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與民主

內容介紹

本書從實證的歷史的角度,選擇了若干具有代表性國家,研究這些國家的政黨與民主的關係,揭示了政黨與民主二者之間的關係,總結出一些規律,提出了一些新觀點。

作者介紹

拉里·戴蒙德,美國當代政治學家,現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政治學與社會學教授,並任該校國家研究院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民主項目協調員。其研究範圍:民主發展及民主鞏固的比較問題、美國影響海外民主的外交政策等。
理察·岡瑟,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研究範圍:南歐政治、向民主的過渡和民主的鞏固、選舉行為、比較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等。

作品目錄

致謝序對政黨的支持為何下降了? 政黨本質的發展和變化改革後的政黨和政黨制度發展中的政黨制度與後共產主義政黨制度挑戰之下的政黨卷一理論與歷史的視角第一章政黨類型與功能政黨類型學政黨的七種功能政黨類型15種理想類型的政黨及其理論建構第二章西方民主國家政黨的興起通向民主的三條道路通向政黨和民主的其他道路變化多樣的政黨世界對政黨的批判政黨類型的發展順序第三章歐洲左翼的美國化變化的社會,變化的政治新社會民主黨舊術語,新含義第四章政黨今非昔比政黨的鞏固功能建構選舉競爭提供象徵性認同組建政府整合利益訴求政黨的前景第五章選舉制度對政黨的影響對“定律”的重新闡述新的案例:從比例代表制回歸相對多數制對選舉制度的誤解對政黨的影響卷二改革後的政黨與政黨制度第六章義大利政黨的三個階段三個大眾型政黨政黨職員、財政以及議會構成更小型政黨政黨與社會20世紀90年代之前主要政黨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政黨社會20世紀90年代早期之後的老政黨新政黨20世紀90年代的政黨組織公民社會歷時比較第七章日本“五五年體制”及其超越如何研究政黨正式與非正式組織候選人選舉組織多元主義政治錄用中的衝突決策的多元化內部衝突的解決自民黨:聯盟還是制度? 日本的其他政黨大眾化的個人關係型政黨卷三發展中的政黨制度與後共產主義政黨制度第八章拉丁美洲“失去的十年”期間的政治達爾文主義主要政黨的變化政黨制度的變化政治達爾文主義調適:三個案例研究變化模式附錄:通貨膨脹對立法投票份額變化影響的模型第九章走向溫和的多元主義——論印度的政黨伊斯里達蘭社會的多元主義政治機構是怎樣形成政黨的呢? 哪種政黨制度? 變化和連續性溫和的多元主義是可持續的嗎?第十章土耳其政黨的制度衰落去制度化、碎片化和兩極分化政黨的組織化特徵政治伊斯蘭的崛起:福利黨中右翼中左翼小型政黨去制度化第十一章中國台灣地區一黨霸權的遺產台灣地區威權“政體”的遺產台灣地區競爭性政黨制度的興起選舉競爭的新興模式社會分裂與議題建構三個主要政黨的組織演化政黨向公民社會的滲透台灣地區新民主政治的啟示第十二章後共產主義民主國家的不同發展道路研究民主國家為什麼要關注政黨? 政黨意識形態的功效東歐的歷史遺產歷史遺產和政黨制度競爭者假設政黨和政黨制度的影響後發優勢卷四結論第十三章當代政黨面臨的挑戰政黨的功能代表性功能和制度性功能衰落還是調適? 政黨面臨的三大挑戰政黨的未來譯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