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口鎮

雁門口鎮

雁門口鎮是漢光武帝劉秀走過的地方,屈家嶺文化發祥的地方,老一輩革命家賀龍揮師馳騁的地方,台胞台屬聚集的地方。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這裡資源豐富,物華天寶,這裡通訊發達,交通便利,這裡社會穩定,人居安康。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雁門口鎮鎮政府駐雁門口,人口45221人,面積230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雁門口街、熊店、覃場、楊家彎、倪場、夾谷沖、常家山、何場、京龍、台嶺、田家門樓、長

雁門口鎮雁門口鎮
崗、阮溝、江橋、鄭嶺、百子橋、郝巷、瓦廟集、界子山、呂沖、中南山、義和集白虎、太和、子陵、劉集、周沖、高墩、園藝場、岱王嶺、雷頭山林場。
雁門口鎮轄31個村(場),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7萬畝。2006年底,總人口45269人,其中農業人口31286人。現有黨委、政府、人大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共有11名,分別是:鎮黨委書記、鎮長張明勇,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郝新斌,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王雙進,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易平松,黨委組織委員金勁松,黨委宣傳、統戰委員田斯琴,,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沈國元,黨委委員、副鎮長魏寬新,,黨委委員、副鎮長田先桃,,鎮長助理黃平,鎮長助理皮群娥。下設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
雁門口鎮健全村級科技服務體系,加大科技示範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搞好科技下鄉活動,把配方施肥、藥劑拌種、玉米指標化密植栽培、地瓜苗脫毒等四大模式化栽培管理技術推廣和套用到實際生產中。引進適合雁門口鎮土壤和氣候條件農作物良種,並在雁門口鎮推廣種植。
雁門口鎮共有鎮村企業26家,其中三資企業4家,基本形成了以焊接工具有限公司、橡塑製品三廠為龍頭,鎮屬、村辦和村以下個體、民營企業互為補充的工業生產格局。焊割具、防水膠布、機車配件、PVC塗層布、大規格地磚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品。雁門口鎮鄉村工業完成產值4.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86億元、利潤2250萬元、利稅3633萬元;實際利用外資120萬美元,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391萬美元。
雁門口鎮漢水沙洋碼頭
雁門口鎮政府調整激勵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年內改建了集貿市場,新建了一條商業街,擴建了私營經濟園區,新增商用建築1000平方米。雁門口鎮共有個體工商戶270戶、私營企業39家,從業人員1200餘人。雁門口鎮私營企業實現產值2650萬元、銷售收入2342萬元;個體工商業戶實現銷售收入3689萬元、利稅560萬元、利潤410萬元。
雁門口鎮距武漢市158公里,距荊門市100公里,距長荊鐵路京山站25公里,距漢水沙洋碼頭35公里,距隨(州)—岳(陽)高速公路10公里107省道,蘭(州)——杭(州)高速公路橫貫雁門口鎮,電視通訊覆蓋雁門口鎮。雁門口是中國最早的生態農業基地。雁門口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了鮮果優質稻、油料、水產養殖、畜禽養殖五大農業商品基地。京和牌系列精米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金雁牌鮮果享譽中國。雁門口是江漢平原建材重鎮。雁門口鎮礦產資源豐富,大理石、石灰石、多孔矽質岩儲量大,品位高,分布廣。其中石灰石CaO含量達到54.3%,總儲量數十億噸。

地方特產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幾乎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人口,都以稻米為食。水稻源於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重要糧食作物,除食用穎果外,可制澱粉、釀酒、制醋,米糠可製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業及醫藥用;稻稈

雁門口鎮鮸狀黃姑魚
為良好飼料及造紙原料和編織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藥用。
九斤黃雞是雞的一個品種,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通稱“九斤黃”。體型較大,呈三角形。公雞羽毛有黃胸黃背、紅胸紅背和黑胸紅背三種。母雞全身黃色,有深淺之分,羽片端部或邊緣常有黑色斑點,因而形成深麻色或淺麻色。頸羽、主翼羽及尾羽有時黑色。公雞主翼羽和副翼羽多呈部分黑色,副翼羽金黃色或帶黑色;母雞主翼羽及副翼羽黃色,但腹翼羽雜有褐色斑點。
鮸狀黃姑魚(Nibeamiichthioides)屬石首魚科,黃姑魚屬,俗稱鮸鱸,主要分布在中國湖北、湖南、廣東等亞熱帶海域。該種魚類為肉食性,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是海水魚類中具有推廣價值的好品種。外形與日本黃姑魚相似,均有頰孔六個,但與日本黃姑魚不同的是,尾鰭楔形,眼大,頭長為眼徑的5.4倍,體呈青灰色,側線鱗明顯。

招商引資

雁門口鎮農副產品加工
雁門口堅持“工業興鎮”戰略,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謀求發展,形成了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化工、交通運輸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立足資源招商,先後引進國家法務部和湖北秦江集團投資3億多元,興建大中型水泥廠兩座,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噸。秦江集團投資3000萬元開發的超細活性碳酸鈣項目正在建設中。雁門口鎮有碎石、石灰、石刻石雕工藝、預製構件等民營企業百餘家,年創產值過3.5億元。雁門口鎮擬定新開發項目4項。
大觀橋水庫與“瓦廟集戰鬥”的主戰場猴脊山一步之遙,距杭蘭和隨岳高速公路互通處僅10公里。子陵寺位於水面1800畝的葉畈水庫北岸,常年香客不斷。雷頭山是省3萬畝速生杉樹林的主山峰,與歷史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相子所修行的中南山一脈相承,東與盛名鄂中的京山縣空山洞旅遊區接壤。在水庫開發水上遊樂場,在猴脊山建別墅山莊,在子陵寺築仙山瓊閣,在雷頭山修建度假村、狩獵場,投資者可實地考察,自行選址,自定規劃,自主或合作開發。

農村合作醫療

雁門口鎮農村合作醫療
雁門口鎮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逐步走上正軌,漸入佳境,綜合考評位居全縣14個鄉鎮前列,受到廣大民眾的好評。
雁門口鎮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雁門口鎮共有8000多人享受到住院、門診、慢性病及大病再補償100餘萬元,有71%的農民參加了一次免費體檢,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有所緩解。
雁門口鎮採取有效措施,狠抓2007年度合作醫療籌資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大員上陣,村組幹部參與。二是廣泛深入宣傳。三是部門配合,形成合力。
雁門口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民數量達到30035人,比2006年增加2721人,實際收繳農民參合資金43.8萬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7.7%。

特色產業

雁門口鎮小龍蝦
湖北省政府京山縣雁門口鎮把小龍蝦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部門搭台、民眾唱戲”的特色養殖新路子,並成為雁門口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經濟成長點
為加快小龍蝦產業發展,雁門口鎮拿出2萬元基金,對雁門口鎮龍蝦養殖有一定規模的大戶進行獎勵,並組織水產、信貸、財政稅務等部門專門針對小龍蝦養殖與銷售等制定金融貸款、財政扶持、水產服務、稅務免稅等優惠政策.中國水產養殖網.雁門口鎮水產服務中心也全力搞好服務,組織小龍蝦養殖戶參觀學習和進行技術培訓,對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還實行上門指導跟蹤服務等,為小龍蝦養殖提供有力的保障
雁門口鎮共發展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8311畝,預計可實現產量1666噸,可創產值1662萬元,僅此一項將為雁門口鎮農民實現人均增收50元。

基礎設施建設

雁門口鎮防洪堤壩
雁門口鎮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到了早準備,早發動,早見成效。雁抓落實,積極做好新農村建設宣傳,加大對各村的新農村建設支持力度。在順利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後,雁門口鎮新產生的村兩委幹部在以往村兩委幹部所努力的基礎上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當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在各村如火如荼地開展開來。
雁門口鎮領導班子緊抓發展態勢,同時也為使新當選村幹部儘快進入角色,積極擔當本村建設任務,全面推進雁門口鎮新農村建設工作,積極組織帶領村兩委幹部外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學習取經;並結合“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在下村蹲點調研同時督促指導村級幹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覃場村抓住諸永高速公路橫穿村莊契機,也為使覃場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貌,在周邊合理安排安置地,科學規劃防洪堤壩建房場地花壇等基礎設施建設。新當選的村委會主任也放棄外出經商,在家積極謀劃新農村建設,著力打造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在進村公路建設全面完工後,覃場村推進村莊整治整體規劃,自籌資金加快民眾休閒場所、公廁等公共場所建設進度。現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同時施工當中。
廟集村利用山面村莊環境清閒特點,全力建設村民休閒場所。在村口,一條即將完工的長廊橫跨在水塘上方。過長廊,經小橋,即可看到村民娛樂場所,雖受場地限制,但娛樂健身器具比較俱全。瓦廟集村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部分靠村民自籌,包括一條正在規劃設計中橫穿村莊的長廊
雁門口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兩村村幹部為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仗,始終將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性工作來抓。在廣泛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逐一明確村規劃布局、功能定位,確定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思路;並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工作、協調解決涉及各方利益問題、加大村莊整治工作力度。這些措施的落實,為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開闢了通道,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和組織保證。
兩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也為雁門口鎮其餘行政村起到了帶頭作用。各村也在加緊落實新農村建設任務,結合自身實際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各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開展,也為自身新農村建設起好步,開好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