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王國

猶太王國

猶太王國是一個於公元前10世紀至前6世紀存在的中東國家,與撒馬利亞一同從原來的以色列聯合王國分裂出去。猶太王國原系公元前二千年代後期進入巴勒斯坦的希伯來人的十二個部落之一。約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與以色列城邦形成暫時的統一。先後由大衛及其子所羅門為王。其後,兩邦分立。猶太以耶路撒冷為中心成獨立的王國,由國王、長老會議和民眾會議實行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公元前七世紀由於貧民、奴隸的暴動,國勢日衰,公元前六世紀初,被新巴比倫所滅。

基本信息

簡介

猶太王國猶太王國

巴勒斯坦南部希伯來人古國。約建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86年為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亡。都城在耶路撒冷。

希伯來人屬塞姆語系,約公元前1500~前1000年進入巴勒斯坦。公元前13世紀末由遊牧轉向定居,並逐步征服了原居於此地的迦南人。公元前11世紀起反抗腓利斯丁人的鬥爭,促進了希伯來人國家的產生。北方十部擁戴的以色列王掃羅在與腓利斯丁人的戰鬥中戰死後,南方二部推舉的猶太王大衛繼續這一事業。大衛統一巴勒斯坦,徹底擊敗腓利斯丁人,並進而征服其餘的迦南人居住區,定都耶路撒冷,建立起統一的以色列-猶太王國。公元前922年,大衛之子所羅門王死後,王國分裂,北部為以色列王國;南部為猶太王國,羅波安為王,仍都耶路撒冷。羅波安至亞瑪謝時期(前922~前769),國勢衰微,並一度臣服於以色列。烏西亞統治時期(前769~前734)國勢強盛,一度成為西方反亞述聯盟的首領。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為亞述滅亡後,猶太王國交納大量贖金方得留存,成為僅存的希伯來人國家。公元前715年繼位的希西家為復興大衛盛世,進行宗教和政治改革,廢除外族宗教的偶像崇拜,對一神論猶太教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公元前701年,亞述王辛那克里布進擊巴勒斯坦時,希西家被圍於耶路撒冷,不得不屈服於亞述。希西家之重孫約西亞(前640~前609在位)趁亞述衰落之機,擴大統治範圍,並在國內頒布律法,推行較徹底的宗教改革,實行獨尊雅赫維的一神論,以耶路撒冷雅赫維神廟為全國唯一的宗教中心。公元前598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攻下耶路撒冷,擄走國王約雅斤及眾多王公貴族、手工業者,立約西亞次子西底家(前597~前587在位)為傀儡。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下耶路撒冷,滅猶太王國,並將大批猶太臣民遷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此後,猶太地區先後處於波斯帝國、古代馬其頓等的統治之下。

歷史記載根據《舊約聖經》所記載,以色列的分裂,是由於所羅門王不忠於神,所以種下王國分裂的惡因;加上所羅門本身在位其間大肆興建及其子羅波安登位後的無知,使得盛極一時的國家,於約公元前975年分裂後,凡250年之久。王國分裂後,在北部十個支派(流便、西緬、以薩迦、西布倫、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瑪拿西、以法蓮)稱為“以色列”,南部的兩個支派(猶大、便雅憫)稱為“猶太”;有時候稱以色列為“北國”,稱猶大為“南國”。這次分裂,是以色列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猶太王國=猶大王國

興起

猶太王國猶太王國

猶太人歷史始於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始祖是亞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孫雅各。一場遍及全國的饑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兒子們,即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裡他們的後代淪為奴隸。幾個世紀之後,摩西(Moses)率眾人出埃及,擺脫奴役,奔向自由,最終返回以色列故土。他們在西奈(Sinai)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裡形成了一個民族,並接受了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他們的始祖們所創立的一神教從此初具規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約書亞(Joshua)的指揮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並定居下來,但它們往往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公元前1028年,掃羅(Saul)建立了君主國;他的繼承者大衛(David)於公元前1000年統一了各部落並建都於耶路撒冷(Jerusalem)。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王國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強國並在耶路撒冷興建了以色列一神教聖殿。

考古發掘證實,在所羅門(Solomon)統治時期,曾在一些設防城鎮,如夏瑣、美吉多和基色設立了重要的城市貿易中心。所羅門去逝後,國家分裂成南北朝:一個是[uel]以色列王國(Israel),首都設在撒馬利亞(Samaria);一個是猶太王國(Judah),首都設在耶路撒冷。兩個王國並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並由先知告誡人們主持社會正義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遭亞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稱“失掉的十個部落”)。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被巴比倫人(Babylonian)征服,入侵者搗毀了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將大部分猶太人放逐到巴比倫。

猶太人自治時期(公元前538—60年))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人征服,之後,許多猶太人返回猶大(以色列故土),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猶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復。此後四個世紀,猶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的統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由於敘利亞塞琉孤王朝強制實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猶太人的宗教信仰,導致爆發了公元前168年由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領導的起義,隨後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猶太諸王統治、歷時約80年的獨立猶太王國。

滅亡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軍隊大舉入侵,猶太國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攻陷,巴比倫國王命令將絕大多數猶太人擄到巴比倫做奴隸,史稱“巴比倫之囚”,從此猶太國不復存在。猶太人被囚禁在巴比倫,受盡了奴役和磨難。60年後,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國王居魯士下令釋放了囚禁在巴比倫的猶太人,猶太人又重新回到了耶路撒冷。

以後,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到猶太人身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遠征軍先後開到這裡,進行了幾個世紀的殘酷統治,猶太人像魚肉一樣任人宰割。公元66年,猶太人為反對羅馬帝國的掠奪和賦稅,掀起大規模的起義,史稱“猶太戰爭”。戰爭持續了4年。公元70年,羅馬大軍攻陷耶路撒冷城,使整個城市淹沒在血泊中。羅馬士兵把成千上萬的俘虜活活釘死在十字架上,因被害者太多,以至沒有地方再立十字架。這場戰爭,有1100000猶太人被殺,另外還有97000多猶太人被當做奴隸賣掉,有的被送到礦山開礦,有的成了羅馬鬥獸場中的角鬥士。

猶太戰爭失敗後,大批猶太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從此流散到世界各地,成為沒有祖國的民族。公元7世紀時,阿拉伯帝國占領了這個地方,以後,阿拉伯人便居住在這裡。直到1948年猶太人才在巴勒斯坦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國。

猶太歷第12個月第9日是耶路撒冷毀滅的日子,今天猶太人仍然紀念它。每年這一天,許多猶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城牆邊,倚牆哀哭,悼念它的毀滅,這段城牆就是耶路撒冷有名的“哭牆”。

君主年限

羅波安 18年 主前931年至913年 亞比雅 2年 主前913年至911年 亞撒 41年 主前911年至870年 約沙法 22年 主前870年至848年 約蘭 7年 主前848年至841年 亞哈謝 1年 主前841年至841年 亞她利雅 6年 主前841年至835年 約阿施 39年 主前835年至796年 亞瑪謝 15年 主前796年至781年 亞撒利雅 (烏西雅) 41年 主前781年至740年 約坦 4年 主前740年至736年 王 亞哈斯 20年 主前736年至716年 希西家 29年 主前716年至687年 瑪拿西 45年 主前687年至642年 亞們 2年 主前642年至640年 約西亞 31年 主前640年至609年 約哈斯 3個月 主前609年至609年 約雅敬 11年 主前609年至598年 約雅斤 3個月 主前598年至598年 西底家 11年 主前598年至587年 [3]

以色列聯合王國

大約BC1030年開始,以色列由士師時代轉為王國,在聯合王國時出現了有三個國王:掃羅、大衛和所羅門。掃羅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一個國王。他英勇善戰,可是卻不太懂治理王國;他一生只管作戰,甚至連自己的首都、王宮也沒有建立過。以宗教角度來說,他又多次得罪了神;因而部份以色列人,尤其是南方的猶大支派。最後,在掃羅戰死於和非利士的戰爭以後,猶大支派的以色列人膏立了猶大支派的大衛為王,大衛其實早在撒母耳在世時已經被他膏立為王。大衛可以說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國王,猶太人的象徵大衛之星就是代表大衛王的。

大衛首次將耶路撒冷定為首都,並擊退了非利士人。大衛作王四十年以後便逝世,其子所羅門接任王位。所羅門承接了大衛留下的這個強國,就大興土木,建築堡壘、宮室和耶路撒冷的聖殿。所羅門的統治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歷史的黃金時代的頂點,但是在他在位四十年之後,他的事業的盡頭卻可以說是失敗的。所羅門王在位時一直向百姓抽取荷稅以供揮霍,引致人民對他不滿,因而種下了叛亂的種子。所以,在他死後,北方的十個支派便馬上脫離了以色列聯合王國,由耶羅波安領導;而南方的兩個支派則依然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領導,自此,以色列聯合王國結束,國家分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南北分裂時期

1北國以色列都撒瑪利亞

北國以色列的開國君主是耶羅波安。耶羅波安本為所羅門的一名年輕的僕人,曾經負責修補耶路撒冷的城牆。因為當時所羅門對工人也不太好,所以他便對所羅門所不滿。後來,一次他路經田野時,在路上遇上當時的一位先知亞希雅,亞希雅一直對於當時所羅門拜外邦的神而不敬拜耶和華感到非常不滿。他便告訴耶羅波安將要帶領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所羅門得知此事以後,馬上派人追殺耶羅波安,耶羅波安便逃到埃及,直到所羅門死後,才回到以色列,帶領北方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北國以色列僅國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國,主要是因為,以色列以北的地區主要是平原,是一塊易攻難守的土地,很容易就會被人攻占。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穩定(例如耶戶本身就是在政變成功後才成為國王的;他本身不是王室成員),最後在公元前722年被亞述帝國所滅。

2南國猶大都耶路撒冷

南國猶大的開國君主是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基本上除了亞他利雅王后不是大衛家的人之外,所有君主也是大衛的後代。所以,可以說,南國猶大當時的政局比較穩定。另外,比較英明的君主也較北國多(例如亞撒、希西家等)。另外,猶大國位於丘陵地帶,比較北方容易駐守,因而延長了國祚。南國的國祚有三百四十四年。最後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