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交叉上核

視交叉上核

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是哺乳動物最重要的晝夜節律起搏器,它調整著哺乳動物一系列生理行為和活動,有“晝夜節律生物鐘”之稱。

簡介

視交叉上核位置視交叉上核(SCN)位置

視交叉上核或稱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是哺乳動物晝夜節律調節系統的中樞結構,產生和調節睡眠—覺醒、激素、代謝和生殖等眾多生物節律。睡眠障礙、激素和行為的晝夜節律紊亂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SCN的結構和功能改變被認為是上述紊亂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作用

從人的出生到死亡,生物節律現象貫穿始終,SCN是哺乳類動物產生和調節晝夜節律的中樞結構。一方面,SCN具有自主性晝夜節律如電生理特性、糖的利用和蛋白質合成等;另一方面,SCN接受整合外環境的光信息,使生物的內在節律與外環境同步。

人或其他一些動物的進食、睡眠等生理活動都有著固定的晝夜節律,而控制這種節律的是大腦中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SCN)的部位。SCN一般利用光來校準生物鐘,不過即使沒有光,SCN中的神經元也會讓動物保持著晝夜節律:一直處於黑暗環境中的人和動物通常也還是會繼續吃吃睡睡。

研究

SCN調節機制SCN調節機制

有科學家發現視交叉上核的神經元有大麻素的受體。美國耶魯大學的Anthony van den Po領導的一個小組為了搞清楚這些受體所起作用進行了一項新研究。他們先把42隻老鼠置於完全黑暗的環境飼養2周,讓老鼠們的生物鐘同步。這樣的環境下老鼠形成了12小時活動,另外12小時休息的作息規律。然後,對其中幾籠老鼠在它們剛甦醒時照一小下光.因為老鼠是夜間活動的動物,這么一來,照到光的老鼠會比原來晚2個小時開始活動。不過,如果在光照前給老鼠注射大麻素,延遲活動的效果就會弱很多,只推遲1個小時。
研究人員接著針對SCN神經元本身進行了研究,他們在培養皿中培養老鼠的SCN細胞,往裡加入大麻素後,發現細胞的放電頻率提高了50%。他們認為,很可能就是這種活動的增加擾亂了老鼠的晝夜節律。而在人體中,大麻素也許會對視交叉上核產生類似的影響,讓吸食大麻者的SCN神經元錯誤地放電,擾亂自身的生物鐘,因此弄亂時間的。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研究生物鐘的專家Joseph Bass說,這項研究為成癮藥物會影響生物鐘的說法提供了支持.日常經驗看來,這似乎是顯然的,但之前關於成癮藥物的研究只關注大腦的獎賞系統.根據Bass的說法,目前才有證據開始顯示藥物分子對獎賞系統和晝夜節律系統都有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