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訓練手冊——音頻製品與聽評

聽音訓練手冊——音頻製品與聽評

《聽音訓練手冊--音頻製品與聽評》由[美] Jason Corey 編著而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美] Jason Corey【編輯】寧茜
【ISBN】978-7-115-24736-0【日期】2011-3
【版次】1【印次】1
【頁數】144頁【字數】203千字
【開本】16【定價】58元

內容提要

本書致力於開發聽音人的審聽能力,使其具有與專業工程師一樣的聽音能力。互動式的聽音訓練軟體練習模組可以讓聽音人自己去體驗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和控制,比如EQ、動態、混響、失真和延時。本書清晰而詳細的說明將有助於聽音人的耳朵聽音能力的訓練,並對自己的錄音作品進行真正的“聽評”。
在作出何時和如何使用聲音處理效果、錄音技術的決定時可能會暫時中斷一下歌曲的縮混。所作出的決定最終歸結於自己的聽音能力、所聽到的聲音,以及對聲音的感知情況。正確認識聲音屬性,判斷出問題根源所在並作出相應解決的能力(尤其是需要迅速作出決定的場合)是決定最終聲軌成功與否的關鍵點。
本書內容包括:
* 使用互動式軟體模組進行常用聲頻處理器效果的識別實踐練習。
* 掌握如何快速識別聲頻問題並明確解決方案的方法。
* 開發針對常見聲頻信號處理聽評能力。
作者賈森·科里(Jason Corey)是密西根大學音樂、戲劇和舞蹈學院的副教授,表演藝術與技術系的系主任。他在學院擔任錄音和製作,以及技術耳朵訓練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也是位錄音工程師,具有錄製各種音樂類型和風格作品的經驗。他在國內外的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多篇關於多聲道聲頻,技術耳朵訓練,以及聲頻教育方面的論文。作為AES[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聲頻工程師D會(美)]的積極成員,他服務於D會的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ttee),並且是密西根大學AES學生分部的指導教師。

目錄

第1章 聽力 1
1.1 技術耳朵訓練的內容 5
1.1.1 同構映射 7
1.1.2 提高領悟力 10
1.1.3 提高感知的速度 11
1.2 整形聲音 13
1.3 聲音的重放系統配置 15
1.3.1 單耳:單聲道聲音重放 15
1.3.2 立體聲:雙聲道聲音重放 15
1.3.3 耳機 16
1.3.4 對耳機使用者的建議 17
1.3.5 環繞聲:多聲道聲音重放 18
總結 19
第2章 頻譜的平衡與均衡 21
2.1 頻譜平衡的整形 24
2.1.1 均衡 24
2.1.2 傳聲器的選擇與擺放 25
2.1.3 影響頻譜平衡的其他非直接因素 26
2.2 濾波器和均衡器的類型 29
2.2.1 濾波器:低通和高通 30
2.2.2 圖示均衡器 31
2.2.3 參量均衡器 31
2.2.4 擱架式均衡器 32
2.3 開始聽音訓練實踐 33
2.3.1 實踐的類型 35
2.3.2 頻率分辨力 36
2.3.3 頻段數量 37
2.3.4 頻率範圍 37
2.3.5 增益疊加 38
2.3.6 Q值 38
2.3.7 聲源 38
2.3.8 均衡器選擇 39
2.3.9 聲音檔案控制 40
2.3.10 時間限制 40
2.3.11 鍵盤快捷鍵 41
2.4 採用EQ實踐模組進行訓練 41
元音聲 43
2.5 推薦用於實踐的錄音資料 43
總結 44
第3章 空間屬性與混響 45
3.1 所接收感知到的空間屬性分析 46
3.1.1 聲源 48
3.1.2 聲學空間和聲音舞台 50
3.1.3 立體聲聲像的總體特性 51
3.2 建立數字混響的基本框圖 53
3.2.1 延時 53
3.2.2 混響 56
3.2.3 數字混響預置 57
3.3 多聲道聲頻的混響 58
3.4 軟體訓練模組 59
3.5 軟體訓練模組的介紹 60
3.5.1 聲源 60
3.5.2 用戶界面 61
3.6 開始聽音訓練實踐 62
3.6.1 衰減時間 62
3.6.2 預延時 62
3.6.3 混合電平 62
3.7 Mid-Side矩陣 63
3.7.1 中間分量 63
3.7.2 側向分量 64
3.7.3 訓練:聽Mid-Side處理 64
總結 65
第4章 動態範圍控制 67
4.1 動態處理器中的信號檢測 70
4.2 壓縮器和限制器 73
4.2.1 門限 74
4.2.2 建立時間 74
4.2.3 釋放時間 75
4.2.4 拐點 75
4.2.5 壓縮比 75
4.2.6 電平檢測時間 75
4.2.7 壓縮器輸出的可視化 76
4.2.8 通過壓縮實現的自動電平控制 79
4.2.9 手動動態範圍控制 80
4.3 壓縮的音色效果 81
4.3.1 建立時間的影響 81
4.3.2 釋放時間的影響 81
4.3.3 壓縮和鼓樂器 82
4.3.4 壓縮和聲樂 83
4.4 擴展器和門處理 84
4.4.1 門限 84
4.4.2 建立時間 85
4.4.3 釋放時間 86
4.4.4 擴展器輸出的可視化 86
4.5 開始聽音訓練實踐 87
4.5.1 實踐的類型 88
4.5.2 聲源 89
4.5.3 推薦用於實踐的錄音資料 89
總結 90
第5章 失真與噪聲 91
5.1 噪聲 92
5.1.1 咔嗒聲 93
5.1.2 噴口氣流聲 93
5.1.3 哼聲與嗡聲 94
5.1.4 外來聲源 94
5.2 失真 95
5.2.1 硬削波和過載 97
5.2.2 軟削波 98
5.2.3 量化誤差失真 99
5.2.4 軟體模組練習 100
5.2.5 感知編碼器失真 101
5.2.6 訓練:線性PCM與聲頻編碼的比較 103
5.2.7 訓練:數據捨去的聽評 103
5.2.8 訓練:Mid-Side處理的聲頻編碼聽評 104
總結 104
第6章 聲頻片段編輯點 105
6.1 數字聲頻編輯:源—目標技術 106
6.2 軟體練習模組 108
6.3 練習的重點 111
總結 113
第7章 聲音的分析 115
7.1 對電聲聲源的聲音分析 116
7.1.1 總體的頻寬 118
7.1.2 頻譜平衡 118
7.1.3 聽覺感知的聲像 119
7.1.4 空間感,混響和基於時間的效果 121
7.1.5 動態範圍和電平變化 122
7.1.6 噪聲和失真 122
7.1.7 縮混中各成分的平衡 123
7.2 實例分析 124
7.2.1 sheryl crow :“Strong Enough” 124
7.2.2 Peter Gabriet:“In your Eyes” 125
7.2.3 Lyle LoveTT:“Church” 126
7.2.4 Sarah McLachlan:“Lost” 127
7.2.5 Jon Randall:“In the Country” 128
7.3 聲音的圖示分析 128
7.4 多聲道聲頻 130
7.4.1 中央聲道 130
7.4.2 環繞聲道 132
7.4.3 練習:立體聲與環繞聲的比較 132
7.4.4 練習:原始版本與重新縮混版本間的比較 132
7.5 高採樣率 133
7.6 練習:揚聲器箱監聽與耳機監聽間的比較 134
7.7 練習:媒體播放器上的聲音強調裝置 135
7.8 對聲學聲源的分析 136
總結 138
參考書目 1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