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錢草

連錢草

連錢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乾燥地上部分。春至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植物全草入藥。

性 味

味辛、微苦,性微寒。

歸 經

歸肝、腎、膀胱經。

功效

利濕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 治

用於熱淋,石淋,濕熱黃疸,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煎湯洗。

禁 忌

單服連錢草後引起藥物性皮炎,皮疹明顯增多並向四肢擴展。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切段,乾燥。

生理特性

本品長10~500px,疏被短柔毛。莖呈方柱形,細而扭曲;表面黃綠色或紫紅色,節上有不走根;質脆,易折斷,斷面常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展平後呈腎形或近心形,長l~75px,寬1.5~75px,灰綠色或綠褐色,邊緣具圓齒;葉柄纖細,長4~175px。輪傘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長達50px。搓之氣芳香,味微苦。

產 地

除西北、內蒙古外,全國各地均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