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之哀

嬉笑之怒,甚於裂眥①,長歌②之哀,過於慟哭。 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 ④九江:也就是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市。

長歌之哀
【原文】
嬉笑之怒,甚於裂眥①,長歌②之哀,過於慟哭。此語誠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聞白樂天左降③江州,作絕句云:“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④。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樂天以為:“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悵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題為病中作,失其意矣。東坡守彭城,子由⑤來訪之,留百餘日而去,作二小詩曰:“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臥北窗呼不醒,風吹松竹雨淒淒。”東坡以為讀之殆不可為懷,乃和其詩以自解。至今觀之,尚能使人悽然也。
【注釋】
①裂眥:也寫作“裂�”,多用來形容因發怒而眼睛睜得極大,眼眶似乎要裂開的樣子,形容極其憤怒的神態。也說“目�盡裂”。
②長歌:很長篇幅的歌唱或者拖長了聲音唱歌。
③左降:貶官,多指由京官降職到下面州郡。
④九江:也就是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市。
⑤子由:即蘇轍,字子由,蘇軾之弟,與蘇軾一同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歷任推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蘇轍與其兄一樣,耿直不羈,因為上書進諫,被貶到雷州,又多次遷徙。
【譯文】
帶著嬉笑的憤怒,超過吹鬍子瞪眼;用歌聲表達的悲哀,超過嚎啕痛哭。這話一點也不錯。元微之在江陵時,正在生病,聽到白樂天被貶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作絕句說:“殘燈將滅晃又晃,此夕聞君貶九江。垂死病中驚起坐,窗外風雨打身上。”白樂天認為:“這些詩句,別人聽到都受不了,何況我呢!”元微之集中作:“垂死病中仍悵望”,“仍悵望”這三個字既不好,又不題是病中作的,就離開原意了。蘇東坡做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太守,弟弟蘇轍來看他,住了一百天才離去。作了兩首詩說:“逍遙堂後面高大的樹木,夜裡常送風雨的悲聲。我本是高興地來踐約會,哪知道是在淒楚的彭城。”“秋天的東閣像涼水一樣清冷,客人走後,我只有借酒消愁,一醉如泥。疲倦時躺在北窗之下,叫也叫不醒,和我相伴的是松竹中的淒涼的風雨之聲。”蘇東坡認為讀了實在不能忍受,便和了兩首詩,自己寬慰自己。就是今天讀起來,仍然使人十分悲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