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雜病

烤雜病

烤雜病是我國華北地區河北邯鄲,邢台一帶民間風俗。當地農民將農曆的正月十六為烤雜病之日。到了當日下午夜色剛來時,家家用棉花桔桿或芝麻桿在各家大門口生起大火,然後全家人在一起取暖。據舊時傳說,在火上烤那個部位,可以治除那個部位的病。更有解釋去別人家火堆旁再烤下會更靈驗而且去的人家越多越靈驗。

基本信息

簡介

烤雜病烤雜病
烤雜病是邢台、邯鄲石家莊一帶的民間習俗。據傳說,正月十六早晨(也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五晚上)烤場大火,能免除災難,免除一切雜病,故名烤雜病。一般是一家人在自家門口烤一堆火,燒些棉花稈、玉米秸什麼的,而我小時候卻又有不同。我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小山莊裡。這個小山莊居住了八九戶人,每年的正月十六早晨,我們會像一家人一樣,聚集在一起烤雜病。烤雜病風俗習慣雖不廣泛但在在民間一直到今天還有,一般是串門烤夠7把火,可以烤走一年的雜病,象徵幸福健康。

活動籌備

烤雜病烤雜病
每年正月十五中午吃完餃子,就開始籌備烤雜病的事了。籌備的過程一般大人不參與,幾個孩子去拾柴。拾柴不用跑太遠,小山莊的周圍數不盡的洋槐樹。會爬樹的爬到樹上砍些樹枝下來,一起把樹枝運到村莊邊上供汽車調頭用的一片開闊地里。把剛砍下來的柴截成一米左右長的短段。最下面放些玉米秸稈,再把截好的柴縱橫交錯,一層一層壘起來,壘成足足四五尺高的柴垛。壘這個柴垛還得講點兒技巧,弄不好不等壘完就倒下來了。一般是幾個男孩子壘,女孩子給遞柴禾,打下手。壘好的柴垛看上去很壯觀,像一座小小的閣樓,又像是一座精緻的木塔。除了這些洋槐樹枝,還會多多少少準備一些柏翎。從那棵柏樹上擴些柏翎下來。整個過程下來一個個都滿頭大汗,可是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意義

據說早上起得越早越好,誰起得早,誰就點個炮。正月十六這天晚上點燃火堆,人們只要烤夠七籠火,那一年就會安然無恙,身體健康。管用不管用,善良的村民們只是信其有,期盼全家全年身體安然無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