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新區

深汕新區

深汕新區即深汕區2011年2月28日,深圳(汕尾)深汕新區正式成立,新設的深汕新區包括鮜門鎮、小漠、赤石、鵝埠四個街道由深圳市代管。深汕新區地處汕尾市西部,東臨惠州淡水,西接汕尾市、汕頭市、北至東莞。總面積463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1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4萬人。下轄鮜門鎮、小漠、鵝埠、赤石等4個辦事處、36個社區工作站和10多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得天獨厚地擁有著區位、產業、商貿、文化以及生態五個方面的發展優勢。一座新縣區就這樣在汕尾的土地下,深圳的哺育下發展

基本信息

歷史

2008年初,深圳、汕尾兩市舉行了黨政領導座談會,共商深圳、汕尾兩市產業轉移合作的事宜。隨後,劉玉浦書記和許宗衡市長帶領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考察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經充分協商,先後簽訂了《合作共建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協定》等一系列協定,明確了雙方政府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確定了對園區建設的具體扶持政策和措施。包括雙方政府2010年之前各投入4億元的資金計畫,其中,汕尾市政府投入4億元主要用於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深圳市政府投入資金4億元主要用於入園企業的成本補貼

2010年8月25日,汪洋書記視察汕尾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深圳汕尾兩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2011年2月18日,省委省政府批准《深圳特別合作區基本框架方案》,明確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功能定位、合作原則、發展目標、合作範圍和期限、組織架構和合作機制,為合作區建設奠定了基礎。2011年5月21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將中共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牌匾授予深圳、汕尾兩市黨政領導,合作區建設全面駛入快車道。

2011年2月28日,深圳(汕尾 )深汕新區正式成立,新設的深汕新區包括鮜門、小漠、赤石、鵝埠四個街道。深汕新區地處汕尾市西部,東臨惠州淡水,西接汕尾市、汕頭市、北至東莞。總面積463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1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4萬人。下轄鮜門、小漠、鵝埠、赤石等4個辦事處、36個社區工作站和10多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得天獨厚地擁有著區位、產業、商貿、文化以及生態五個方面的發展優勢。一座新縣區就這樣在汕尾的土地下,深圳的哺育下發展。

地理環境

汕尾市深汕區地處廣東省西南部,位於珠三角和粵東的地理中心位置,北與惠州市接,東臨汕尾市海豐縣,西與惠州市惠東縣(區)相鄰,南濱紅海灣口,地理位置優越。

行政區劃

下轄鮜門鎮、小漠鎮、鵝埠鎮、赤石鎮等4個鎮、36個社區工作站和10多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得天獨厚地擁有著區位、產業、商貿、文化以及生態五個方面的發展優勢。一座新縣區就這樣在汕尾的土地下,深圳的哺育下發展。深汕區特別在用地上,汕尾管司法、深圳管行政經濟模式。深圳管理同時需對區社會公共、文化、交通等管理

社會

深汕區正以建設國家現代化新城區為目標,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深汕區,全力發展深汕產業轉移園(國家一流的科技園區,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城市化新區)、鮜門國際旅遊度假鎮(以百安州為啟動區,與鮜門地區融合發展的都市新區)、中心新城(總部經濟CBD區、休閒度假區、現代居住區)、鮜門站商務區(商務、商業和居住綜合發展區,鮜門現代服務業合作先行先試區)、和小漠商品展貿城(汕尾最大的商品展貿中心)五大重點區域,著力打造生態型嶺南水鄉典範,爭當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示範區和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先行地。

經濟

通過加速融入珠三角實現了全面“砍尾”,多項經濟指標在省內名列前茅。華潤海豐電廠、瑞和產業園和騰訊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深汕新區,成為汕尾與珠三角產業合作的“聚寶盆”。今年7月,經省政府同意,汕尾市按“3+1”模式參與深莞惠經濟圈建設、參與相關聯席會議,承接深莞惠地區產業輻射轉移。這裡將有望成為珠三角的電力能源服務基地、石化產業配套基地、綠色食品保障基地、旅遊度假休閒基地和港口物流配送基地。

文化

深汕區將建設有十二年制的學校、汕尾市首座大學、大型圖書館 音樂館

交通

鮜門鎮五線一體交通

①環太平洋紅海灣鮜門港、可到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深圳大鵬灣大鵬港、深汕區小漠港等地

②深汕高速鮜門互通、可到達珠三角、福建

③324國道鮜門段、連線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5個省份

④廈深鐵路鮜門站、詳細查看鮜門站達到範圍

⑤未來接入的深惠汕輕軌將設鮜門中心站

赤石鎮雙線交通

潮莞惠高速 赤石出口

廣汕鐵路 赤石站

小漠海陸交通

環太平洋紅海灣小漠港、可到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深圳大鵬灣大鵬港、深汕區鮜門港等地

未來接入的深惠汕輕軌將設小漠新城站

鵝埠輕軌交通

未來接入的深惠汕輕軌在深汕產業轉移園將設深汕區最大的站深汕站

未來接入的深惠汕輕軌在鵝埠鎮將設鵝埠站

旅遊

鮜門鎮瀕臨海濱--碧海揚波、金色沙灘、島嶼棋布。該鎮走旅遊城鎮建設之路,帶動了全鎮工業和飲食業的發展。近幾年,該鎮旅遊業、飲食業的投資近3億元。

吸引和鼓勵外地企業和財團開發旅遊資源。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計畫總投資12億元,已投入資金2億多元,現球場已投入經營。高爾夫球道、高爾夫協會會所、觀海亭等正在加緊施工建設中。百安金麗灣旅遊度假村已初展風姿,已建成的項目有長800米的海灘護岸堤;百安公路路基建設和部分“三通一平”基礎工程。同時,以“壯帝居”古蹟為景點的“壯帝居”古蹟旅遊開發區項目正在洽談中。眾多的投資商看好鮜門的豐富旅遊資源,形成了旅遊業投資開發熱潮。

鮜門港是海陸豐主要漁港。旅遊業作為鮜門鎮重點開發建設的產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引進並投建的旅遊項目有:投資14億元的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和投資7000萬元的百安金麗灣度假村。

鮜門鎮毗鄰港澳,是深汕、廣汕公路的中轉站,且設有到深汕區和海豐縣唯一的 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擁有19公里的海灘涂、有壯帝居、岩公亭等名勝古蹟,還有百安半島及芒嶼島、雞心島、江牡島三座海上島嶼 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全鎮的供電、供水等能源充足,通信發達,可以說是 一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具有得天獨厚環境優勢的地區,是一個投資置業 的理想樂園。

鮜門鎮瀕臨海濱——碧海揚波、金色沙灘、島嶼棋布。該鎮 走旅遊城鎮建設之路,把打造濱海旅遊城鎮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來抓,以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為“龍頭”的旅遊項目,帶動了全鎮工業和飲 食業的發展。近幾年,該鎮旅遊業、飲食業的投資近3億元。

鮜門鎮以旅遊市場為導向,採取統一規劃、部門直轄市、客商開發的措施,實行“誰開發,誰受益”的辦法,吸引和鼓勵外地企業和財團開發 旅遊資源。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計畫總投資12億元,已投入資金2 億多元,現球場已投入經營。高爾夫球道、高爾夫協會會所、觀海亭等正 在加緊施工建設中。百安金麗灣旅遊度假村已初展風姿,已建成的項 目有長800米的海灘護岸堤;百安公路路基建設和部分“三通一平”基礎工程。同時,以“壯帝居”古蹟為景點的"壯帝居"古蹟旅遊開發區項目 正在洽談中。眾多的投資商看好鮜門的豐富旅遊資源,形成了旅遊業投資 開發熱潮。

該鎮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帶活、帶旺了具有“鮜門特色”的飲食長廊。全鎮新引進民營和外商投資項目達12個,投資總額逾6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