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施政報告

香港施政報告

香港施政報告是自1997年起,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每年十月發表,闡述來年施政重點。其內容涉及民生的相關熱點,因此每年的施政報告的發表也是香港人高度關注的焦點。

香港施政報告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每年十月發表,闡述來年施政重點。其內容涉及民生的相關熱點,因此每年的施政報告的發表也是香港人高度關注的焦點。

發展歷史

在英治時代,香港總督定期向香港立法局宣讀施政報告。由於立法局的年度會期在每年10月開始,所以港督宣讀施政報告的時間會在10月立法局復會的第一日。
最初的施政報告源自英女皇的“Queen's Address”,六七暴動後,港督麥理浩首次於1972年10月18日在立法局解釋施政,直至1976年定名為“Address by the Governor”。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後,香港行政長官依照舊例,在每年10月立法會復會時宣讀施政報告。但在2002年董建華連任後,以高官問責制需要試行期為由,把原於2002年10月宣讀的施政報告,延後至2003年1月宣讀。這種做法直至他辭職為止;當曾蔭權當選行政長官後,回復以往慣例,在每年的10月宣讀施政報告,並以立法年度作為施政報告的有效期(例: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施政報告)。

歷屆施政報告要點(部分)

董建華(第一屆)

1997年
1997年 ,香港主權剛移交予中國,經濟亦繼續達至頂峰,社會期待董建華上場以後有什麼使香港做得更好的作為。1997年10月6日,董建華在臨時立法會中宣讀這一份施政報告。
這一份施政報告的重點大致如下:
土地、基建方面 :
1.香港政府會採取措施以確保達到每年最少興建八萬五千個單位的目標。(八萬五建屋計畫)
2.香港政府在未來十年出售二十五萬個公屋單位予租戶,以及讓成功申請到租住公屋的人士選擇購買居屋單位。
3. 成立新置業貸款計畫,每年幫助六千個家庭自置居所。預計在未來五年,會為每個合資格的家庭提供約60萬港元貸款。
4.增加售予及租予公屋輪候冊申請人的公屋單位數目,以期在2005年年底前,實現把輪候時間縮短至3年的目標。
5.在1999年底前,成立市區重建局以及推行強制樓宇安全檢驗計畫,以5億港元成立市區環境美化基金,協助業主進行驗樓和修葺工程。
6.計畫在2002年底前建成西部走廊鐵路(由西九龍至元朗),並在2003年底前把該鐵路線伸展至屯門;在2002年底前建成地下鐵路將軍澳線
7.計畫在2005年底前擴闊吐露港公路和粉嶺公路;在2006年底前完成9號幹線(由青衣西北部至荔枝角);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10號幹線深井連線路(由新界西北部至大嶼山東北部)。
老人方面:
1. 增加老人的每月綜援金額增加380港元。
2. 檢討現行的公屋編配政策,以鼓勵公屋家庭與家中長者同住。
工商業方面:
1. 香港政府會向服務業支援資助計畫注資5,000萬港元,以改善服務業。
2.興建科學園、第二所工業科技中心和第四個工業村。
3.向香港旅遊協會撥款一億港元,成立一個國際盛事基金,協助推廣旅遊業。
4. 香港政府設立電影服務統籌科和電影服務諮詢委員會。
行政方面:
1.在1998年5月24日舉行立法會選舉。
2. 檢討兩個市政局和各區議會的架構。
1998年
1997年起,亞洲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的股市當時已經達到頂峰,到一萬六千多點以上。香港受金融風暴波及後,股市不斷下跌,跌至1998年的六千五百多點。
為了挽回經濟,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會同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鄺其志決定動用千億的外匯儲備入市購入股票,以期穩住股市及各股價,最後動用了1180億港元成功擊退以量子基金為首的炒家。
金融風暴爆發以後,香港的經濟開始走下坡,首當其衝的是在股市活躍的小股民,其次就是樓市。本來香港的樓價愈來愈高,在九七時購入樓宇的人士,在金融風暴時受到傷害,一來是因金融風暴而損失的已入樓市,購買樓宇的目的只求快速轉手圖利的炒家,二來被下跌的樓價所波及的中產階級人士,他們需要面對他們工作的公司凍薪或減薪,而他們所持的樓宇,向銀行按揭的時候是高價,但是金融風暴以後,樓價下跌。結果他們變成了夾心人。如果他們現在放棄供樓,給銀行收回的話,銀行向外拍賣的是低於他們買入原價的市價,故他們損失供樓的錢以外,還需要多給一筆高達數十萬或數百萬的差額給銀行。這些人,時人稱為負資產階級。
簡單來說,如以下的普通公式解明白:
原價>市價 原價-市價=負資產階級要多給的錢
面對這樣的危局,行政長官董建華於一九九八年十月七日星期三,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
這份施政報告的名字為:群策群力,轉危為機
經濟策略方面:
1 .為了加強政府對創新及技術發展的支援,故將會成立套用科技研究院,。
2. 以50億元設立創新及技術基金,提供資助給對本港工商界善用創新科技有幫忙的計畫。
3. 設法使香港成為亞太區的網際網路樞紐,讓本地、內地和海外工商機構可以更有效地在區內及區外地方生產、分銷及推廣貨品。
4. 推行公共服務電子化計畫,目的是方便市民可使用政府服務和索取政府資料。
5. 成立電影發展基金,1億元,以提高本地電影界的創作力及採用先進科技。
6. 研究推動香港成為國際中醫藥中心,包括成立中醫藥科研中心(中藥港)建議。
加強香港經濟優勢方面:
1. 設立創業板股票市場給具發展潛力的小型公司。
2. 港政府將會在在九龍興建設備先進的新表演場地,使香港為亞洲娛樂之都。
3. 香港政府設立文物旅遊專責小組,對外介紹香港的文化遺產,並協同內地推廣旅遊。
4. 委任旅遊事務專員一人,專責促進旅遊業發展。
5. 工業署設立 中小型企業服務中心,協調規模較小企業的服務和援助。
6. 興建3條主要鐵路:西鐵第 一期、地下鐵路將軍澳支線和馬鞍山鐵路。耗資一千一百億元。
7. 預期在2004年完成興建一條由上水至落馬洲的九廣鐵路支線,以改善過境交通。
8. 興建連線沙田和西九龍的十六號幹線及連線北大嶼山和元朗的一段十號幹線,並籌建中九龍幹線及連線堅尼地城和香港仔的一段七號幹線,以擴展香港的公路網。
房屋方面:
1. 未來4年,每年平均興建五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2. 在來年初檢討暫停賣地9個月的措施,穩定物業價格。
3. 確保物業市場維持穩定,增加土地儲備。
教育方面:
1. 來年度的教育開支增至四百四十億元。
2. 來年至2003年,向公營學校撥款5億元以上,協助改善管理和提高教育質素。
3. 期望於2007-2008學年全面推行國小全日制。
4. 以6.3億元,推廣在教育方面套用資訊科技。
5. 2002年年底前把各間職業訓練學院合併,成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 撥款5億元給雇員再培訓局,為失業人士開辦更多課程
環保方面:
1. 未來5年,耗資120億元進行多項污水收集和處理工程,改良香港污水系統。
2. 來年起禁止出售含鉛汽油。
3. 從2000年底開始,計畫規定所有新的士改用更環保的燃料。
4. 來年發表一份環境政策綠皮書。
衛生方面:
1. 計對發生配藥失誤事件,為了避免,加強衛生署轄下診所的藥劑服務。
2. 在來年動用2,200萬元,加強監察傳染病,致力預防和控制疾病蔓延。
政制方面:
1. 成立新決策局,職責統籌和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環境衛生、廢物管理、食物安全和自然保育事務的政策。
2. 設立諮詢委員會,就食物安全和環境?生事宜,向政府提 供意見,並監察政府的工作。
3. 來年年底前,設立一個新的行政架構,負責藝術文化及康體事務。
4. 政府認為,臨時市政局和臨時區域市政局議員任期在一九九九年年底屆滿後,並無必要保留兩個市政局。
區議會:
1. 加強區議會的角色,並籌備在來年底舉行選舉。
2. 向區議會增撥款項,用以改善區內環境,舉辦地區文娛活動和推動更多社區建設計畫。
3. 加強區議會在市政服務方面的諮詢和監察功能。
4. 確保政府在落實地區計畫前,先諮詢區議會,多聽取區議會的意見。

曾蔭權(續第二屆)

2006年
曾蔭權當選特首後的一年,由於自由行等的因素,香港的經濟景氣漸漸復甦,而曾蔭權的民望亦日漸上升,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曾蔭權一反以往的慣例,於上午向香港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
這份施政報告的名字是:以民為本,務實進取
這一份施政報告的重點大致如下:
1.推行學券制,以“學券”形式,資助家長幼稚園教育的學費。
2.由2007-08學年開始,每名三至六歲兒童的資助額為$13000,到2011-12時,增至$16000 。
3.政府撥款一億元及何東家族後人、商人何鴻卿的一億元捐款,建立首間“資優教育學院”。
4.協助74000輛舊型號柴油商業車輛的車主替換合符“歐盟 IV 期”廢氣排放標準的車輛。
5.政府將合共撥款32億。預計此計畫,可有效把香港的氮氧化物及可吸入懸浮粒子排放量,減少10%及18%。
6.2007年四月一日起,為購入環保私家車的車主提供減免30%首次汽車登記稅優惠,減免上限為50,000 元。 關於立法強制停車熄匙一事,諮詢公眾。
7.由於政府與兩間電力公司(港燈及中電)的利潤管制協定於2008年屆滿,政府與電力公司磋商新管制計畫時,環保要求是重點。電力公司的準許回報率會與他們是否超越排污上限掛勾,所謂排污上限,政府指在2010年達到政府的減少排污目標。
8.政府宣布不就最低工資立法,改在清潔及保全行業推行“工資保障運動”,政府指,如兩年後沒有成果,將會就最低工資立法。
9.就偏遠地區公共設施不足,政府將會在天水圍和東涌等地區增加服務和設施,例如圖書館、體育館、診所和社會服務。
10.政府認真研究應否設立一個綜合、整體、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以更有效協調政策資源,處理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士的事宜。

曾蔭權(第三屆)

2007年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是成功連任香港行政長官的曾蔭權發表的施政報告,主題是“香港新方向”,打造“黃金十年”。
扶貧
1.免2007年第四季度差餉,每戶上限港幣5千元。
2.減稅:個人入息稅及利得稅,在2008年/2009年標準稅率各減一個百分率點子。
3.雇員再培訓計畫,放寬年齡至15歲。
4.長者醫療劵贊助每次50元。
5.工資保障計畫後,或者草案最低工資最高工時
教育 1.12年免費教育。
2.小班教學大學
3.非本地學生學額
4.撥地皮建國際學校
基建及經濟 主條目:香港十大建設計畫
以2500億元進行十大基建,估計創造額外約二十五萬個職位。
1.南港島線
2.沙田至中環線
3.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𫚭角連線路
4.廣深港高速鐵路
5.港珠澳大橋
6.港深空港合作
7.港深共同開發河套
8.西九文化區
9.啟德發展計畫及興建新郵輪碼頭
10.新發展區
環境保育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民主及管治 國民教育政改普選共識
2009年
2009至201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第五份施政報告,於新立法年度會期的第一日(即2009年10月14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是“群策創新天”,意示群策群力,創出新天地。施政報告的封面顏色是淺啡色,意示腳踏實地的實行政策。
內容主要函蓋香港四大支柱(金融、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服務)、六大優勢產業(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和文化及創意產業)、十大基建,新意念的政策有保育中環及向市民派發港幣100元慳電膽換領劵以節省電力的使用等。
報告以經濟及社會為重點,而內容較往年向環保傾斜,128段中就有27段是環保相關的。在環保方面,報告提出了推動電動車輪、廢物管理等措施。
2010年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第六份施政報告,於2010年10月13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是“民心我心 同舟共濟 繁榮共享”,以太陽橙色(Apollo orange)為封面顏色,象徵溫暖、活力和幹勁,寓意香港市民能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共同走出經濟陰霾,共享繁榮的主題。曾蔭權更配合主題打上橙色煲呔,行政長官夫人曾鮑笑薇亦穿著橙色裙旁聽報告。
背景
復建居屋的呼聲 近一兩年以來,由於樓市興旺,內地資金流入的種種原因,使樓市價格日漸上升,經濟漸漸回穩,走出金融海嘯的陰影,而政府則自停建居屋後再重售餘下的“貨尾”單位,不少政黨要求政府復建居屋,例如民主黨,工聯會等。而盛傳有意參選來屆行政長官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梁振英也不斷到訪基層,發表對房屋問題的看法。
仇富情緒的加深 在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中,被視為商界代言人的自由黨的候選人在地區直選全面潰敗,顯示社會上出現針對商界的聲音,最低工資立法中,僱主與工人兩大勢力就最低工資應否立法,最低工資時薪應訂在多少錢爭持不下,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飲食界)張宇人在城市論壇中失言,建議最低工資時薪設定是港幣二十元(飲食界的工時一般在十二小時,勞工界建議最低工資時薪設訂在港幣三十三元),於是引來輿論圍攻,稱其為“廿蚊(二十元)張”。
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在2010年9月向市民諮詢應否申辦2023年亞洲運動會,諮詢期開始不出一個月,引來社會巨大的反對聲音,甚至被視為“保皇黨”的民建聯也表示不贊成申辦。反對的聲音認為,成功申辦亞運會以後需要花上400億元,這400億元如用作民生用途,例如回購東(區及)西(區)海底隧道,舒緩過海隧道的不平衡問題;回購領匯等,對香港市民有利。另一方面,體育界多數由財閥或上層專業人士把持,引來市民的反感。事件比年初就應否建設高速鐵路(簡稱高鐵)的兩大勢力爭持更一面倒,因為高鐵是兩地融合的大勢所趨,而亞運會是有權選擇是否申辦。
2010年初,元旦大遊行引起社會對八十後問題及反高鐵問題的關注,“高鐵”的議題引來社會上“撐(支持)高鐵”與“反高鐵”的爭持,反對者認為,高鐵是大白象(很貴重,需要高昂費用維持,難有巨大經濟效益的資產)工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為此連續召開幾天會議,泛民主派議員用不斷發問的攻勢不斷延遲高鐵費用的表決,最後在親政府議員的支持下得以通過。
2010年7月,爆發擁有世界級自然景觀的西貢大浪西灣,被揭發遭富商魯連城收購部份土地發展豪宅事件,引來社會保護“大浪西灣”聲音,雖然政府及時出手暫時解決事件,但社會就政府對財閥放水,財閥利用手上的特權與優勢謀取私利,置社會大眾利益於不顧而議論紛紛。歸根究底,因為政府並非由直選產生,而工商界財閥籍著政治制度而獲得利益所致,政府只顧財閥而忽視社會要求,社會對政府的要求提高了,而社會上仇富情緒則日漸加深。
內容摘要
民生優先
1.政府增加土地儲備,使房地產市場有平穩的土地供應,特別是中小型住宅土地供應充裕,售價穩定。
2.預計未來三至四年會有61,000個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 在未來十年內,平均每年需提供可興建約兩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
3. 財政司司長主持的“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會確保房屋用地有穩定及充足供應。 確保充足土地供應,平均每年可興建約15,000個公屋單位,以維持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的目標。
4.為協助夾心階層首次置業,政府與房協合作開展置安心資助房屋計畫: 首階段推出5,000箇中小型單位。 以市值租金租予合資格人士,租期最長五年,期間租金不變。 租戶可在指定時限內,以市價購買計畫內單位或私人市場單位;同時可獲一半淨租金資助作部分首期。
5.市建局和港鐵公司儘量多興建中小型住宅單位。
6.限制“發水樓”,取消或收緊各類樓面面積的寬免。
7.成立委員會,為立法規管一手私人住宅物業銷售作準備。
8.修改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暫時將房地產於計畫下的投資資產類別中剔除。
9.新的市區重建策略強調以人為本、與民共議及從地區出發。
10. 設立“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以九龍城區為試點。
11.市建局撥款五億元,成立“市區更新信託基金”,以資助“諮詢平台”進行研究和活動、聘請社區服務隊,及資助文物保育或地區活化。
12.啟德發展區預留用地,為受重建影響的自住業主提供“樓換樓”的選擇。
13.立法處理樓宇失修及違規建築,包括“㓥房”問題,並大力打擊僭建。 成立專責小組加強支援舊樓業主。 研究修訂法例,必要時有效地強制業主或法團聘用物業管理公司,確保住客及公眾安全。
14.就立法規管物業管理行業諮詢公眾。
15.由下學年起,大幅增加“學校書簿津貼計畫”的定額津貼,每名全額學生全年津貼增加至1000元,半額學生500元。 簡化審批,讓大部分申請人在新學年開始前取得津貼。
16.資助全港合資格在職人士每人每月600元交通費用。 成立一百億元基金,由政府與商界各出資一半,為基層市民提供多方面的支援。
17.配合法定最低工資的實施,加強青少年、中年人及殘疾人士的就業服務。
18. 擴大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的保障範圍,涵蓋未獲發放的年假及法定假日的薪酬。
19.開始研究“標準工時”問題。
20.加強和整合支援新來港及少數族裔人士的服務。
21.推行家居照顧試驗計畫,支援正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
22. 將“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畫”擴展至全港。
23.加建院舍及利用現有院舍空間,提供額外宿位;在“改善買位計畫”下增加較高質素宿位的供應。
24.放寬領取高齡津貼的離港期限至305日,即只須留港60日便可領取全年津貼。新安排也適用於傷殘津貼。
25.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將探討香港長者選擇回鄉養老所需的便利安排和配套設施。
26.研究設立長者退休生活津貼。
27. 縮短專科輪候時間;將更多新藥物列入藥物名冊。 設立有四百多張病床的兒童專科中心。
28.在天水圍興建新醫院。 重建仁濟醫院四幢大樓以改善服務。
29.加強培訓醫護人手,確保滿足未來需要。 加強中西藥物監管。
30. 提供更多服務,加強協助自閉症兒童。
31.擴大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的多項服務;使用更多證實有療效而較少副作用的新藥物。
32.加強對家庭及兒童的支援,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畫”及“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擴展至全港。
發展經濟
1.與廣東省共同爭取把粵港合作中最重要的功能定位納入“十二五”規劃。 鼓勵香港業界把握前海發展帶來的商機。
2.繼續推動與台灣多範疇和多層次的交流。
3. 參與推動內地金融體系現代化,尤其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和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中,作出更多貢獻。
4.為加強保障投資者,跟進成立投資者教育局和金融糾紛調解機制,以及立法規定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等建議。
5.檢討整個旅遊業的運作和規管架構。 推出長期用地,吸引業界建立物流群組。
6. 香港國際機場提供額外飛機停泊位及新的客運廊;提升貨物處理量50%。
7. 加強人才培訓及海外和本地推廣工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加強CEPA的有效實施,促進本港專業服務進入內地市場。
8.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研究設立市場主導的信貸保證計畫,提供可持續支援企業信貸融資的平台。
9. 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增撥十億元。
優質生活
1.採取能源措施,使2020年的碳強度,較2005年的水平,減少五至六成。
2. 在新專營權加入條款,要求巴士公司更換巴士時,積極使用零排放或最環保巴士。
3.全數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置六輛混合動力巴士,以測試環保效果。
4.全數資助為歐盟二期及三期專營巴士安裝“催化還原器”,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5.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繁忙路段設立低排放區,下年度起儘量增加低排放專營巴士行駛區內。到2015年,只有低排放巴士在區內行駛。
6.預留五億元,有需要時注資“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7.立法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網捕魚。
8.在休憩空間和政府辦公大樓,擺放新進藝術家、學生或集體創作的藝術作品。
9. 於港鐵主要轉車站設立還書箱,方便市民歸還圖書及資料。
10. 推動職業及業餘足球發展。
11.開放更多合適場地讓市民攜帶犬只進入,並加建寵物公園。
社會安定
1.設立25億元基金,支援自資專上院校提升教學質素,並為學生提供獎學金。
2.由2012至2013學年開始,增加公帑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至每年15,000個。
3.大學高年級收生學額逐步增至每年四千個,為副學位畢業生提供更多升學銜接機會。
4.延續3000個青年臨時工作職位至2012年3月。
5.成立“香港青年服務團”資助年青人到內地當義工;成立“醫療輔助隊少年團”。
6. 推行試驗計畫,透過網際網路接觸邊緣及隱蔽青年,以便提供支援。
7.全港中學增加兩成學校社工人手,加強推動抗毒工作。 提出立法建議加強個人資料隱私的保障。
8. 大幅提高“普通法律援助計畫”和“法律援助輔助計畫”的財務資格限額,並預留一億元,有需要時注資“法律援助輔助計畫”基金。
民主發展
1.就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選舉辦法,提出本地立法建議。
2.更多利用新媒體加強與市民互動交流。 推動更多交流、考察和義工活動。
3.資助所有中、小學生參加至少一次內地交流活動。 中國小設立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4. 第三屆政府任期內,不啟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
2011年
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第7份施政報告,於2011年10月12日在立法會舉行,主題是“繼往開來”。此份施政報告也是曾蔭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同時為曾蔭權首次在立法會綜合大樓發表施政報告。是份施政報告採用了淺黃色 (Butterfly yellow)作為封面顏色,意思是充滿生機,帶出朝氣、活力和希望,為未來共同開出新路。施政報告由上午11時07分開始宣讀,並於下午1時正宣讀完畢。行政長官夫人曾鮑笑薇亦坐在公眾席旁聽報告。
內容摘要
居有其所
1.未來5年約有75,000個公屋單位落成,確保平均輪候時間3年的承諾兌現。
2. 提出復建居屋新政策,對象是每月收入不超過30,000元的家庭,提供實用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的單位,以可負擔的樓價出售,初步估算為150萬至200萬元。
3.由2016/17年起4年,共提供超過17,000個單位,首批單位於2014或2015年預售。
4. 置安心資助房屋計畫除先租後買外,亦提供可租可買的選擇。以單位開賣時的市價作為“封頂價”。
5. 確保供應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約20,000個私人單位、15,000公屋單位及5,000個新居屋單位。
6.建立政府土地儲備。 多管齊下開拓土地,例如釋放工業用地、探討在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及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7. 就立法規管一手住宅銷售,以白紙草案諮詢公眾,爭取明年完成立法。 立法加強對樓宇安全的管制,包括把“㓥房”通常涉及的工程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8.活化工廈措施延長3年。
老有所養
1.65歲以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2元乘搭港鐵一般路線、專營巴士及渡輪。
2.推出公眾游泳池月票。 設立“廣東計畫”,讓移居廣東的合資格長者在當地領取高齡津貼,毋須回港。
3.為60歲以上,使用非資助安老院舍住宿服務的綜援受助人提供額外津貼;殘疾受助人也獲發類似津貼,不限年齡。
4.增加護養院宿位及長期護理宿位。
5.增撥資源,鼓勵私營院舍提高質素及增加買位。
6.研究推行社區照顧服務券,及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名額。
7.增加補助金,讓院舍和日間護理中心加強支援痴呆症長者。
利民紓困
1.代公屋租戶繳交2個月租金。 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人士發放額外一個月的標準金額或津貼。
2.延長3,000個青年臨時工作職位一年。
3.為青年額外提供1,000個服務業培訓及實習機會。
4.注資1億元資助非政府機構成立小企業,聘用殘疾人士。
5.資助雇用殘疾人士僱主購買輔助儀器及改裝工作間。
6.增加殘疾人士學前、日間和住宿康復服務的名額。
7. 少數族裔設立多一間支援中心和兩間分中心。
8.撥1億元,改善食物銀行服務。
9.擴建聯合醫院。
10.加強磁力共振和電腦掃描服務,改善危疾診斷。
11. 為病人提供更有成效的藥物。
12. 撥款2億元,增加醫生、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大學學額。 協助非政府機構興建青年宿舍。
投資未來
1.多元升學途徑,設立國際廚藝學院。
2.增設一所青年學院。 加強支援中國小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3. 注資50億元,支持高等教育院校學術研究。
美好生活
1.撥款1億8,000萬元,供專營巴士公司購置電動巴士試驗。
2. 預留1億5,000萬元,一次性資助石油氣的士及小巴車主更換“催化器”。
3.引進路邊遙測設備和先進廢氣測試,管制車輛廢氣排放。
4. 香港地質公園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
5.立法規管高風險的食品入口及食物中殘餘除害劑的含量。
6.舉辦多項大型展覽及更新博物館常設展。
7.撥款在工廠大廈提供藝術空間,以優惠租金出租予藝術工作者。
8.地區小型工程計畫的撥款逐步遞增至每年4億元。
發展經濟
1.撥款10億元,支持企業拓展內地市場。
2.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第8份補充協定。
3. 在將軍澳預留約2公頃土地作數據中心用途。
4.加強支援香港設計中心,將明年定為香港設計年。
5. 加強人民幣資金的使用和循環機制,通過貿易、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3條橋樑,擴大和深化與內地在岸人民幣市場的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