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練字

王羲之常在家中的一個水池邊習字,從池裡取水研墨、洗筆和刷硯。 在今王羲之故宅仍有“墨池”遺蹟,“臨池”也成為習字的一個代稱。 王獻之遵父訓天天從缸里取水磨墨習字,幾年下來,這十八缸水果真被他用完了。

王羲之練字

少年時期

王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少年時才智並不出眾。但他自從七歲從衛夫人習書法起,便能堅持勤學苦練。相傳他每天練習書法,即便在休息的時候,也在揣摩字型的結構、間架和氣勢,一邊手隨心想,在衣襟上勾勾劃劃,時間一久,把衣襟都劃破了。王羲之常在家中的一個水池邊習字,從池裡取水研墨、洗筆和刷硯。長年累月下來,竟使一池清水為之變黑。在今王羲之故宅仍有“墨池”遺蹟,“臨池”也成為習字的一個代稱。

練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眼界的開闊,王羲之不再滿足於一碑—帖的借鑑和一二位師長的指導,他要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風格。在詳察古今,遍采眾長的基礎上,王羲之改變了晉代以前平板勻整的篆、隸書法,創造了飄逸瀟灑的行書,骨力剛健的楷書、神采飛揚的草書這三種具有個人風格的字型。王羲之還以自己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親身體會教導同樣愛好書法藝術的兒子王獻之。相傳,王獻之開始臨摹父親的書法時,便問父親可有什麼秘訣。而王羲之卻指著院子裡的十八隻水缸對他說,秘訣就在這些水缸里,當你把這十八缸水寫完時,自然就知道秘訣在哪裡了。王獻之遵父訓天天從缸里取水磨墨習字,幾年下來,這十八缸水果真被他用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王獻之的書法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並最終創造出結構微妙、字型秀麗的“今草”,也成為一代大家,與乃父齊名,並稱“二王”,又稱“小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