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則

青春守則

《青春守則》是由戴冰執導,曾龍、楊采鈺、李柏誼、王萌黎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偶像劇。2012年7月23日在廈門低調開機。該劇是彭三源加入華誼兄弟後拍攝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同時也是華誼兄弟首次嘗試校園青春偶像劇。 該片講述了7個高中相識的年輕人,他們在步入社會之後,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

基本信息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邰南 曾龍 ----
歐陽可漪 楊采鈺 ----
馬佑 李柏誼 ----
詹黎 王萌黎 ----
匡義 張驍晗 ----
齊瑞 辛鵬 ----
林佳茵 徐銘悅 ----
邰冰冰 陳曉萍 ----
郭孝順 易照博 石潭一中高三三班班主任

相關資料

青春守則電視劇青春守則電視劇

據悉,由華誼兄弟彭三源工作室出品的校園青春偶像劇《青春守則》將於7月中旬開機。該劇是彭三源加入華誼兄弟後拍攝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同時也是華誼兄弟首次嘗試校園青春偶像劇。製片人彭三源表示,《青春守則》中五男五女十位主角人選都將通過騰訊微博海選獲得,“螢屏需要那些青春逼人的新鮮面孔,青春時光也需要那些帶著幾許青澀、純真和陽光燦爛的臉來演繹”。

角色介紹

【邰南】

校草級人物,健康、積極、青春的陽光男孩,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負、有道德,集萬千優秀於一身,才華橫溢但卻有點年少輕狂,很有計畫性但又充滿一種少年的狡黠。是所有女生心目中的偶像。

【歐陽可漪】

石潭中學校花,優等生,學生會主席,從始至終的目標是去哈佛深造,把本屬於她的保送名額讓給了林佳茵。高考臨近家庭發生變故,既沒有出國,也與高考擦肩而過,是全班同學中最先進入社會磨礪,但也是最先成熟的女生。在其他女生眼中永遠是最可愛的偶像,在男生心中是最純潔的公主。

【馬佑】

1985年生人,上屆師哥,為了追求歐陽可漪放棄高考選擇蹲班,校籃球隊長,是個在運動場永遠是女生們視線焦點的男生,為人熱情豪爽。在大二那年又是為了歐陽可漪毅然選擇退學去闖社會。在歐陽眾多的追求者中是最堅決,最徹底的的一個,在歐陽需要的時候,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歐陽身邊的人……

【林佳茵】

班上學習最刻苦、最勤奮的乖乖女,被同學稱為學習機器。沒有家庭背景,上大學是她唯一改變人生軌跡的出路。因為勤奮,得到蒼天眷顧,獲得了保送上大學的機會,讓天道酬勤這句話變為現實。在實習中也因為不斷的勤奮,第一個進入國家機關成為公務員的人。

【匡義】

史上最窮的富二代。父親靠白手起家,對教育兒子嚴防死守,生怕成為敗家子,兜里現金永遠沒有整的過,這么一位窮的叮噹亂響的可愛男生,在班裡同學最困難的時候,會找老媽摳出大筆壓歲錢,在班裡最仗義,是其他男生的鐵哥們,女生們的貼心閨蜜。

【詹黎黎】

自詡“官二代”,其實父親只是個縣環保局的副局長而且自始至終也都沒被扶正過。把耳濡目染了官場的手段用於在愛情的追逐中。好勝心強、執著、潑辣,占有欲強,想得到的東西會不擇手段。落得被優秀男生迴避,其他男生繞道的下場,一個時常在情感中落空的女孩。

【齊瑞】

外號QQ、喇叭,是班上有名的傳聲筒,萬事包打聽,學校里沒有他不知道的秘密。酷愛汽車、酷愛零食、酷愛詹黎黎,但在被詹黎黎徹底拒絕後,在感情上則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隨時隨地可以開始一場戀愛的神人……

幕後製作

由華誼兄弟彭三源工作室出品的校園青春偶像劇《青春守則》將於7月中旬開機。該劇是彭三源加入華誼兄弟後拍攝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同時也是華誼兄弟首次嘗試校園青春偶像劇。製片人彭三源表示,《青春守則》中五男五女十位主角人選都將通過騰訊微博海選獲得,“螢屏需要那些青春逼人的新鮮面孔,青春時光也需要那些帶著幾許青澀、純真和陽光燦爛的臉來演繹”。[1]

《青春守則》是著名編劇彭三源加盟華誼兄弟後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彭三源表示,自己兌現了當初“全部啟用新鮮面孔”的承諾,“我曾經承諾,這部戲的主角人選全部由海選出來的新人擔當,現在我很滿意,得到了我要的那些青春逼人的新鮮面孔”。

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青春守則》劇組跑遍了中戲、北電、上戲等藝術院校以及到上海、深圳、廈門等地的大學,總共面試3000人,微博的線上海選共收到5000多份選手資料,“經過幾輪的篩選,我們從8000人裡面選出了20個形象、氣質與角色相符的苗子,全部於七月初到廈門進行表演培訓,進入15天的甄別期,最後經過華誼電視事業部總裁楊善朴及著名導演高群書等華誼兄弟製片人組成的評審團,對所有選手的演技、品性、悟性、用功程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而謹慎的考量,最終敲定了這8個人選”。

據悉,《青春守則》中的兩對男女主角邰南、歐陽可漪和馬佑、詹黎黎,分別由曾龍、楊采鈺,李柏誼、王萌黎這兩對新人組合擔當;張驍晗、辛鵬分飾男配角匡義、齊瑞;女配角林佳茵、邰冰冰則分別由徐銘悅和陳曉萍飾演。對於讓記者無比陌生的名字和面孔,彭三源表示理解,並且表示由衷地興奮,因為越陌生越新鮮,這意味著這些新面孔會在螢屏吹過一股清新的風。她表示,“在演員片酬扶搖直上的製作環境中,必須得有人帶頭拍幾部像這樣沒有大腕的戲,用新人把戲拍好,憑藉優秀的劇本和精良的製作,取得好的收益和口碑,給電視台和製片公司以信心”。

演員片酬全國最低10%付片酬90%砸製作

彭三源認為,“校園劇用新人更合適,像《十六歲的花季》、《流星花園》沒有什麼大腕;從製作上說,青春校園劇要時尚、養眼,那么服化道整體包裝甚至拍攝設備都要頂尖的,錢都給大腕了,製作費用肯定跟不上,拍出來的效果也就會很土很山寨”。[2]

彭三源舉例說,按照目前國內劇的平均製作水平,一般的如果是單集成本150萬,用兩個一線大腕,基本70%的錢得砸在演員片酬上,這樣給製作上的投入就要壓縮到50萬以內,50萬能幹什麼?只好能省就省,甚至連最重要的拍攝設備用的都是等而次之的,這是明擺著的本末倒置。彭三源透露,《青春守則》的演員片酬成本僅占總拍攝成本的10%,目前正在拍的電視劇沒有比這個低的,“我把90%投資都撥給了其他創作部門和服化道這些硬體上,製作上的投入比那些單集成本150萬到200萬的還多”。

影片評價

在《青春守則》中,彭三源全面起用新人,她承認這么做是在冒險,但她認為,影視行業總要有人用實際行動來發出聲音,那就是只要有優秀劇本,起用新人也能拍出好片子。在她看來,明星高片酬現象,短期看是製作方和播出方在“買單”,最終傷及的卻是整個影視行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