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清潔工

蚯蚓清潔工

東四地區50個家庭均收到約2000隻蚯蚓,它們將成為居民家消滅廚餘垃圾的“主力”,並可為居民家製造優質花肥,實現“綠色循環”。

背景

在東四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發放蚯蚓。在東四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發放蚯蚓。

2010年3月,原宣武區椿樹園小區20戶家庭開始試點在垃圾桶內養蚯蚓分解廚餘垃圾。然而不到3個月,由於爛菜葉招來蒼蠅等原因,不少居民中途放棄。此次在東四試點,也有居民質疑,蚯蚓進入家中,是否還會出現“一開垃圾桶,蟲子滿天飛”。侯非表示,為了避免在椿樹園的教訓,這次不再使用小桶,給每個家庭都發放了封閉的箱子,箱子上打孔排氣,讓蚯蚓在更“舒適”的環境生存,也不會影響居民家的環境。

實驗

蚯蚓吃垃圾排出有機肥
2010年10月19日,在東四七條居委會,前來領蚯蚓的居民圍在11個塑膠儲物箱邊,民間環保組織地球村的工作人員張強戴著手套,一邊給每一隻箱子配泥土和定量的蚯蚓,一邊給大家講解養殖蚯蚓的事項,“菜葉、果皮薄薄鋪一層即可,一天不要超過一公斤,最後用土蓋上”。

項目負責人侯非說,從去年開始,東四街道樂和項目就啟動了“蚯蚓養殖”試點,由於擔心養殖的成活率等問題,他們先期進行了試驗,同時選定一戶家庭試點,在試驗中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改良。 一隻蚯蚓可以在24小時內吃光和自己體重相同的垃圾,2000隻蚯蚓重一公斤,以一個三口之家每天產生一公斤廚餘垃圾計算,2000隻蚯蚓一天內就能把垃圾吃光。同時,排泄約半公斤肥料。

探訪

82歲的居民方大媽參與了該項試驗。她說,社區和地球村的自願者多次向她介紹蚯蚓,還通過漫畫等形式幫助大家改變對蚯蚓的印象。

2010年10月19日中午12時,方大媽將自己領到的一箱子蚯蚓帶回家,安置在窗台下面。談起養蚯蚓,方大媽如數家珍。“蚯蚓愛吃甜的,西瓜菜葉都很喜歡吃。養蚯蚓也很簡單,就用剩飯剩菜,兩三天餵一次就行”。 在塑膠箱子裡,幾千隻蚯蚓同時“工作”。方大媽說,事實上很難聽到它們的動靜,只是在夜深人靜之時,靠近箱子能隱約聽到它們翻動土壤的聲音。
多位居民說,蚯蚓的糞便沒有臭味,是種植花草的好肥料,可放在花盆內用來種植豆芽、番茄等果菜,環保又健康。 方大媽與居民們接觸蚯蚓半年多。居民們表示,蚯蚓消化了家中的廚餘垃圾,又提供了優質肥料,一舉兩得,他們已經喜歡上這些“小東西”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