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漢語漢字]

洞[漢語漢字]

洞,漢字,有三種意思,分別是山洞,清楚透徹地,零等意思。帶”洞“的詞語有很多,諸如山洞,洞察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洞
:dòng
部首:水,部外筆畫:6,總筆畫:9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IMGK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D1E
其他:洪洞(tóng)縣

詳細釋義

【釋義】:①物體上穿通或深陷的部分:山洞|破洞|洞穴I溶洞。②清楚地;透徹地:洞悉|洞察|洞若觀火。③有的地區、行業說數字時用來代替“零”。
【洞察】#dòngchá,觀察得很清楚。
試之賊以觀其(袁可立)謀,其洞在眸。
——明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例句〗刑偵人員洞察秋毫,從犯罪分子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破獲了這起案件。
【洞天】#dòngtiān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為洞中別有天地。多指引人入勝的境地。
〖例句〗在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源可謂別有洞天,非常令人嚮往。
【洞若觀火】#dòngruòguānhuǒ,像看火一樣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清楚透徹。
〖例句〗: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袁可立)之任銷鋒臥鼓。”
想做到對市場的變化和發展洞若觀火,那遠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洞悉】#dòngxī,清楚地知道。
〖例句〗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凡公(袁可立)值事,多長算,得大體,洞於要會。”
憑藉二十多年的商場征戰經驗,老王很快洞悉了對方的真正意圖。

古文來源

洞<形>
形聲。從水,同聲。本義:水流急
同本義
洞,疾流也。――《說文
幽深
廣闊

清澈
透徹
洞<名>
窟窿;孔穴
心氣內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註:“洞,謂中空也。”
港洞坑谷。――馬融《長笛賦》
距洞百餘步。――游褒禪山記
含洞成語編輯
【洞察秋毫】見【明察秋毫】。
【洞房花燭】新婚之夜,洞房裡點著花燭。形容結婚時隆重喜慶的景象。洞房:深邃的內室,指新房。花燭:雕繪著花彩的紅燭,表示吉祥喜慶。
【洞見癥結】很清楚地觀察出或了解到事物的問題和毛病所在。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面積28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4.5米。以產魚和'湘蓮'著稱,是中國最大淡水養殖基地之一。
【洞悉】很清楚地知道。
【洞燭其奸】形容看透了對方的陰謀詭計。燭:明亮;清楚。
洞tóng1.見"澒洞"。2.見"洪洞"。

方言集匯

粵語:dung6
客家話:[梅州腔]tung5tung3[沙頭角腔]tung5[客語拼音字彙]tung4[台灣四縣腔]tung5[東莞腔]tung3[海陸豐腔]tung6[客英字典]tung5[寶安腔]tung3
潮州話:dang7(tāng)tong5(thông)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