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葬

花壇葬

花壇葬,是墓葬與樹葬的創新,它改變了傳統公墓死板、無生機的形式,用花壇代替墓穴,將特製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壇中,最終化為泥土與大自然融於一體,中國環保的綠色葬禮也正在逐步替代傳統葬禮的古老形式。

方式

花壇葬花壇葬

花壇葬,是將骨灰放至於可降解的骨灰罈中,深埋於花壇之下,經過一段時間自行降解後,最終化為泥土與大自然融於一體。以歸於自然的方式安葬,親人用鮮花寄託哀思、靜靜相送。

儀式

花壇葬花壇葬

2012年11月14日(農曆十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祭日,亦稱冥陰節。每逢此日,中國北方像清明節一般祭掃亡靈,寄託今人對逝者的懷念。

2012年11月14日,河北省在雙鳳山陵園舉辦了“公益花壇葬”集體安葬儀式,倡導綠色、環保、生態的殯葬新形式。

2012年11月14日,在位於濟南西部的福壽園參加花壇葬有31位親屬,他們全部選擇了花壇葬的方式告別親人。一位女性一直把放有親人骨灰的白色罈子裹在自己貼身穿著的棉襖里,似乎是給親人最後一絲溫暖。來自濟南七賢鎮的呂潤清將自己過世的祖母和父母在這一天同時進行了壇花葬。在現場緩緩的音樂中,參加葬禮的家屬將黃色的菊花花瓣撒在親人的墓穴上,低聲禱告。

公益花壇葬

2012年4月4日,省會石家莊首次“公益花壇葬”集體安葬儀式在河北省英烈紀念園舉行。15位逝者的親屬參與,15位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罈內,免費安葬於省英烈紀念園(雙鳳山陵園)北山頂的大型花壇中。隨著禮賓人員的主持,站在花壇內的一名禮賓人員按次序,把骨灰接過來,排列在墓穴內。親人為逝者的骨灰培土,並灑上一朵朵的鮮花。工作人員進行封穴,平整花壇,布置鮮花。

環保葬禮

中國殯葬改革在傳統與現代觀念碰撞中呈膠著狀態,但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開始受到關注,環保的綠色葬禮也正在逐步替代傳統葬禮的古老形式。中國政府倡導的綠色環保的葬禮新風尚正在得到逐步認可。

意義

生態花壇葬是墓葬與樹葬的創新,它改變了傳統公墓死板、無生機的形式,用花壇代替墓穴,將骨灰放置於可降解的骨灰罈中,深埋在美麗的花壇之下,花壇上面種植花草,不留墳頭、不立碑,骨灰罈經過一段時間自行降解後,讓逝去的親人回歸自然,與大地共存,最終與自然融為一體。

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的安葬方式,既節約用地,又保護生態環境,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把對逝者的思念,融入到樹木花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以推進現代殯葬從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轉變。

通過推行公益節地花壇葬這種環保綠色、節約土地的新式喪葬方式,既可以減輕民眾的喪葬負擔,又可以營造節儉、文明、科學的綠色殯葬新風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