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朴

油朴

油朴,常綠大喬木,高達30m。具發達的板狀根。葉革質,長圓形,全緣,具三出脈。花雜性同株。小型聚傘圓錐花序腋生。核果卵球形,黑綠色。北熱帶石灰岩季雨林的建群種。僅分布於雲南南部,生於海拔400-1100m處的石灰岩山地常綠闊葉季雨林中。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油朴油朴
拉丁名:CeltiswighetiiPlanch.
中文名:油朴
拉丁科名:Ulmaceae
中文科名:榆科
別名:重皮、赤朴
藥名:厚朴
保護級別:3
分布:雲南
現狀:漸危種。油朴間斷分布於雲南南部,範圍狹窄,因森林砍伐和毀林開荒,致使油朴資源越來越少。
海拔下限(米):400
海拔上限(米):1100

形態特徵

油朴油朴
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70厘米;板根發達;樹皮灰白色至灰褐色,小褐灰色,具散生皮孔;為裸芽,頂芽不早死,除頂生的兩枚托葉宿存並相合包著冬芽外,其它托葉均早落。革質,長圓形,長8-18厘米,寬3-9厘米,先端驟漸尖,基部渾圓,稍不對稱,全緣,幼樹或徒長枝的葉偶具鋸齒,兩面無毛,具三出脈,側生的一對直達葉的先端;葉柄長5-20毫米,無毛。雜性,同株,小聚傘圓錐花序1-2生於葉腋。果序長2-2.5厘米,粗狀;核果卵球形,長約1.5厘米,熟時黑綠色,先端殘存極短的兩叉狀花柱基;果核骨質,白色,長1-12厘米,直徑6毫米,具稍明顯的肋4-6(-8)條,表面有網孔狀凹陷。

生長習性

油朴油朴
油朴為北熱帶石灰岩季雨林的建群種。分布區年平均溫18-21.7℃,最高溫35.7-39.5℃,最低溫0.5-5.4℃,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分配不勻,主要集中在5-10月,11月至翌年4月降雨稀少,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85%。土壤為棕色石灰岩土,pH值6.0-7.5。油朴為強陽性樹種,常具發達的板根,葉片厚硬,能適應乾旱的石隙生境。果熟期5-6月,約2-3年結實一次。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即東自麻栗坡經西雙版納耿驪滄源。生於海拔400-11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綠闊葉季雨林中。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油朴標本欣賞

瀕危及保護

油朴油朴
保護價值
油朴木材堅重,可供高強度耐磨構件、工藝美術品、體育器械模型等用材。種子仁油量高達68.11%,可作食用油工業用油
保護措施
雲南西雙版納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它產區都應保護好現存母樹,進行育苗繁殖,作為用材樹種擴大種植。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項

油朴油朴
種子繁殖。種子壽命短,不宜久藏。種在酸性紅壤和沖積砂壤中均能正常生長。
1.選地整地
厚朴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壤土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得當,田間管理的好,10月份果鱗露出紅色的種子,採下果實,選大果,種子飽滿無病蟲害的留種用。混拌粗砂,除去紅色蠟質,反覆揉搓,趁種鮮播種、育苗。如果春播,裝入麻袋,掛陰涼通風處,忌將果實與種子分離。播種前把種子用棕片包住,放冷水中浸泡2天,用粗沙搓掉種子外面的紅,洗淨種子,播種育苗,種子外運要曬2-3天再裝袋,不能脫粒,否則發芽率降低。育苗地選低山半陰半陽、肥沃的砂質壤上或黃壤或輕壤黏土,一年即能長30多厘米高,如果高山育苗,需2年多時間,做100-160厘米寬的苗床,施足基肥,撒播或條播,覆細土約3厘米輕壓,使種子與細土密接,再蓋薄層稻草,苗出土後,揭去蓋草,並除草。苗高6厘米時,施淡人糞尿,注意及時澆和排水。
油朴油朴
移栽:苗高60厘米左右起苗定植。初春萌發時挖起,起苗時,從畦邊順行深挖,防止斷根。栽前將主根剪短,按行株距230-300厘米,挖好直徑60厘米左右,深50厘米左右的穴,栽時使根部伸直,蓋土後壓緊,澆水後再蓋一層疏鬆細土。定植後經常澆水,到苗成活為止。
(2)壓條法
油朴生長10年後,在樹幹基部四周生長多數幼苗,在立冬之前或早春,挖開母株基部的泥土,在與母株著生的近基部從外側用刀橫割深入一半,中下部用手握住,向切口的相對方向攀壓,使樹苗從切口縱裂約長2厘米,裂縫中放置小石塊使其夾住,然後蓋土高出地面約5-6厘米,稍壓、澆水。第二年早春刨開土見割口生根則可截斷移栽。此外採收時砍樹幹剝皮,在樹兜基部冬天堆上次年有大量幼苗萌發,第三年早春即可按前法壓條移栽繁殖,每株樹只能留一株苗率,生長10-15年後又可採伐。
3.田間管理
油朴油朴
定植後經常澆水,苗成活為止。前五年可在林內間套種各種作物,豆類、菜類、藥材等矮稈植物,做到經常除苗鬆土。每年春天施農家肥料、草木灰、人糞尿或混合施硫酸銨過磷酸鈣。
施肥方法:植株旁邊開穴施入肥料並在樹根部培土。移栽於乾旱地方要注意抗旱保苗。生長15年以上的樹,樹皮還很薄,必要時砍幾刀促進樹皮增厚。
4.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苗期注意根腐病,發現後拔掉病株,穴位要消毒,防止傳染。栽種時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雨季注意排水,即可防止根腐病。
油朴油朴
5.採收加工
油朴一般生長20年左右采皮為好,15年也可以,但年限越長,樹皮質量越好。在5-6月間採收為好,如不做壓條繁殖連根挖出,剝下的樹皮,稱為根朴。樹幹部分按30厘米割一段,颳去粗皮,一段段的剝下,再剝樹枝,大筒套小簡,橫放盛器內,防止樹液流出,此稱為筒朴
油朴花的採收:每年的5月份左右採下花蕾藥用。如果作種用,采生長10年左右樹的子作種子,每株僅能留4-5朵花,種子才飽滿,成熟度好、果皮呈紫紅色、果微裂露出紅色種子時採收。
加工:厚朴栽種15年以上即可採收。生長時間越長,皮越厚,並且皮的質量越好,各地因氣候差異收的時間不一樣,以木質部和韌皮部易剝離的時間為度,全國大約4-8月間取皮,各地采皮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連根挖掉或鋸倒,按40厘米為一段割取一圈,剝取樹皮,颳去粗皮。把筒朴夾住放開水鍋中,用水燙淋,至軟為止,用草把兩頭塞住,直立放在木桶或屋子角落處,上蓋濕草等物“發汗”24小時,皮斷面呈紫褐色或棕褐色,有油潤光澤,取出分單張。用木棒等物撐開曬開,用甑子蒸軟後即是卷朴。大的兩人用力捲起,捲成兩卷,小的捲成單卷,把兩端紮好、曬乾,晚上收回放成“井”字形,乾後分等扎捆。
根朴:可不經發汗曬乾即成。
朴花:採回花放在籠中蒸煮5分鐘,取出用文火烘乾或烘焙七成乾再曬乾。

植物價值

油朴油朴
藥用價值
成分:厚朴(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
性味:性溫,味苦、辛
功能: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採制 4-6月剝取根皮及枝皮陰乾;乾皮置沸水中微煮後,堆置陰濕處,“發汗”至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捲成筒狀,乾燥。
性狀:乾皮呈雙捲筒形、單捲筒形,厚2-8mm;外表面棕灰色,較粗糙,有時呈鱗片狀,較易剝落,有多數皮孔,颳去粗皮現黃棕色;內表面紫棕色,劃之顯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外側灰棕色,內層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見多數光亮小結晶。枝皮、根皮單筒狀,有的根皮彎曲。氣香,味麻辛辣、微苦。

研究價值
適合作生物柴油原料的樹種
油朴不僅含油量很高,且環境適應能力強,在中國多個省區都有分布或已經大面積種植為油料作物。如山茶科的糙果茶、油茶、茶、石筆木等和無患子科的茶條木復羽葉欒樹、無患子、文冠果等12種植物的植物油都可以開發為生物柴油原料。利用植物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還應該考慮原料植物的種植和轉化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優良的生物柴油樹種還應該滿足環境適應性強,不與糧食作物爭地,生長快、結實率高、結實時間長等條件。除了目前中國已經篩選出的黃連木,麻瘋樹,光皮樹和文冠果外,其中還包括油朴,值得大力推廣的生物柴油樹種,該植物目前報導還不多。

種名種子含油量%十六烷值%分布
榆科油朴CeltiswighetiiPlanch.68.153.38雲南

相關詞條

植物 自然 珍稀植 榆科

參考文獻

1.西雙版納石灰岩山建群樹種——油朴的研究;李保貴,朱華;文章出處:廣西植物-1997年17卷1期;
2.王濤;中國主要生物質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資源概況與展望;科技導報;2005,25(3):12-14
3.賈虎森,許亦農;生物柴油利用概況及其在中國的發展思路;植物生態學報;2006,30:221-23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