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秀才

巴山秀才

著名川劇巴山秀才,由著名當代戲劇家巴蜀鬼才魏明倫和南國編劇,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等主創,是經典川劇代表作。《巴山秀才》榮獲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巴山秀才》劇英譯本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學報發表,後收入王季思主編的《中國當代十大悲劇集》;2003年陳智林參加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在《巴山秀才》一劇中把"秀才"飾演的淋漓至盡,幾盡完美的表演,獲得了本屆戲劇節的優秀表演獎,同時再次獲得戲劇"梅花獎"。《巴山秀才》講述了晚清巴山秀才孟登科為民鳴冤,終成為政治犧牲品的悲劇故事。京劇版《巴山秀才》延續了川劇的批判力,入木三分地刻畫出晚清官場的腐敗,同時頌揚了百姓的俠義精神。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巴山秀才巴山秀才
晚清光緒二年,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時期。巴山連年乾旱,知縣孫雨田吞沒賑糧,饑民百姓求賑不得,籌劃上告,欲請老秀才孟登科代寫狀子,孟登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八股書,婉言謝絕饑民。孫雨田為了掩蓋貪污罪行,搶先赴省謊報巴山民變。四川總督恆寶不查虛實,下札剿辦。記名提督李有恆惟命是從,率兵血洗巴山。孟登科目睹慘案,逐步覺醒,從明哲保身變為仗義鳴冤,但書呆氣十足,不識官場奧秘,與虎謀皮,險遭殺害,幸有巴山歌姬霓裳從中斡鏇,救出書呆。孟登科痛定思痛,直面慘澹人生,正視淋漓鮮血,毅然拋棄功名,痛改迂闊習氣,巧妙利用省試機會,在考卷上書寫冤狀!主考官張之洞,與川督恆寶積怨已久,趁勢借題發揮,回京直奏,震動朝廷,引起兩宮內訌,迫使慈禧派遣親王入川查辦冤獄,平息民憤,並賜孟頂戴花翎、御酒三杯,孟登科不識陰謀,喜飲御酒,中毒而亡。

演職人員

演員表

巴山秀才巴山秀才
陳智林 飾孟登科
劉燕飾孟娘子
夏昌榮飾恆寶
李艷冬飾欽差
劉誼飾霓裳
但志生飾孫雨田
李科 飾袁鐵匠
李忠飾李有恆
何洪慶飾戈什哈
王亞玲飾店麼姑
陽旭飾班頭

職員表

總顧問:黃新初
總策劃:侯雄飛、鄭曉幸、朱丹楓
總監製:胡繼先
監製牟佳、范遠泰、王駿飛、王一平、楊澤平
演出統籌:閻燕平、楊全本、唐建春
藝術總監:陳智林
編劇:魏明倫、南國
總導演:熊源偉
導演:丁治國、劉忠義、鄭德勝
前台主任:楊全本、陳平
演出總監:廖天麟
統籌:鄭瑞林
音樂總監:李天鑫
音樂設計:李天鑫、黃世濤
舞美設計:韓生、葉健
服裝設計:彭丁煌、韓常琦
燈光設計:劉建中、胡斌
造型設計:曾全明
道具製作:任高龍
副美術:徐朗、任高龍
配器:李天鑫、蘇陶陶
編舞:曹平
司鼓:陳平
領腔:簡小麗、黃世濤
舞台監督:徐國強、鄭瑞林、鄭德勝
劇務:夏昌榮、徐國強

腔調

巴山秀才巴山秀才
在“陰盛陽衰”的戲曲舞台上,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院長陳智林領銜主演《巴山秀才》,空谷足音,不同凡響。他體態修長,眉清目秀,言談舉止之間,充盈著一種難得的書卷氣。為了適應扮演瘦而高的巴山秀才孟登科,他從投排到首演,僅僅50天的時間,減肥26斤,顯示出一種勇於拼搏的敬業精神。陳智林以文小生為本功,與角色比較接近,善於化用傳統程式和提煉生活動作刻畫人物,諸如皇榜高中、拜見欽差時的轉扇,以表現人物乍聞喜報時的欣慰神態;《迂告》一場孟登科與孫雨田狹路相逢,為避其鋒的一個大轉身,突出人物當時的睿智與狡獪,都是豐滿舞台形象典型的細節雕飾。孟登科成都抗訴,尋找霓裳,巧遇制台,在恆寶面前詳陳巴山冤案,最後直指四川總督,陳智林緊扣秀才性格中區別於其他一切人的乖僻與狷介,恰切借鑑川劇丑角的“快口白”,出其不意地直話直說,愈是出其不意,愈是令人笑不可抑。欽差大打“官腔”,孟登科也學操“京片子”,取笑隱藏著正經,由此產生了諷刺;正經隱藏著取笑,便迸發出幽默。孟登科文字上的自我炫耀,老不更事的唐突,既是含淚的喜劇,又是帶笑的悲劇。

詞格

魏明倫的川劇《巴山秀才》大大地突破了傳統劇本的詞格,一字句、兩字句、四字句,雙聲、疊韻、排比句,還有孟登科的兩段數字句,或由一唱到十的“一聲春雷報高中”,或由十唱到一的“十載寒窗狀元夢”等等,機鋒雋語,詼諧饒趣,婉轉迴環,韻律優美,既活畫出秀才性格的迂而酸,也表現出“鬼才”運筆的巧而工。陳智林天賦金嗓,音域寬,音量足,音色美,唱腔瓷實渾厚,舒捲自如,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具有深厚的唱腔功底。人物首次亮相,一曲“傾訴愚衷”,行腔之間注意語言聲調的誇張,一個腰背佝僂、雙眼近視的迂腐秀才活躍台上,博人一粲。孟登科由“迂告”進而“智告”,毅然作出“焚書”壯舉,生髮出全劇聲情激人的核心唱段。陳智林熟諳川劇高腔“三段式”(俗稱“三倒拐”)的聲律技法,通過三次行腔的大跌宕,刻畫人物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驚回首,老秀才辛酸滿腹……”,唱腔在“辛酸”與“滿腹”四字之間婉轉多折,組成一個五味俱全的“詠嘆調”,直面慘澹的人生;最後一句“燒燒燒,燒出個聰明大丈夫”,如黃鐘大呂,響遏行雲,舞台節奏與內心節奏相互共振,人物情緒的轉折顯得自然熨帖而不露任何斧鑿痕跡,細膩入微地展示出一個近代知識分子如何堅守人生信念的心路跋涉歷程。陳智林充分發揮嗓音的最大潛能,達到聲情激人的理想境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