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榕

藤榕

藤榕(學名Ficus hederacea Roxb)藤狀灌木,具乳汁。莖、枝節上生根。葉互生,全緣,厚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側脈在表面下陷,背面凸起。具托葉環。榕果單生或成對生於已落葉枝的葉腋,球形,頂部臍狀,微突起。榕果具總梗。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榕果內,雌花生於另一榕果內。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產海南、廣西、雲南(北達漾濞、瀘水一線,海拔600-1500米)、貴州。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北部、緬甸寮國泰國等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藤榕藤榕

狀灌木,莖、枝節上生根小枝幼時被柔毛。葉排為二列,厚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1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鈍稀圓形,基部寬楔形或鈍,幼時被毛,兩面有乳頭狀鍾乳體凸起,全緣,基生側脈延長至葉片1/3-1/2處,側脈每邊3-5條,在表面下陷,背面凸起;葉柄長10-20毫米,粗壯;托葉卵形,早落。

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生於已落葉枝的葉腋,球形,直徑7-14毫米,頂部臍狀,微突起,幼時被短粗毛,成熟時黃綠色至紅色,基生苞片下半部合生,上部3裂;總梗長10-12毫米;花間無剛毛;雄花少數,散生榕果內壁,無柄,花被片3-4,雄蕊2枚,花葯無尖頭;花絲分離,癭花具柄,花被片4,披針形;子房倒卵形,堅硬,黑色,花柱短,近頂生,柱頭彎曲;雌花生於另一榕果內,有或無柄;花被片4,線形。瘦果橢圓形,背面有龍骨,花柱延長。

習性

藤榕藤榕

特別喜歡攀附在高大的油棕類樹木上。因為油棕類樹木表皮差參不齊,纖維密布,很容易吸附外界的樹葉、塵埃及雨水,而這一切正是藤榕極好的養料。藤榕初生之時以藤狀為主,一旦纏繞住油棕類樹木以後便以較快的生長速度攀援到油棕類樹木的頂端。然後藤榕的各個部位又長出無數的氣根。這些氣根也以很快的速度或扎進油棕樹內,或直達地面深入土壤之中。這些氣根便從油棕和土壤中吸取養分。其藤及氣根愈長愈粗壯,根深葉茂。直到長成蒼天大樹,而為藤榕提供了充足養料的油棕類樹木則在藤榕的絞殺下無法自由生長而逐漸死亡,最後藤榕便取而代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