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籃春光獻母親:記樅陽老灣一農家的變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裝: 1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8478555
條形碼: 9787508478555
尺寸: 20.2 x 13.8 x 1 cm
重量: 200 g

作者簡介

朱黨生,男,1965年7月生,江蘇泗陽人,博士,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教授,國際大壩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學會環境水利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從事水資源與環境方面的管理與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多項水資源研究項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3項,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4部。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水利部直屬機關“十佳青年”等。
張衛強,男,1976年6月生,山西清徐人,博士,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工程和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工作,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黃土半乾旱區防護林樹種耗水特性及其水環境容量研究”等多項目研究,發表論文13篇。
賀康寧,男,1962年3月生,陝西藍田人,博士,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專業負責人,兼任中國林學會灌木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抗旱造林和森林水文等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科技攻關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50餘篇。曾獲中國水土保持青年科技獎。
王治國,男,1963年7月生,山西臨縣人,博士,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教授,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規劃設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註冊土木工程師(水利水電)考試管委會委員,曾任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獲國家、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4部。曾獲山西省五四青年獎、中國水土保持青年科技獎、全國綠化獎章等。

內容簡介

《提籃春光獻母親:記樅陽老灣一農家的變遷》顧名思義是兒女們向父母獻春光。這“春光”既是兒女報喜的賀禮,也是濱江濱淮圩區人民向新中國治淮治江前輩報喜的賀禮。作者通過一個家庭百年來生產、生活、環境的變化,反映濱江濱淮平原窪地圩區由多災多難、憂愁衣食的昨天,逐漸演變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今天。《提籃春光獻母親:記樅陽老灣一農家的變遷》涉及五代人,前兩代主要在舊中國創業,雖沒日沒夜付出了十分艱苦的勞動,然難得溫飽,第三、第四代在新中國培養教育下,多數走上工作崗位並有創業佳績,第五代已有數人上了大學。《提籃春光獻母親:記樅陽老灣一農家的變遷》人物雖多,但以親情為線索貫穿始終。圍繞親情的是故鄉情、鄰里情、朋友情,均發自肺腑,感人至深,讓人難以忘懷。

目錄


導讀
第一章 古稀之年故鄉行
路西掠影
花竹園、山河村、陸房院招募記
大新圩、陳家洲觸景生情
小弟新房和母親情結
故鄉田野亦情親
大樺樹、老宅舊址有鄉情
放牛場牧牛趣事
一家灣、大破豁、晏塘橋掃墓
第二章 話說吳姓起源
第三章 青山綠樹掩映大成莊
祖父母自強創業
抱憾而終的祖父
九歲母親進吳家
承上啟下的祖母
第四章 陳瑤湖畔黃葉村
漫話葉家拐
父親勤奮農耕
母親勤操家務
安全度過三年大水災
艱難熬過三個冬春災荒
父親最後年月和心愿
第五章 培養子女成才
啟發子女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為兒子上學排萬難
呵護子女前途在送一程
第六章 建設和諧之家
姑嫂謙和相處
協調社會各方面
撫養二弟
孝順祖母感天動地
第七章 建設和睦的親族關係
大姑母
二姑母
三姑母和小姑母
舅父和舅母
小姨媽
黃家墩吳姓族人和親戚
第八章 母親撐起的藍天
第九章 提籃春光獻母親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