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納炸藥

19世紀60年代,諾貝爾在法國繼續進行炸藥的研究。 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 他只子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尋起了新的實驗室。

炸藥

1866年由A·B·諾貝爾發明。19世紀60年代,諾貝爾在法國繼續進行炸藥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重傷。法國政府在陸地上進行試驗。他只子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尋起了新的實驗室

達納

一次試驗中,一隻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矽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矽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藥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後來,他用木槳代替了奎土,製成了新的烈性炸藥──達納炸藥, “達納”一詞源於希臘文 “威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