森林游步道,往上行約500米,林深谷幽,古木參天,溪流潺潺,千年白豆杉、華東黃杉、長柄雙花木、穗花杉等20餘種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古樹名木在這裡都可以尋覓到,是中外植物學家進行研究考察的理想區域,也是森林生態科普型遊客嚮往朝拜之聖地。

鳳陽尖景區

距鳳陽廟西約1.8公里,占地482畝。有2公里游步道將其主要景點杜鵑園、高山草甸、矮林、鳳陽尖相連。綜合其景,頂平,高聳如台,雲涌台浮,旁峙主峰鳳陽尖,雄偉壯觀,尤以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點綴其間,令人稱絕。 [鳳陽尖]海拔1845.7米,山體氣勢雄偉、挺拔俊秀。其景致可用“高、涼、險、幽”四字概括。頂峰奇松盤曲似盆景,野花斑斕美如畫,是遙望天根地窟景區的最佳處。

原始狩獵區

位於鳳陽廟東部大田坪,總面積117畝。這裡系甌江上源豫章溪的主要發源地。小溪流縱橫交匯,小瀑布接二連三,素有“九溪十八瀑”之譽,幽谷婉轉,飛瀑如練,林間小徑,古木參天。在這奇妙的原始森林,更是動物的世界:野豬山羊嬉戲;猴兒跳鹿相鬥……時而還有華南虎、金錢豹、雲豹、蘇門羚、大小靈貓和穿山甲神秘出沒。為了滿足部分遊客狩獵之需要,景區特在保護區的實驗區內開闢山羊坡、兔子嶺為原始狩獵區,打幾隻山羊、山雞或野兔這些不被保護的動物,一飽口福。狩獵時還可以采一些野果充飢,讓你領略山野生活之情趣,還可以隨保護區專家一起參加動植物考察活動,科普、旅遊雙豐收,定使遊客樂而忘返。

鳳陽廟遊客聚散中心

鳳陽廟鳳陽廟

鳳陽廟位於龍泉山的中心地帶,鄰景區入口,海拔1500米,總面積34畝。系宋城集團龍泉山國家原始森林公園度假區的辦公生活區,亦建有三星級賓館——獵戶山莊一座,擁有各項娛樂及休閒配套設施。日接待能力100人。鳳陽廟環境幽雅,亭台樓閣,花鳥蟲魚,松竹杉柏,古廟紅牆相互映襯,別有洞天。有鳳陽溪流經山莊,並形成兩級瀑布,又設堰圍湖,命名為鳳陽湖。尤其是鳳陽古廟維修得很壯麗,日起,鳳陽廟就湧起菇民潮,龍泉、莊元、景寧三地菇客男女都來鳳陽廟進香,拜奠吳三公,還連演十五天木偶戲,以示慶祝菇農豐收。原稱鳳陽湖。位於本景區入口處,系攔甌江源頭之水而的高山湖泊。海拔1660米,是浙江高原上最高之湖泊。遠遠望去,碧波蕩漾,加上鬱鬱蔥蔥的森林背景和高山草甸風光,像是一幅湖光山色風情畫。若解舟登筏,在湖面漂流,恬靜安祥。遊人則愁腸頓解,塵憂暗消。龍泉湖四時之景不同,常年青山綠樹影浮水中,是讓人淨化心靈的理想場所。

天階

沿龍泉瀑向上至天馬峰途中,發現有一人可行的石壕,頭頂亦是危石懸立,石壕盡頭是沿峭壁而築的石節台階,真是一人當關,萬夫莫敵。這是上天馬峰的唯一通道。人稱天階。站在天階上,前面是絕壁,背後是藍天,驚心動魄而又心滿意足。為了遊人的安全,現在從杜鵑谷到天階修建了人行棧道,既驚險又保險。從龍泉瀑至天階途中,遊人還可觀賞到福建柏、紫莖樹、鵝掌楸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天馬峰]亦稱龍脊。兩峰呈馬鞍形,猶如將軍坐騎。峰立千仞,峭壁如削;峰間古松奇木,虬枝傲立,頓生“我欲乘風而去”之感。漢書載:元鼎四年,有神馬出,武帝得之,作天馬歌。現天馬雖已乘風而去,卻留下鐵騎奔馬之峰,實乃龍泉山之精靈也!遊人至此,可尋天馬迷蹤,又可觀龍泉飛瀑,還可望隱在雲海之中的龍泉大佛奇觀……

[石鼓]位於大峽谷的中段溪灘的岩背上。其色灰中泛黃,中虛空罅,扁圓光滑,古時還有石人石驢站在左右。傳說每逢刀兵劫難,石鼓輒響。鼓響時,則驢鳴人哭。現石人石驢已不知去向,而石鼓被擊之,仍咚咚作響。有民諺道:“金雞啼,石鼓響,風調雨順禾苗長”。真可謂:“雲過半山石鼓隱,泉流深樹聽無音。鳳陽說是神龍下,鶴唳風聲擊鼓鳴!”

[虎谷]沿甌江源上行,是一道莽莽蒼蒼、長滿茅草的麻連岱大峽谷,因這兒曾有華南虎出沒,故稱虎谷。與此相連的就是慶元百山祖華南虎保護區。

歐治子劍窟

從七星潭往上行走約百米即可達該景點。系目前在龍泉山發現的最大一處天然洞窟,窟內寬敞平坦能容納近百人。有石床和試劍石,傳說是歐冶子到此鑄劍下塌之處。石窟上方巨石如蓋,布滿縱橫紋路,仿佛是歐冶子所篆天書,大概是他日常記下的鑄劍心得,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可惜至今沒有一位翻譯家能識破此天書。1935年劉英、粟裕的紅軍近百人在此集結,與前來圍剿的白軍激戰了兩天兩夜。因紅軍據此險要,大獲全勝。這就是龍泉革命史上著名的“鳳陽山戰鬥”,故此窟又叫紅軍洞。

黃茅尖景區

位於鳳陽廟、十八窟遊客接待中心的東部、均相距約500米,即可進入該景區入口游步道上山。景區總面積1931畝。有4公里環形游步道將主要景點千年古樹群黃茅尖(浙江峰)、烏龜岩(佛光觀望台)相連。該景區恢宏博大,看逶迤群山、觀雲海日出、望雨後彩虹,賞夕輝中的高山劃地風光,也許還能領略到龍泉山佛光的神秘風采。

[黃茅尖]即浙江峰,高1929米,系江浙絕頂。走出千年古樹群,沿草原小徑蜿蜒向上攀登約千米即可到達。山巔周圍地勢較為開闊平坦,是一片莽莽蒼蒼的茅草地,一些低矮灌木叢雜生其間,春天到來是漫山遍野的映山紅,煞是好看。當代著名書法家姜東舒題寫的“江浙第一高峰”石碑矗立在峰頂。站在這裡觀日出雲海,絢麗壯觀,有“一覽眾山小”之感。難怪有一說:“不登浙江峰,枉作浙江人!”

杜鵑園

有天然杜鵑林200畝組成。麂角杜鵑、雲錦杜鵑、猴頭杜鵑等各類杜鵑匯萃于山巔及其緩坡中,形成一個杜鵑類植物群落奇觀。由於它具有密集、高大、耐寒、花期長的特點,每逢花開季節,遍地祥雲,滿山遍谷,紅花蔟擁,蘭白相間,著實耀眼。前人吟詠“杜鵑花似海,高山留異香”,正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的生動寫照。

疊水飛雪

亦稱杜鵑谷。遊人可踏上一條林間小徑,沿谷沿溪蜿蜒而行。谷內溪水潺潺,兩岸杜鵑成蔭。2001年5月12日,大作家葉辛到此參觀遊覽,見谷底澗水淙淙,花香鳥語;又縱深望去,溪流九曲八彎,跌宕有致,像串串小瀑布疊加而成,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個疊水飛雪,鍾秀之地呀!”。於是人們就把這條溪喚作“疊水飛雪”。每當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遊客踏上這青青石板路,彎彎石拱橋,或下溪捉魚玩耍之時,就徜徉在杜鵑花的海洋……

絕壁奇松景區

絕壁奇松絕壁奇松

緊鄰鳳陽廟,靠近十八窟,系龍泉山黃金景區,總面積330畝。可見千仞石壁,矗立蒼穹;萬棵蒼松,緣壁而生。遊人處處涉奇驚險,美不可言。現鋪設了1.6公里環形花崗岩游步道,另鋪設了0.8公里的游步道與十八窟相連。主要景點有生命岩、小天根、萬松屏、恐龍背、三松斗雲、五松引路、野人倚松、老龜出海、野人洞、孤松招雲、觸天台、望雲坡、奇松盤雲、絕壁奇松、絕壁戲雲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