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是一門套用理論經濟學基本原理,研究技術領域經濟問題和經濟規律,研究技術進步與經濟成長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是研究技術領域內資源的最佳配置,尋找技術與經濟的最佳結合以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經濟學方法還將套用於以下一些方面:企業績效評估,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估,資產評估,資源、生態與環境的價值評估,資本效率與經濟成長分析,人力資源開發,政府公共工程項目評價理論與方法,大型區域開發項目經濟分析與社會分析,技術產權交易和金融擠兌的博弈分析等等。

研究

作用

《技術經濟學》《技術經濟學》

從全局的範圍來看,技術經濟學研究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結構的影響,以及它們之間的最佳關係問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轉移問題;投資方向、項目選擇問題;能源的開源與節流、生產與供應、開發與運輸的最優選擇問題;技術引進方案的論證

問題;外資的利用與償還,引進前的可行性研究與引進後的經濟效果評價問題;技術政策的論證、物資流通方式與渠道的選擇問題等等。

從部門和企業範圍看,技術經濟學研究廠址選擇的論證,企業規模的分析,產品方向的確定,技術設備的選擇、使用與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線的選擇,新技術、新工藝的經濟效果分析,新產品開發的論證與評價,等等。

從生產與建設的各個階段看,技術經濟學研究試驗研究、勘測考察、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生產運行等各個階段的技術經濟問題的研究,綜合發展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的技術經濟論證與評價,等等。

方法

技術經濟學把研究的技術問題置於經濟建設的大系統之中,用系統的觀點,系統的方法進行各種技術經濟問題的研究。

技術經濟學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結合起來,並採用各種數學公式、數學模型進行分析評價。技術經濟學在研究中採用兩種以上的技術方案進行分析比較,並在分析比較中選擇經濟效果最好的方案。

技術經濟學研究的內容涉及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領域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方面,也涉及生產和建設的各個階段。

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統綜合,即採用系統分析、綜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對技術的研製、套用與發展進行估計;方案論證,即技術經濟普遍採用的傳統方法,主要是通過一套經濟效果指標體系,對完成同一目標的不同技術方案的計算、分析、比較;效果分析是通過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的對比分析,效益與費用的對比分析等方法,對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原則是效果最大原則。

技術經濟分析、論證、評價的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有決定型分析評價法、經濟型分析評價法、不確定型分析評價法、比較型分析評價法、系統分析法價值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

薄弱環節

技術經濟學科,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些領域的研究急需加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學科理論有待創新與完善。技術經濟學科尚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技術經濟學界對它的理論構架、學科體系、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存在較多爭論。當今技術經濟學已經開創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例如,技術創新、生產率分析、資源經濟、環境經濟、知識經濟、循環經濟等,但理論較零散,缺乏技術經濟學學科理論上的系統歸納。原有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架構需要完善和再創新。

2、需要進一步處理好學科的中國特色與國際相關學科的融合。由於國際上沒有與技術經濟學完全對應的學科,影響了在這個領域與國外學術界的溝通、交流與合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技術經濟學科的發展。國外技術經濟學研究值得關注,但是因為多為學者的興趣小組,也沒有建立起正式的學科,至今尚未能進行必要的溝通和建立起正常的聯繫。國外研究技術發展,技術轉移,技術擴散,以及技術創新的理論,方法,有待交流和借鑑。

3、學科在巨觀經濟領域的套用需要加強。技術經濟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在微觀經濟領域套用較為普遍和普及,今後應加強學科在國家巨觀經濟與重大決策中的套用,特別是在經濟成長的技術要素和技術發展的經濟規律領域,為科技興國戰略起到“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當前,技術的發展與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克服資源緊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戰略規劃,如果僅僅依靠科技的自然科學規律,缺少科技發展的經濟學規律的指導,兩條腿不一樣長,將不可能發揮應有的效用,甚至冒巨大的經濟風險。當前我國正處於國際技術擴散與轉移的接受地,但是,研究技術轉移與擴散的專著極少,這折射出此類研究的明顯不足。不研究透徹這些規律,可能造成國家技術創新戰略取捨的偏差和執行的走樣。如何利用當前國際技術向中國擴散的歷史機遇期,實施技術追趕和技術跨越戰略,將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自主創新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低成本高效益的技術創新之路,促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是技術經濟急待加強的研究領域。

各方看法

如果說,我國技術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是基於對忽視技術發展的經濟規律的批判,那么一批西方學者發起的技術經濟學則是基於對當代主流經濟學忽視技術要素,難以解釋當代經濟成長的反思。西方一批經濟學家認為,作為當代主流經濟學的新古典經濟學忽視技術與經濟的互動作用,在各種經濟學分析中,只把技術要素作為經濟系統的外生變數,在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中,僅僅把最重要的技術進步因素視為除資本和勞動力投入以外剩餘的部分,完全背離了通過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的古典經濟學分析框架,對當代經濟成長越來越缺乏解釋力。

因此,也在倡導建立技術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y),並把它作為經濟學的分支,一方面對技術的變化進行經濟分析,另一方面從技術的變化分析經濟的變化。這恰好與我國技術經濟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之處在於我國的技術經濟學偏重套用性和對實踐的具體指導,國外似偏重技術與經濟互動規律的揭示和理論解釋。無論是我國經濟建設的經驗,還是來自西方的研究動態,均驗證了在當代經濟學的研究中重新關注技術要素的重要性,同時,也驗證了發展技術經濟學的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趨勢

技術經濟學將伴隨中國經濟建設的實踐需要而不斷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技術經濟學方法的套用範圍將不斷擴大,廣泛套用於各種技術政策、產業政策的論證與評價;生產力布局、轉移的論證與評價;經濟規模的論證與評價;資源開發利用與有效配置的論證與評價;企業技術改造的論證與評價;技術轉移與技術擴散的經濟分析與技術引進的論證與評價;企業技術創新、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的論證與項目評價;企業技術經濟潛力的分析、論證與評價;技術發展戰略的研究、論證與評價等等。

技術經濟理論方法也將套用於環境研究領域中,如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經濟損失估算,綠色GDP核算體系,環境政策與管理的經濟分析。

在資源技術經濟領域,將研究節能技術的經濟評價,替代能源及新能源技術開發的經濟分析,重大能源項目的經濟分析。人力資源配置,技術進步,增長方式轉變與就業形勢分析等。

在信息經濟領域,將套用於技術進步與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技術經濟評價理論與方法等。知識經濟研究也將把技術與經濟互動關係的研究帶入到一個新的天地,相關的研究針對知識經濟的發展背景、概念,知識經濟與高技術產業的關係,知識經濟與工業化現代化的關係,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等展開。

技術經濟學方法還將套用於以下一些方面:企業績效評估,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估,資產評估,資源、生態與環境的價值評估,資本效率與經濟成長分析,人力資源開發,政府公共工程項目評價理論與方法,大型區域開發項目經濟分析與社會分析,技術產權交易和金融擠兌的博弈分析等等。

重點任務

今後本學科的一項急待研究的重點任務是發揮學科特點和優勢,探討中國的技術發展與技術創新之路,回答中國如何從加工中心,製造中心轉變成為創造中心。這是一個大課題,除了套用傳統技術經濟理論方法研究具體技術和項目的經濟分析與評價,具體企業技術選擇、技術創新模式,不同產業的技術發展與創新戰略外,還需要的研究內容包括: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技術轉移、技術擴散,以及技術演化和技術創新的內在規律;原創性技術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基礎上的再創新的各自的適用範圍,效果分析;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技術演變規律和技術發展戰略,中國技術進步的走勢,所需的經濟政策;技術創新動力與國家創新體系;國家 S&T政策,企業R&D政策與激勵機制;技術發展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適應性,未來就業發展趨勢;促進經濟成長、技術進步和勞動就業協調發展的政策研究等等。總之,在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中,技術經濟學大有用武之地。同時,學科的建設與創新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學科創新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為此:

1、需要加強技術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例如,什麼是技術經濟學所涉及的技術?大多數技術經濟學專著多採用自然科學有關技術的定義,這顯然與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所談的技術並不一致,用此指導技術創新、技術政策,可能出現偏差。因為技術創新在總體上是企業的經濟活動,經營活動,而不是單一的科技活動。這就需要給技術一個來自經濟學的定義。再如,關於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爭議較大,能否根據學科的發展,特別是2012年來的研究領域的拓展,總結提煉出一個恰如其分,簡單明了的說法,這已經涉及了學科所應包括的具體內容,以及理論和知識結構脈絡。

2、應當積極吸取2012年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總結、提煉相關理論與方法,納入到技術經濟學基本理論方法之中,傳統的技術經濟學中“工程經濟學加項目評價”的學科結構需要拓展和重新架構。諸如技術進步、生產力分析、技術創新、以及技術發展規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應當納入基本理論和方法,形成互相關聯的知識結構。

3、積極探討技術經濟分析中模型化的數學方法的套用,用以解決複雜技術經濟問題,進行技術政策效果模擬論證等,提高技術經濟分析的精細度和可靠性。

4、加強對國外相關學科理論方法的研究和科學交流工作,進行必要的合作研究,使國內外技術經濟學研究的雙方能夠理解各自的理論、研究方法,逐步形成行業“通用語言”,拓展技術經濟學的通用性和國際化程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