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害

核災害

核災難,即核能在提供能源的同時,核電站事故、放射物質泄漏等災難性事故的發生造成的危害甚至災難。 自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第一座核電站算起,核能在提供能源的同時,核電站事故、放射物質泄漏等災難性事故時有發生。 其間重大核安全事故共發生了3次 :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發生重爆炸事故以及2011年3月發生、目前仍處在“進行時”的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 。

歷史核災難

核能有些像馬戲團里的猛獸, 聽話時讓人感到其樂無窮,而一旦失控,後果不堪構想 。 瑞典核物理學家帕克金森曾這樣的比喻 。的確,在人類歷史上,水力、 煤炭、石油 、 天然氣的發現或使用都是伴隨著工業進步的 ”歡樂頌”。唯有核能這種威力最大的能量卻以瞬間毀滅一座城市的形象來到人間。

重創美國核電事業的三里島核事故

三里島核事故 三里島核事故

1979年3月28 日凌晨4時半,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第2組反應堆作室里,人聲鼎沸, 一片慌亂 , 剛運行三個月的2號機組發生故障。 由於輔助供水泵的一道閥門沒有按規定打開, 導致主供水泵停止工作時,

冷卻水迴路失效 ,核反應堆芯的熱量聚集 ,壓力上升。 當工作人員發現問題所在時,堆芯的核燃料已經有47%熔毀並發生泄漏, 系統雖然及時發出了警報 , 但由於當時警報聲四起 , 核的警報並未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 。 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冷卻水恢復正常。 工作人員都沒有察覺堆芯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泄漏。 直到6天以後 ,通過對堆芯進行檢查,人們才發現堆芯已經嚴重損壞, 少量放射性物質已經泄漏。 由於對環境具有“場外風險” , 這次核泄漏被定為5級事故。
事故發生後, 美國民眾對於核電安全性的信心大減 ,各地紛紛舉行集會示停建或關閉核電站。 迫於壓力, 美國政府不得不重新檢查發展核動力的計電發展也遭遇重大挫折。

堪稱浩劫的車諾比核爆炸事故

1986年4月26 日凌晨 , 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都基輔以北11O公里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當時正在檢修4號機組的操作員違規操作 , 關上了安全系統,導致溫度升高;後續的處理失誤使反應堆功率迅速升到了額定功率的10倍導致蒸汽爆炸並引起大火 。 爆炸發生後核反應堆堆芯直接暴露在大氣中。 半小時後,救援人員火速趕到,消防車、空軍、直升機等能用的都用上了, 從空中向4號反應堆投了近5000 噸白雲石、砂粒、硼化物、 土和鉛等滅火材料火勢才逐漸被控制。 但放射性煙塵仍在擴散 。 直到5月5日,放射性物質的釋放才基本得到控制, 但此時已經有50噸核燃料以煙塵的形式進入大氣層,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蘇聯的西部地區、 東歐地區、 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最終污染了大半個歐洲, 對生態及食品的污染至今還存在。 這場災難導致28人直接死於輻射, 3O公里半徑範圍被劃為無人區, 33萬多人被迫撤離家園。
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為嚴重。 烏克蘭迄今在善後事務上花費了150億美元 預計到2015年 , 還將耗資1700億美元。 放射性粉塵有70%飄落在白俄羅斯境內, 損失了20%的農業用地, 220萬白俄羅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區, 直接經濟損失在2350億美元以上。 20 多年過去了, 車諾比仍然未能從災難中復甦
過來 。 據不完全統計 , 車諾比核事故的受害者總計達900萬人, 消除後患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 白俄羅斯政府的巨大財政負擔。 有專家甚至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的影響最少需要800年。
如今 , 車諾比已經成為核事故的一個代名詞 , 反原子能抗議者經常用“另一個車諾比” 這樣的字眼兒警告世人。 就像反戰人士經常喊出“另一場越戰”的口號一樣。

仍處於 “ 進行時” 的福島核泄漏事故

福島第一核電站位於日本東北部的福島工業區雙葉郡,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電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應堆,負責為東京和 日本電網供電。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芮氏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三台正常運行的機組自動停堆。 由於地震毀壞了外部電網, 海嘯又將電廠 自備的應急柴油發
電機房徹底淹沒,失去電力的核反應堆冷卻功能失靈, 進而導致1號 、 3號 、 2號、4號機組相繼發生爆炸 , 5號和6號機組的核廢料池內溫度也在不斷升高。 由於反應堆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燃料有露出水面發生“堆芯融化” 的危險, 當局不得不向反應堆注入海水,並排出蒸汽。燃料棒熔毀初步得到遏制, 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所有機組最終都將報廢。 ’
事故發生後,福島核電站周邊地區和海域均檢測到超標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24萬多人被撤離疏散 。 電廠已經存積了數萬噸的高、 中、 低放射性廢水 。 目前最緊迫而又最困難的任務是要儘快將核電站各座反應堆堆芯中所有的燃料與環境隔離, 並予以循環冷卻, 以徹底消除進一步產生大量廢水並擴大海洋污染危險的源頭。 事故的處理與善後將是一個長期而又相當艱難的過程。

生命傳奇

死亡與重生可謂是世間萬物的繁衍之道,也昭示出宇宙生生不息的深刻命題。雖然死亡總令人恐懼,但重生的活力有時卻更讓人唏噓感喟,特別是一些動植物自身力量的強大,讓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都會自嘆不如。所以渺小和宏大總需辯證看待,人類切不可妄自尊大。

鳥兒在石棺口進進出出

車諾比 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發生核電站爆炸的車諾比地區,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烏克蘭政府的默許與低調支持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黑色旅遊目的地。這個方圓30公里的無人區,正綻放出詭異的吸引力。

這個歐洲最怪異神秘的地點,每周都迎來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的對黑暗秘密大感興趣的人群。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鎮距車諾比核電站大約3公里,堪稱“鬼城”。雖然現在這裡已無人居住,但卻不乏人跡。一些人出於好奇前往探訪,一些人去撿拾童年記憶。不管當地導遊都會嚴肅地告訴他們,哪兒可以踏足。哪兒絕不能靠近。在前往車諾比的旅程中,四號反應堆是最讓人激動、也最讓人深感不安的地點。站在距離反應堆100米開外的位置,官員就不會允許你再向前邁出一步,同時他的眼睛也會緊張地留意著輻射水平探測儀的數字變化。這個反應堆至今仍然泄漏輻射,蘇聯時期為之興建的石棺亦已搖搖欲墜,可能在下一個十年才崩塌,也可能會在下一分鐘就宣告末日降臨,似乎誰都說不準。

現在這個地點雜草叢生,時不時也能傳來陣陣鳥鳴聲,如果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雀鳥從石棺的裂縫裡進進出出,飛來飛去 。

廣島的紀念標誌銀杏樹

小男孩核子彈 小男孩核子彈

1945年8月6日8點15分,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核子彈——“小男孩”。就在人們即將斷言,廣島將從此變成一座死城之時,1945年9月,科學家們在對核爆中心附近樹木進行科學調查時,驚奇地發

現,5株銀杏樹竟然在“末日武器”的強大威力下生存了下來。到了第二年,存活的銀杏樹還長出了新芽:其中一株離核爆中心僅10(30米遠的銀杏,成為最先恢復萌芽的植物,而且並未顯現出畸形痕跡。這株名叫“寶仙”的銀杏被人們稱為核爆炸中最幸運的銀杏樹,它也一躍變成廣島核子彈爆炸的紀念標誌之一。
事實上,在廣島核爆炸中,銀杏樹並不是唯一的幸運樹種,除銀杏外,還有一株樟樹也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它距離核爆中心1200米。不僅如此,人們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其他的一些物種也存活了下來。如蘆薈、竹子、野生食用菌松茸等,其中,存活下來最多的植物就是蕨類(如紅薇萊)。廣島和長崎核爆炸發生後,最先長出的植物是魚腥草,還有紅景天、刺五加、雲芝、松果菊、芍藥、金銀花等,植物強大的涅檠重生能力令人驚嘆。

隔離區的生物

災難過後,不僅植物在慢慢恢復元氣,核污染地帶的動物也在很短時間內,就逐漸適應了惡劣的環境。由於人跡罕至,車諾比隔離區內繁茂的植被為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和食物來源。人們發現,包括280種禽類和5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在內的400多個物種,就在隔離區內安然生活著。一位研究人員說,車諾比地區成了生物
學家的天堂,他們至少發現了15種瀕臨滅絕的禽類和其它動物。因為缺少了人類的干涉,鹿、熊、野豬、鼬鼠和狼等大型動物的數量,較之災難前還有所增加。那裡成了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它們在隔離區內無憂無慮地生活。

而最能反映環境恢復的例子,也許就是普爾熱瓦斯基野馬了。這種動物是俄羅斯探險家和地理學者Nikolai Przewalski於19世紀末在蒙古發現的。烏克蘭動物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將25匹普氏野馬帶到了這裡,想看看它們是否能吃掉並消化這片廢墟上輻射量超高的草。結果這批野馬很好地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從原有的31匹繁衍到了50匹。但同期運去的野牛卻沒有這么幸運,它們相繼死亡 。

核態度

福島核泄漏事故再次引發世界各國對核能安全的擔憂 , 一時間人們談核色變,反核浪潮在全球各地涌動, 多個國家的核電發展計畫也緊急剎車, 德國、 義大利甚至宣布放棄核能。 這不禁讓人們陷入思索: 核能的發展道路還走得下去嗎?

核電優勢

毋庸諱言, 核能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的確出現過不少問題 , 但我們也應看到核能本身所獨具的優勢 。

(1)核能很環保

核災害 核災害
核災害 核災害

核電的碳排放為零 , 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理想之選 。 據統計 , 在各項電力技術中, 核電具有最大的溫室氣體減排潛力。 目前核能每年可避免大約20億噸 的排放 , 相當於 《京都議定書》 要求已開發國家2008 —20 12年減排量的一半。 隨著核電規模的擴大, 的減排量將更為可觀 。

(2)核能很安全

根據IBM的資料庫Many Eyes提供的1951年至2010年的統計數據, 如果計入開採 、運輸、發電、 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 煤炭發電每太瓦時 ( “太瓦時”是電能生產數量的計量單位 , 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 平均導致161人死亡, 石油發電為死亡36人, 水力發電為死亡0.1人.核能發電僅為死亡0.04人 。

(3)核能很經濟

鈾

據統計。 1克鈾原子核經裂變反應能釋放出相當於2.8噸煤燃燒所得到的熱能,核能發電成本僅為煤電的1/10 , 是天然氣發電的1/4 。 而生物質發電 (沼氣發電) 成本為煤電的1.5倍 風電成本為煤 電的1.7倍 , 光伏發電成本為煤電的11~18倍。

事實上,無論採取哪種方式發電都會有風險。實踐也證明,核電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 而且正在建設的核 電項目將使用更先進 、 更安全的第三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因此可以預見 , 即使經歷了此次日本災難,全球建設核電廠的步伐會稍微遲緩一下, 但這個進程是難以逆轉的 。

防止核戰爭

核戰爭 核戰爭

據聯合國公布的材料 , 目前世界上已積累了5萬多枚核彈頭, 爆炸總當量達130-160億噸梯恩梯炸藥 , 相 當於美 國 年投 在 日本 廣 島的原子 彈 的萬倍 , 按世界人 口 平均 , 不 論 男女老 幼人均受到3噸炸藥的威脅 。
包括美蘇兩國在內的世界一 些著名科學家 , 曾用大型計算機對核爆炸的後果進行模擬計算。結果 表 明 ,在 一 場使用50億噸當量核武器的全面核戰爭中 , 直接受害的將有20多億人 , 占世界人口的 一 半多 , 其中有10億 多人會被立即殺死 。 而且大量核彈爆 炸產生的巨量煙塵 , 將對地球大氣 層和氣候造成嚴 重 影 響 , 導致為期數月 以至數年的“核冬天” , 使地球上包括人類 所有生物 因失 去 生 存條件而 滅 絕 。 有 的 計算 表 明 , 甚至小規模的核戰爭 使用1-10 億 噸 當 量 的核武器對氣候的影 響 , 也 與 50億噸爆炸力的核戰爭的情況幾乎一 樣嚴重 。

世 界 核武器的掌握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手中 , 只 有它 們 兩 家才 有能 力打核戰爭。 目前它們各自擁有能多次毀滅對方的核力量 , 實力大致相 當 。 為 了打 破 核僵 局 , 奪 取 核優 勢 , 它 們 正 在 展 開 新 的 一 輪 核軍 備競賽 。 一 方 面 , 它們 競相研製新一代戰略核武器,重點提高命中精度、 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 , 加 緊研製以陸地和太空為墓地的戰略防禦系統 ,把核軍備競賽發 展 到 太 空 , 使軍備競賽發生質的 升級 。 一 些專家認 為 , 如果戰略防禦系統研製成功 , 勢將打破目前的核均勢, 從 而 大大增加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 。
核戰爭威脅主要來自美蘇兩個超級大國 , 它們應該停止核軍備競賽 , 並率先大幅度裁減核武器 。 全 世界人民 要積極動起來 , 防止核戰爭 , 避免核災難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