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榮旗復興國小

阿榮旗復興國小

阿倫河西畔,坐落著充滿生機與魅力的阿榮旗復興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20個,在校生848人,其中住宿生280人,附屬幼稚園1所,現有幼兒班6個,入園幼兒180人,教職工110人。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改強校,科研興校,以人為本,樹教育服務理念,創全面發展之優,示素質教育之范”辦學理念指導下,復興國小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基本信息

簡介

阿倫河西畔,坐落著充滿生機與魅力的阿榮旗復興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20個,在校生848人,其中住宿生280人,附屬幼稚園1所,現有幼兒班6個,入園幼兒180人,教職工110人。

內容

幾年來,復興國小立足人本重發展,立足投入重效益,立足務實求創新,立足校本創特色,實現了“合格加規範,提高創特色,發展創示範”的跨躍式發展。

2005年國家寄宿制工程專項投資438萬元,興建了教學、辦公、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樓4390平方米,改造了學生餐廳,鍋爐房、服務室、學生浴室、硬化路面、腳踏車篷、桌球台、文化藝術長廊等一大批基礎設施相繼落成。

校園小廣播、校園電視台、內部電話、磁卡電話、指紋考勤機等校園信息系統;百年樹人網、網際網路、校園網、校園網站等系統,清晰地展現在師生面前,校園美化、校園文化、樓道文化又為師生營造了拓展視野,升華境界,開闊胸懷,憧憬未來的良好氛圍。

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改強校,科研興校,以人為本,樹教育服務理念,創全面發展之優,示素質教育之范”辦學理念指導下,復興國小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幾年來,學校先後榮獲“阿榮旗素質教育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呼倫貝爾市“文明單位”、“文明單位標兵”、“校園文化環境設計規劃大賽一等獎”、“衛生先進單位”、“教科研基地校”、“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綠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示範校”、“少先隊建設規範化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殊榮。

建立一套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教育管理體制,真正實施從知識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轉變,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現從傳統教育到現代教育的登入,是復興國小一直探索的問題。教師是立校之本,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的教師隊伍一直是學校追求的目標。為了營造促進教師發展的環境,學校大力實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名師效應”、“榜樣示範”、“全員提高”五大工程,以鑄造“師魂”為根本,以錘鍊“師能”為關鍵,在“提升”二字上下功夫,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最佳化。目前,專任教師合格率100%,專科學歷50%以上,中高級教師59人,區、市、旗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2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20.2%,獲區、市、旗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等稱號的20多人次,20多位教師在旗、市、區級基本功競賽、優質課評比中獲獎,30多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學校培養了全旗第一位自治區級教學能手,填補了全旗20年無區級教學能手的空白。

學校堅持把教育放在首位,以“立德”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樹立“以德立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理念,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復興國小德育工作常規》,確立了“八大培養目標”,把“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作為學生培養的總體目標,要求學生做到“思想上自強,學習上自主,生活上自立,安全上自護”。學校還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寓教於樂,規範晨班隊會,開展“五個一”活動,利用兒童節、國慶節、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節日、重大政治事件,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政治形勢教育。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台、黑板報、櫥窗、展板、升旗儀式、《星星火》校園報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學校實施“科研興校,內涵發展”戰略,以科研開路,教研導航,課堂增效為基本理念,遵循教育科研“源於教學,服務教學,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原則,以研促教,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和科研水平。

2001年以來,學校在自治區立項課題2項,市級立項課題3項,旗級立項課題6項,校級立項課題38項,其中市級課題《農村國小音體美巡迴教學研究》和區級課題《運用影視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研究》已分別通過呼倫貝爾市教科所和內蒙古自治區電教館的結題驗收,其它課題正在研究過程中。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效果標誌著素質教育的水平,關係到學校榮辱興衰與前途命運。學校把教學工作提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全力以赴抓緊抓好。以課堂教學為主戰場,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的協調發展,著力構建“主體性”課堂教學模式。堅持“把愛心帶進課堂”。以成功的喜悅來激勵,讓每個學生品嘗到自己奮鬥所取得的成功,課堂教學“掌握坡度,控制進度,把握難度”,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拔尖子,抓中間,補差生。好的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差的奮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實。幾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把國家和地方所規定的所有科目一律納入教學和檢測科目,三至五年級開設英語課,強調無主副科之分,必須按照課表上課,所有並開科目同等對待,全面提高了學生素質,吸引了周邊鄉鎮的學生紛紛前來就讀。

改革學生評價方法,自編家校溝通成長記錄冊,把評價空間分為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板塊,從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出發對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評價和記錄,有力激發了學生主動發展的積極性,目前已編寫了1—5冊家校溝通成長記錄冊,同時建立了成長記錄袋,全旗許多兄弟學校紛紛征訂使用。

素質教育從學前抓起。復興國小於1997年成立了全旗農村鄉鎮國小第一所幼稚園,幼兒教育以活動為主,開發智力,每學期舉辦一次少兒技能技巧大賽,每學年舉辦一次少兒文化藝術節,幾年來,取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加強後勤工作管理,保障中心工作順利開展,復興國小實現集中寄宿制辦學後,學校加大投入加強管理,積極探索創新,使住宿生過上了安全、舒適、快樂的在校寄宿學習生活。

建立舍務管理制度20多種,對住宿生起床、整理被褥、早操、就餐、晚自習、收看校園電視台節目等在校一日常規活動都有明確規定,學生的一日生活都由生活教師24小時跟蹤服務,耐心指導,並使學生行為逐步規範,同時加強自理能力的培養。

食堂

廚房購置了蒸飯車、和面機、豆漿機、絞肉機、土豆磨切機等現代化的炊事設備,選聘身體健康、技術好、責任心強的主副廚和餐廳服務教師、根據營養學原理制定食譜,做到營養合理,防止學生挑食偏食、以保證學生健康成長,住宿生在生活教師的引領下,定時進入餐廳就餐,早餐前由生活教師指導學生做早操鍛鍊身體,晚餐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收看校園電視台節目,為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定期舉辦住宿生文娛晚會,使學校成為孩子們的家園、樂園、智慧園,教孩子成人成才,使家長省心放心。

拼搏進取

鮮花和掌聲只屬於昨天,勇於拼搏的復小人永遠是雄踞改革潮頭的弄潮兒。新起點,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推動著教育界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復興國小又提出了下一個宏偉目標——爭創寄宿制規範化管理示範校。多年的辦學歷程和近幾年的拼搏進取,磨勵了復小人堅忍不拔的意志,鑄就了復小人永不言敗的信念,也考驗了復小人百戰不殆的隊伍。我們有理由相信,承載了幾十年復興人之厚重,蘊蓄著十載辦學之靈氣的復興國小,定能與時俱進,不驕不躁,一定不負復興人民的願望,不負腳下這片熱土的期待,直掛雲帆濟滄海,再鑄教育新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