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斌孫

酈斌孫--字日揚,生於後唐末帝清泰二年乙未(935年),為酈宏四世孫,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一百十一世。

生平經歷

酈文孫,字日長酈文孫,字日長
酈斌孫,字日揚,生於後唐末帝清泰二年乙未(935年),酈宏四世孫,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一百十一世。唐代末年,宦官專權,藩鎮割據,酈宏臨危受命,擔任大司空,面對朱溫,仗義執言,慘遭殺害,忠君盡節;酈宏配陸氏,生一子:融。酈融字惟和,五代初期官至御史大夫;配王氏,生二子:擳、拯。次子酈拯,字援之,五代中期官至御史中丞;配周氏,生一子:希亮。酈希亮,字君采,五代末期官至御史大夫;配李氏,生二子:文孫、斌孫。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北宋取代後周,冊封御史大夫酈希亮之子酈文孫、酈斌孫兄弟二人分別擔任節度使。當時,原後周的昭義節度使(位於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李筠拒不歸宋,暗中勾結北漢睿宗劉承鈞,繼續進行割據戰爭,加深禍亂。四月,李筠悍然起兵反宋,攻占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北漢睿宗也率兵前來支援,冊封李筠為西平王。李筠留下兒子李守節守衛潞州,自己率兵南征。原後周的淮南節度使(位於揚州(今江蘇揚州市)李重進也在加強戰備,企圖聯合李筠反宋。
酈斌孫,字日揚酈斌孫,字日揚
宋太祖為避免兩面受敵,暫時穩定南方,進攻北方。他派遣大將石守信和慕榮延釗,兩路出兵夾擊李筠。慕榮延釗在北線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首戰打敗李筠的軍隊,斬獲三千人。六月,宋太祖率領大軍御駕西征,酈文孫、酈斌孫兄弟二人奉詔扈從,同石守信等會師,一同討伐叛臣李筠。宋軍在澤州以南打敗叛軍的三萬主力部隊,李筠被迫堅守澤州。宋太祖親自督戰,酈文孫、酈斌孫率領大軍英勇拼殺,終於攻下澤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北方叛亂得以平定。
九月,李重進得知李筠敗死,知道自身難保,悍然起兵反宋,並向南唐元宗李璟求援,遭到拒絕。十月,宋太祖已經平定了北方,兵力也得到休息,命石守信等將領率禁兵先發,自己率領大軍繼後,酈文孫、酈斌孫奉詔扈從,乘戰船出東京汴梁,沿汴河東進。十一月,大軍抵達揚州,宋太祖親自督軍,酈文孫、酈斌孫指揮大軍全力攻城。李重進因內乏資儲,外無救援,自焚而死,揚州城被攻克,南方叛亂得以平定。
班師後,酈文孫、酈斌孫兄弟二人由於立下赫赫戰功,都被封為侯爵。酈斌孫卒於宋真宗鹹平五年壬寅(1002年),終年六十八歲。配沈氏,封為夫人,生一子:輔。

壽星酈輔

酈輔,字君良酈輔,字君良
酈輔,字君良,生於後周世宗顯德四年丁巳(957年);自幼勤奮好學,北宋前期,舉為進士,宋太宗嘉許酈輔學問精博,聘任他為國子監丞;宋真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卒於宋仁宗嘉佑七年壬寅(1062年),享年一百〇六歲,是為酈氏家族長壽者之一,墓址不詳。
酈輔配屠氏,封為碩人;生一子:守博。繼唐氏,封為碩人;生二子:守約、守儉。

忠良世家

勅贊御史大夫酈希亮像

忠義凜凜,赤心炳炳。德器汪汪,詞源井井。
邦國底寧,邊庭弗警。惟卿之能,作朕之屏。

勅贊翰林學士酈輔像

博古通今,德行可法。氣雄萬夫,才翻三峽。
恩命歸榮,越南化治。

附酈宏至酈輔的世系傳承:

107、宏(唐末忠臣)→ 108、融 → 109、拯 → 110、希亮 → 111、斌孫(北宋功臣,拜將封侯)→ 112、輔(翰林學士,年逾百歲)→ 113、守博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