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標準大討論

真理標準大討論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是1978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兩個凡是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種執政指導思想的討論,實質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線和實施經濟建設的改革開放路線的較量。也是以鄧小平為領導的黨中的改革派和以華國鋒為領導的黨內毛主席的忠實支持者之間的辯論。

背景

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問題,人們要求平反冤假錯案,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是當時以華國鋒為首的中央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繼續堅持“左”的錯誤。
鄧小平復出後,提出要完整準確地對待毛澤東思想,支持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觀點。1978年5月,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為標誌,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打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重新確定了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這次討論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的教條主義的情形,形成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由一篇文章的發表而引發,這場大討論前後歷時三年多。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的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刊登了經胡耀邦審定的由南京大學胡福明教授撰寫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第二天,即5月11日,《光明日報》公開發表了這篇文章,署名是:本報特約評論員。當天,新華社將這篇文章作為“國內新聞”頭條,轉發全國。5月12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以及不少省級黨報全文轉載了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國多數省級黨報都轉載了此文。
這篇文章闡明,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標準”;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是檢驗黨的路線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的發表,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響,由此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歷史必然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作者胡福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作者胡福明
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起強烈的反響,並發展為一場大討論,是因為適應了撥亂反正的需要,適應了中國歷史向前發展的需要。
粉碎“四人幫”,人們歡欣鼓舞,要求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解決“文革”遺留問題,要求實現四個現代化。當時黨內黨外議論最多的是以下兩個問題,一個是要求否定批鄧、讓鄧小平出來工作,一個是要求為“天安門反革命事件”平反。面對這樣的形勢發展,當時領導者的態度,是提出了“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按照這“兩個凡是”,“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打倒劉少奇、批鄧、打倒一大批老幹部,把人民民眾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活動,定為反革命事件,等等,都是毛澤東定的或是他同意的,這些,都要“堅決維護”。以階級鬥爭為綱,是毛澤東提出來的,不能改變。
要撥亂反正,推倒“兩個凡是”,需要進行思想的啟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提出,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就是適應了這種客觀的需要。“兩個凡是”,一個是“堅決維護”,一個是“始終不渝地遵循”,是作為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標準提出來的。“唯一標準”針對的就是“兩個凡是”。“唯一標準”同“兩個凡是”是尖銳對立的,爭論不可避免。

大討論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成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發表後,立即遭到嚴厲的指責。提出和堅持“兩個凡是”的人硬說這篇文章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政治上很壞很壞,是要砍倒毛澤東思想的紅旗。中央主管思想理論工作的領導人則一再召開會議,點特約評論員,點胡耀邦的名,進行批評指責,一再下禁令,要求“下不為例”。
鄧小平於1978年6月2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他明確提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他深刻闡述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原理,批評了“照抄照轉照搬”的態度。這個講話尖銳批評了“兩個凡是”,是對剛剛興起的討論的有力支持。
時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同胡耀邦一起,指導中央黨校的哲學家吳江撰寫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文,全面批駁了“凡是論”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作為《解放軍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在1978年6月24日發表,《人民日報》在同一天刊登,《光明日報》於25日轉載。
與此同時,理論界通過開研討會、發表文章、進行演講等方式,大力推進這個討論的發展。
從1978年8月開始,一些省、區、市黨委和大軍區黨委主要負責人積極參與討論,他們發表講話,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觀點,批評“兩個凡是”。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連續報導了他們的講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78年9月,鄧小平視察東北,發表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談話,進一步批評了“兩個凡是”,使更多的領導幹部認識了這場討論的重大意義。
胡耀邦依據討論的進展情況,指導理論動態組撰寫了多篇文章,作為特約評論員文章發表,推進討論。
1978年11月10日開始的中央工作會議,真理標準問題成為一個熱點。二百多與會者結合實際,闡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觀點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指名道姓地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與會者以實踐為標準,議論了“文化大革命”及此前發生的一些重大案件,議論了一些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在與會者討論的基礎上,黨中央為“天安門反革命事件”平反,撤消了中央關於批鄧的檔案,提出為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同志平反。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有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
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結束時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著重指出,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他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他明確指出,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鄧小平的講話,把問題提到了應有的高度,是對這個討論所作的最好的總結。
隨後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作了高度的評價。這標誌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已經取得了成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新任中宣部部長鬍耀邦的主持下,召開了理論工作務虛會,對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撥亂反正,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從1979年5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在廣大基層,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補課。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了《歷史問題決議》,標誌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也標誌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結束。。

大事記

·1977年2月7日,華國鋒批准由《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發表的兩報一刊社論《學習檔案抓好綱》,公開提出“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
·4月10日,鄧小平在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名義給中共中央寫信,針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
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5月3日,中共中央轉發此信,肯定了鄧小平的正確意見。
·7月,鄧小平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再次重申了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這個辨證唯物主義的科學原則。
·12月2日,胡耀邦在中共中央黨校明確提出,研究黨的歷史要以實踐為檢驗路線是非的標準。
·12月,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為中央組織部部長。胡耀邦遵照黨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經過大量切實的調查研究工作,堅決平反冤假錯案。這就在實際中衝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刊登此文,當天新華社轉發,次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同時予以轉載。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堅持“兩個凡是”主張的華國鋒等人對《實踐》一文提出責難,並指示黨中央的理論刊物《紅旗》雜誌“不要表態”,企圖把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壓制下去。
·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著重闡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問題,有力地支持和推動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提出“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個大解放!”
·6月24日,《解放軍報》在羅瑞卿的直接支持下,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9月16日,鄧小平在東北視察工作時,再次批評了“兩個凡是”的主張。
·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這場討論的偉大意義。
·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認為這場討論“對於促進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解放、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