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流行音樂

客家流行音樂

1981年(民國70年),台灣陽光合唱團的主唱吳盛智先生(被譽為客家流行音樂之父)率先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無緣】,並首開風氣在綜藝節目上公開演唱客家流行歌曲,從此標誌著客家流行音樂的真正形成。步入21世紀,客家流行音樂開始在主流樂壇中崛起,並在網路中迅速傳播,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

基本信息

引言

邱清雲邱清雲
近十幾年來,隨著兩岸客家學的興起,客家研究的範圍已是相當的廣泛。舉凡客家的源流、語言、山歌、風俗、名人、經濟、民居等等方面,無不論及,研究成果也是空前繁榮,特別是對客家山歌的研究更是碩果纍纍。然而,對已經有二十多年曆程的客家流行歌曲卻幾乎無人問津,論述也是寥寥無幾,台灣也只有少量的研究,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社會大眾的眼裡,客家流行歌曲都是非常陌生的詞語,甚至是聞所未聞的。客家流行歌曲仍然沒能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不得不叫人覺得有點遺憾。

涵義

欒克勇欒克勇
流行歌曲 (Popular Music Song),其實是流行音樂 (Popular Music )的一個分支 。美國1990年出版的《新標準大百科全書 》, 對流行音樂下了這樣的定義:“ 一種擁有廣泛民眾基礎的歌曲或舞蹈音樂 ”。由於流行音樂的絕大多數載體以歌曲形式出現, 以致 “流行歌曲” 這一提法 ,後來往往與 “ 流行音樂” 一詞混用。
流行歌曲的發源地在英倫,其源頭最早可追溯到1240 年, 該詞於1855年首次在媒體中出現 。到了20世紀20年代,隨著中國已進一步門戶開放,西方商賈、學者、音樂家、傳教士把放影機、歌曲等先進文化產品帶入中國,中國才有流行歌曲的出現,中國的方言流行歌曲出現則為更晚。
蕭佩茹蕭佩茹
有關方言與流行歌曲的關係,台灣楊克隆先生認為:歌曲是語言(方言歌詞)與音樂的結合體,兩者必須緊密配合,才能產生悅耳動聽的歌曲;語言(方言歌詞)的聲調,也具有相當濃厚的音樂性,而音樂亦能將語言藝術美化,所以不同的語言可以產生不同風味的歌曲。
那么什麼叫做客家流行歌曲呢?台灣知名音樂人劉劭希先生認為客家流行歌曲的特微,不單在詞曲都是新創作的之外,還包括編曲跟唱腔(即樂風)。由此可見,客家流行歌曲是詞(客家詞)和曲由某人最新創作,樂風迎合大眾市場、時髦現代的歌曲。因為客家流行歌曲是客家語與流行音樂的組合體,所以一旦沒有了客家話,就不存在客家流行歌曲的說法,因此客家流行歌曲也可以叫做客語流行歌曲。
根據筆者的了解,很多人對客家流行歌曲有著錯誤的認識,所以在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客家流行歌曲不是客家山歌。剛接觸客家流行歌曲的人,聽了之後會誤認為是客家山歌或是新山歌,原因是他們對客家音樂的刻板印象仍然沒有改變,認為客家人只有山歌而沒有流行歌曲。而最近幾年來,隨著國語流行歌曲在大陸地區快速流行,有一些音樂人把客家山歌曲調重新改良,增加流行元素,再用國語來演唱,他們自認為這也是客家流行歌曲,其實是不正確的,筆者認為凡是脫離客家話這一主要元素的流行歌曲就不能夠叫做客家流行歌曲,即使是客家味道十分濃郁的,也只能叫做具有客家風味的國語流行歌曲,而不屬於客家流行歌曲的範疇。
華D&客家至尊(少林)華D&客家至尊(少林)
還有一種現象是有不少人沒有把客家流行歌手和客籍流行歌手分開,誤認為具有客家身份的流行歌手就是客家流行歌手,這顯然是錯誤的。顧名思義,客家流行歌手是唱客家流行歌曲的歌手,這其中有客家人也有非客家人;而客籍流行歌手是只有客家籍貫(身份是客家人)的流行歌手。事實上更多的客籍流行歌手不唱客家流行歌曲,如台灣的羅大佑林曉培彭佳慧羅時豐江美琪閃亮三姐妹彭莉等人都是客家人,但是他們唱的是國、閩語歌曲,所以他們屬國、閩語歌手;又如香港的張國榮陳小春黎明等人也都出身客家,他們唱的也不是客家流行歌曲,他們屬於國、粵語歌手;馬來西亞、大陸的客籍歌手無不如此,所以這些客籍歌手不再列入討論的範圍。
客家流行歌曲首度在台灣出現,賦予客家流行歌曲活力的地區也是台灣,到了80年代後,馬來西亞和大陸才有少量客家流行歌曲的產生。後面的論述,也以台灣為主體,兼以馬來西亞和大陸。

發展

發展歷史
神棍·陳正航神棍·陳正航
有關台灣客家流行歌曲的發展歷史,台灣客家音樂工作者劉家丁和楊國鑫等人已有比較詳細的研究,本文只作簡單的描述。
日治時代的台灣,由於東洋和西洋音樂的傳入和卡拉OK的引進,客家傳統歌曲受到強烈的打擊,而且編曲人才的凋零,使客家歌曲面臨薪火無法相傳,優良的族群精神無法繼承的窘境。所幸的是有一些推動客家文化的有心人士開始改編和創作了少量是現代客家歌曲,但是並未對客家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後來由於國語政策的推行,加上解嚴後閩南語的普遍流通和閩南語歌曲的速度發展,導致客家語的快速流失,客家歌曲也停滯不前,以致於台灣的客家人雖然人數眾多,卻逐漸成為隱形族群。
直至1981年(民國70年),陽光合唱團的主唱吳盛智先生(被譽為客家流行音樂之父)率先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無緣】,並首開風氣在綜藝節目上公開演唱客家流行歌曲,這一唱不只唱出客家人的希望,也帶動了客家音樂走向流行音樂的風潮,從此標誌著客家流行歌曲的真正形成。
而在【無緣】專輯發行的同時,另一首膾炙人口的客家流行歌曲[涯系中國人](吳盛智作曲、塗敏恆作詞)也迅速隨著池秋美的歌聲傳遍台灣。呂金守、涂敏恆、林子淵和楊政道等人創作的客家流行歌曲也開始陸續出現,在他們四人的影響下,出現了一些客家流行歌曲創作者,如黃連煜、謝宇威、林生祥、顏志文、羅國禮、游兆祺、陳永淘……等,由於這些人的加入,客家流行歌曲的創作才真正走向台灣社會。
隨著客家流行歌曲創作的大量出現,上發、漢興、吉聲、龍閣、嵐雅、客雅等唱片公司也開始出版發行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其中產生了一批客家流行歌手:劉平芳、魏海姍、鄧百成(鄧阿田)、王惠櫻、邱小玲、陳威、徐忠耀、陳淑芳、古慧慧、何易峰、陳志明、李秋霞、蘇揚峻、陳金樟、林汶奇 邱金燕、王孝君、曾明珠、范儷馨等等。
客家人爭取到了在一些現代媒體的發聲權後,客家流行歌手的能見度才有所上升,在台灣的流行樂壇上開始有了一些影響。在這些歌手中,成就最大的是漢興唱片公司的旗下歌手鄧百成和劉平芳(客家流行天后)。1990年,鄧百成演唱的客家流行歌曲[我自遠方來]破天荒地入圍台灣第二屆金曲獎[年度最佳男演唱人]獎;1991年,劉平芳演唱的客家流行歌曲[一支擔竿]入圍第三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為客家流行歌曲在近代音樂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這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流行歌曲除了鄧百成[我自遠方來](林子淵詞曲)劉平芳[一支擔竿](林子淵詞曲)之外,還有劉平芳[客家本色](涂敏恆詞曲)、鄧百成[細妹仔按靚](林子淵詞曲)、黃連煜&劉若英[在這恬靜的暗晡頭](黃連煜詞曲)、陳志明[客家人](呂金守詞曲)、魏海姍[涯系你個人](林子淵詞曲)、王惠櫻[分涯多一些愛](林子淵詞曲)、陳威[今夜月光光](邱從容詞羅佑華曲)等等。現況

<1>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的現況
客家流行歌曲創作人吳盛智、涂敏恆、林子淵等人相繼逝世後,客家流行歌曲曾經寂寞了一陣子。而如今,在客家文化局、客家文化中心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等客家機構的積極推動下,客家流行歌曲開始再次崛起,並已初具規模。目前仍然在創作客家流行歌曲的音樂人有:呂金守、黃連煜(前新寶島康樂隊主唱)、劉劭希、謝宇威、林生祥(前交工樂隊主唱)、顏志文(山狗大樂團主唱)、羅國禮(硬頸暢流客家樂團主唱)、游兆祺、陳永淘、陳志明、東東(湯運煥)、李一凡、蔡孟甫、古重禮(小古)、傅也鳴、陳冠宇、邱從容、李克中、羅佑華、陳源、胡泉雄、林展逸、王羽馨(王惠櫻)、彭燕、邱晨、欒克勇、唐山、彭兆宏、陳雙雄、左政、張少林(馬來西亞人)、邱清雲(馬來西亞人)等等,新生代的客家流行歌曲創作人有:黃思容、邱幸儀曾雅君、黃翠芳、拷秋勤樂團等。這些人中大部分是創作人又是歌手,作詞、作曲、演唱都由自己完成的獨立音樂人也有不少。
<2>客家流行歌手的現況
現今客家流行歌手方面,除了獨立音樂人外,影響比較大的還有:劉平芳、陳雙、徐筱寧、古慧慧、邱小玲、陳淑芳、何易峰、澎澎、林汶奇、邱金燕、陳慧慧、楊咩咩、彭月春、徐子晏、蔡氏三兄妹(星頌兩人組)、蘇揚峻、徐芷頤、陳紫苑、曼怡、王孝君、邱小玲、陳淑姬、黃素真、鍾美鳳、林怡宣、黃淑媛、小金金(客家小天使)、楊鳳琴、劉俊明、林怡宣、曾明珠、范儷馨、曾桂英、吳川玲、王美容、劉秀暐、謝玲玲(馬來西亞人)、唐尼(馬來西亞人)等等。
其中客家流行天后劉平芳是發表過客家流行歌曲專輯最多的客家流行歌手,在短短的10多年裡就發表了20多張客家流行專輯;有客家鄧麗君之稱的新生代客家流行歌手陳雙自2004年10月推出首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夜合】後,立刻在客家流行樂壇產生深遠的影響;被譽為客語流行小天后的番茄公主徐筱寧也眾望所歸,發表了第一張客語流行歌曲專輯【靚細妹】,受到了社會大眾的熱烈歡迎;另外一位新人曼怡在2004年10月份就發表了【永遠懷念你】和【油桐花之戀】兩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創下了一個月內發表兩張個人客家流行歌曲專輯歷史記錄;而作為客家心臼的客家流行歌手古慧慧(河北人),卻以傳承客家文化為已任,發表了【恁久好無】、【客家本色】等十多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反響很大……

陳永淘、阿淘陳永淘、阿淘
近年來,由於眾多客家機構對客家流行音樂的積極推動,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客家流行音樂風。有一些不是客家人的流行歌手也開始演唱客家流行歌曲,如閩南語歌王高向鵬就發表了客語專輯【女人心】;歌壇常青樹謝雷也發表了【抹酒.老相好】和【雷公聲再響起】兩張客家語專輯;台灣新人莊琇媛2004年底也發表了客家流行歌曲專輯【野花】;糯米糰也創作過客家流行歌曲&#91;心肝怦怦飆飆飆&#93;;另外許景淳最近也發表了客家流行歌曲&#91;油桐花&#93;。
客籍流行歌手也有向客家流行歌曲靠攏的趨勢,如一向唱閩南語歌曲的客籍流行歌手羅時豐發表過客語流行歌曲&#91;細妹仔按靚&#93;;客籍流行歌手芭比發表了客家流行歌曲&#91;天光&#93;和&#91;帶著我們的愛&#93;;同班同學二人組和檳榔兄弟等樂團最近也有創作客家流行歌曲……
<3>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的現況
1997年前,平均一年出版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沒有超過五張,1997年算是客家流行歌曲茁壯成長的一年,總共發行了21張。而這幾年,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的數量急劇增多,特別是2004年,這算是發行客家流行歌曲最多的一年,其中吉聲影視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單2004年10月份就發行了10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2004年較具影響的專輯有徐筱寧【靚細妹】、陳雙【夜合】、林生祥【臨暗】、東東【遠方的鼓聲】、林展逸【藍杉影-天地人間】 、彭嬿【父母恩情】、楊咩咩【一路上—轉妹家】、徐芷頤【感恩的目汁】、陳紫苑【就按樣無講一聲】、林珆宣【我不認輸】、曼怡【永遠懷念你】、曼怡【油桐花之戀】、【彭兆宏專輯】、【客家英雄群星會】、莊琇媛【野花】 根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2004年發行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就達50餘張。
<4>客家流行歌曲在流行樂壇的傑出表現
自從鄧百成和劉平芳分別於1990年和1991年入圍過第2屆和第3屆金曲獎後,客家流行歌曲又沉默了很多年。直至1999年,顏志文以【山狗大】專輯人圍第10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歌手;2000年交工樂隊以【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在第11屆金曲獎上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和最佳作曲獎;2002年,交工樂隊以【菊花夜行軍】專輯再次入圍金曲獎,並拿下了第13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2003年,劉劭希以【野放客】專輯在第14屆金曲獎上抱走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專輯製作人兩項大獎,打敗了周杰倫,成為此屆金曲獎上最大的贏家,劉劭希對客家流行音樂的執著有雖千萬人吾往已的氣勢,在得獎後他還承諾以後每年會出一張客語流行專輯;2004年謝宇威的【一儕&#8231;花樹下】專輯入圍了第15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客語演唱人,並獲得最佳客語演唱人獎。

傳播

客家流行歌曲在現代社會中開始迅速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流行樂壇的一顆璀璨明珠,為流行音樂的多元化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政府和客家民眾的努力護持下,客家流行歌曲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態向全世界的客家人傳播,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客家流行歌曲的傳播方式有:廣電媒體
客家電視台客家電視台
電台仍然是客家流行歌曲主要的宣傳傳播途徑。目前主要的客家電台有:寶島客家電台、新客家廣播電台、原中廣客家頻道、大漢之音客家電台、新竹勞工電台、高屏溪電台、高雄廣播電台、苗栗客家電台等等,這些客家電台都以點播客家流行歌曲為一個重點,也有一些專題介紹客家流行歌曲的節目,如寶島客家電台的&#91;Hellonline&#93;、寶島客家電台的&#91;輕鬆當晝頭&#93;、台北747(原中廣客家頻道)&#91;Hello hakka&#93;、台北747的&#91;客家在流行&#93;、台北747的&#91;客語音樂欣賞&#93;、大漢廣播電台&#91;大漢好歌聲&#93;等。
大漢之音大漢之音
電視台方面,隨著客家電視台的開播,使客家流行歌曲的宣傳管道更為暢通。前客家衛星電視台的&#91;音樂PUB&#93;和現今的客家電視台第17頻道的&#91;流行High客秀&#93;都是介紹客家流行歌曲的專題節目,也是客家流行音樂人發表作品的主流平台。特別是現在的客家電視台對客家流行歌曲的宣傳更是別出心裁:客家八點檔戲劇的主題曲、片尾曲、插曲、整點時段的MV、&#91;鬧熱打擂台&#93;青少年歌曲比賽都為客家流行歌曲,使客家流行歌曲的能見度大大提升。特別是2004年客家電視台和公共電視台同步推出的客家電視劇《寒夜續曲》的片尾曲&#91;細妹汝看&#93;(林生祥演唱)也隨著電視劇的收視長紅而走進千家萬戶,廣為傳唱。網路
網路傳播客家流行歌曲是新潮的傳播方式,這種方式不但快捷方便,而且可以不受時時空的限制。台灣方面已經做得比較好: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早期也建立了兩個客家流行歌曲網站,即哈客影音網和哈客音樂網。一些客家流行音樂人如劉劭希、阿淘哥、交工樂隊、好客樂隊、東東、謝宇威、顏志文、硬頸樂團等都已建立有自己的音樂網站。還有一些客家唱片公司如漢興、龍閣也建立網站並提供客家流行歌曲線上欣賞。最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更是不遺餘力,集合了台灣11家客家廣播電台建立了哈客廣播網,用現代視訊連線把11家客家電台向全球傳播,也把客家流行歌曲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報刊雜誌

目前客家的報刊雜誌都有很大的篇幅介紹客家流行歌曲。如《客家郵報》、《客家》雜誌、《六堆風雲》雜誌、《客台語專刊》、《六堆》雜誌等。特別是《客家郵報》(周刊)和《客台語專刊》對客家流行歌曲的宣傳更是不遺餘力,想了解客家流行歌曲的動態,看《客家郵報》和《客台語專刊》就是一種途徑。其他的報紙雜誌也都有一些對客家流行歌曲的相關報導。

唱片公司

漢興、龍閣、吉聲、嵐雅、六堆、揚笙等客家唱片公司一直致力於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的出版發行和推廣,這些唱片公司懷著關懷客家文化的心情,堅持自己的腳步,繼續創作出版高品質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為客家流行歌曲的傳播帶來革命性的發展。

其他方式

其他方式的傳播主要是一些大型的歌唱比賽、演唱會、競選活動上都會有一些客家流行歌曲的表演。例如政治選舉的客家歌曲的傳唱,這種方式對非客家族群產生較大的影響。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政府對客家流行歌曲的扶持力量也在加大,大大加速了客家流行歌曲的傳播。自1997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辦、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協辦了客家現代流行歌曲音樂會後;1999年新竹縣文化局於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客家新曲獎;2002年7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台北市舉辦了夏客風演唱會;2003年金曲獎增加了最佳客語演唱人獎;2004年4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高雄市舉辦了第一屆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比賽,首獎獎金高達50萬,挖掘了像曾雅君、邱幸儀這樣的新人;2005年的金曲獎在最佳客語演唱人獎的基礎上再次增加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最佳客語演唱新人獎……。我們期待以後的金曲獎能夠產生最佳客語男演唱人獎和最佳客語女演唱人獎。

分類

客家流行歌曲走過了風風雨雨的20多年,如今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風貌,下面從客家流行歌曲的內容、風格、地域等方面進行分類。

按性質內容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

<1>與客家文化有關的歌曲
與客家文化有關的歌曲是創作者認識到客家語言文化所面臨的危機而創作的,以涂敏恆、林子淵、林展逸、古重禮等創作人為代表。這類歌曲歌曲在台灣的政壇和客家社會都廣為流傳。代表歌曲有&#91;客家本色&#93;、&#91;客家進行曲&#93;、&#91;一枝擔竿&#93;、&#91;客家舞台&#93;、&#91;我是客家人&#93;、&#91;我來唱條客家歌&#93;、&#91;客家人&#93;、&#91;祖訓&#93;、&#91;三等公民&#93;、&#91;客家話&#93;、&#91;客家子弟&#93;等等。其中&#91;客家本色&#93;這首歌素來有客家國歌之稱,無論在政界還是客家社會都廣為流傳,歌詞的內容主要在奉勸世間的客家人,無論社會如何改變,不要忘記祖先開墾的艱辛,要秉承先人的教訓,做個良善的人。而&#91;一枝擔竿&#93;這首歌曲也非常流行,歌詞中巧妙的運用擔竿富彈性不易斷的特質,象徵客家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自古至今,從唐山到台灣,如此的擔竿精神,突破時空的阻隔,代代相傳,淵遠流長。
<2>勵志歌曲
如&#91;皇天不負苦心人&#93;、&#91;做個男人愛有志氣&#93;、&#91;本本系英雄&#93;、&#91;命運自家來安排&#93;、&#91;理想有夢&#93;、&#91;人爭一口氣&#93;、&#91;人生十字路&#93;、&#91;再拼分人看&#93;、&#91;後生就系本錢&#93;、&#91;人生路&#93;等等都屬勵志歌曲。其中&#91;皇天不負苦心人&#93;是林展逸老師的代表歌曲,全曲予人一種積極進取感覺,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流汗播種者必能喜欣收割; &#91;做個男人愛有志氣&#93;是邱小玲代表歌曲,這首歌曲的歌詞很短,好像勵志短語般,不斷激勵男性奮發向上的決心。
<3>愛情歌曲

徐筱寧徐筱寧
愛情歌曲以客家情歌王子游兆祺的作品為代表,代表歌手有客家流行樂壇的大牌歌手劉平芳和魏海姍。代表性的愛情類歌曲有&#91;涯系你個人&#93;、&#91;心痛&#93;、&#91;初戀個時節&#93;、&#91;我甘願&#93;、&#91;印崗戀情&#93;、&#91;一條花手巾&#93;、&#91;十八歲的心情&#93;、&#91;離開汝不得已&#93;、&#91;愛情介債&#93;、&#91;印崗戀情&#93;、&#91;這情像砂仔&#93;、&#91;情戀&#93;、&#91;春情 &#93;、&#91;難分難捨&#93;、&#91;噴射時代&#93;、 &#91;九降風&#93; 、&#91;好唔好&#93;等。其中&#91;涯系你個人&#93;是魏海姍的成名曲,此歌易學易唱,到現在都還非常流行,電台點播率也非常高;&#91;心痛&#93;是劉平芳演唱的歌曲,她的愛情歌曲非常地有韻味,特別是在悲苦的感覺上,而由於客語語音本身發音的部位接近喉嚨深處,在唱起情歌時更是有種從內心吐出的感覺。
<4>思鄉歌曲
這類歌曲是由創作人懷著對原鄉思念之情而創作的,代表歌手為陳威。具有代表性的思鄉歌曲有&#91;思念故鄉&#93;、&#91;家鄉個小河&#93;、&#91;思鄉&#93;、&#91;故鄉之歌&#93;、&#91;望月思故鄉&#93;、&#91;難忘個故鄉&#93;、&#91;浪子心&#93;、&#91;滾滾嘉應情&#93;、&#91;異鄉客&#93;等。像&#91;思念故鄉&#93;(陳威演唱)這首歌曲主要表達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唱出了遊子的心聲,特別是離開家鄉在大都市打拚的客家人,思鄉之情更為突出。
<5>另類歌曲
這裡所說的另類歌曲,是指對客家流行歌曲主流歌曲來說是一種另類:不同於傳統的山歌,有傳承也有創新的歌曲。另類歌曲以客家童謠、民謠和搖滾歌曲為主,如&#91;流浪的小狗&#93;、&#91;忍者龜&#93;、&#91;雞拐仙遇到膨風牯&#93;、&#91;大戇牯汽車&#93;、&#91;我教你唱山歌&#93;、&#91;流浪的小狗&#93;、&#91;鮮鮮河水&#93;等都屬另類歌曲。
按風格主要可以分為五大流派:

<1>以涂敏恆、呂金守、林子淵、陳志明、陳源等音樂人為代表的東洋歌派

余畑龍余畑龍
由於日治時代後東洋歌曲在台灣非常流行,這些客家音樂人受到東洋歌曲的影響而創作出具有東洋風格的歌曲,這些歌曲在早期的客家流行樂壇占有非常大的分量。代表歌手有劉平芳、魏海姍、古慧慧、劉秀暐、謝雷、高向鵬、彭月春等人。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91;情殘夢碎&#93;、&#91;千山萬水&#93;、&#91;觀音頌&#93;、&#91;斷情&#93;、&#91;恩愛個夫妻&#93;、&#91;有量占有福&#93;、&#91;一領縫線衫&#93;、&#91;蛾眉月&#93;、&#91;酒中花&#93;、&#91;女人心&#93;、&#91;蓮霧花開&#93;等等。
<2>以前交工樂隊、好客樂隊和硬頸樂團為代表的搖滾(Rock)派
交工樂隊是在90年代與「美濃愛鄉協進會」一起衝撞體制、反對可能危害生態的水庫興建,在過程中,交工樂隊用音樂記錄了客家人硬頸的性格及退無死所的艱難處境,並以搖滾的方式唱出了勞工的心聲,在勞工階級具體非常大的影響,交工樂隊於2003年解散,原主唱林生祥單飛繼續創作客家流行歌曲,其他成員組成了現今的好客樂隊,目前他們的歌曲仍以搖滾方式為主,但是少了當初運動的艱辛、離鄉的無耐,給人以全新的感覺。他們的代表歌曲有&#91;菊花夜行軍&#93;、&#91;客家現身+客家進行曲&#93;、&#91;阿成下南洋&#93;、&#91;我們向幸福招手&#93;、&#91;工人嬰仔歌 &#93;、&#91;風神&#93;、&#91;縣道184&#93;、&#91;愁上愁下&#93;、&#91;細妹&#93;、&#91;細妹汝看&#93;等。
硬頸樂團是台灣第一個用客家話演唱客家流行歌曲的樂團,完全顛覆了傳統客家音樂,讓大家體念到了唱客家流行歌曲一樣能夠跳起來。代表曲有&#91;黑白電影&#93;、&#91;十八歲討姑娘&#93;、&#91;飯兜&#93;、&#91;硬頸傳萬代&#93;、&#91;做人要知足&#93;、&#91;記得那年的寒天&#93;、&#91;如煙的往事&#93;等。
<3>以顏志文、謝宇威、陳永淘等人為代表的鄉土民謠(Countryfolk)派
謝宇威謝宇威
以顏志文為團長的山狗大樂團於1997年3月成立,主要宗旨為推動客家新音樂的創作和傳承客家歌謠的重新編曲演唱,希望將客家歌曲注入年輕、現代的氣息,幾年來在主流音樂圈掀起不小的漣漪。代表歌曲有:&#91;涯教汝唱山歌&#93;、&#91;三月的風&#93;、&#91;早秋台北&#93;、&#91;紙鷂&#93;、&#91;美麗的聲音&#93;、&#91;&#91;新個客家新個期望&#93;、&#91;平埔學佬客家&#93;、&#91;阿樹哥的雜貨店&#93;、&#91;大家來唱一條快樂個歌&#93;、&#91;賣花介細阿妹&#93;、&#91;大夥房&#93;等。
在主流樂壇已有一席之地的謝宇威,不喜歡被客家局限住音樂,也不喜歡用音樂來束縛客家,謝宇威創作每一首作品,後面都有一個小小的故事,目前他的歌曲主要從客家傳統歌謠中改編。代表歌曲有:&#91;問卜歌&#93;、&#91;十八姑娘一朵花&#93;、&#91;從頭來過&#93;、&#91;一儕&#93;、&#91;桃花開&#93;、&#91;山歌&#93;、&#91;奈何&#93;、&#91;月光光&#93;、&#91;花樹下&#93;、&#91;勇往直前行&#93;等
有客家民謠詩人之稱的陳永淘(阿淘哥)的曲風則結合民謠搖滾、藍調等形式為主,深具游唱詩歌的特色,對台灣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常大,他的歌曲不論是客家族群還是非客家族群都有很廣的民眾基礎, 代表歌曲有:&#91;頭擺的你&#93;、&#91;仰葛煞&#93;、&#91;盲神來了&#93;、&#91;發夢&#93;、&#91;天問&#93;、&#91;水路&#93;、&#91;鮮鮮河水&#93;、&#91;搖籃曲&#93;、&#91;風平浪靜&#93;等。
<4>以劉劭希為代表的電子舞曲爵士(jazz)派
知名客家流行音樂人劉劭希根據他多年幕後創作的經驗,用自己母語——大埔客語配合JAZZ、拉丁、FUNK、電子等音樂元素形成的具有爵士風格的流行歌曲,代表曲有&#91;嬈細妹&#93;、&#91;來通電&#93;、&#91;I am CrazyJazz&#93;、&#91;三蕃市的咖啡屋&#93;、&#91;地獄浮沉錄&#93;、&#91;八方來客&#93;、&#91;青鳥詞&#93;、&#91;大地渡亡經&#93;、&#91;那年秋天 &#93;等。
<5> 以東東、李一凡、徐筱寧、古重禮、邱幸儀等人為代表的西洋、城市歌派
這幾年來由於很多新生代歌手的加入,客家流行歌曲已經向西洋、城市歌派發展,並已有很大的陣容。代表曲有&#91;愛要說出來&#93;、&#91;真愛&#93;、&#91;愛是什麼&#93;、&#91;遠方的鼓聲&#93;、&#91;你敢函記得&#93;、&#91;客家DJ&#93;、&#91;方向&#93;、&#91;九降風&#93;、&#91;失根花&#93;、&#91;希望在今天&#93;、&#91;最愛是你&#93;、&#91;五月雪&#93;、&#91;媽媽&#93;、&#91;心手相連&#93;、&#91;親愛的寶貝&#93;、&#91;月光光&#93;、&#91;燕子&#93;、&#91;汝唔識涯了&#93;等等。按地域來分可以分為三大版塊:

<1>台灣
台灣是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目前世界上發行的客家流行歌曲有95%以上都是台灣的。這與台灣客家族群意識的覺醒,客家人開始積極爭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地位分不開的,特別一些客家政治機構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後,對客家流行歌曲的創作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現今台灣的客家流行歌曲,涂敏恆和林子淵這兩位音樂人的作品還是占了很大的分量。其中涂敏恆先生創作的客家流行歌曲多達兩千多首;歌手方面,出版個人專輯十張以上的客家流行歌手有劉平芳、彭燕、林展逸、陳淑芳、古慧慧、溫瑞鴛等。
<2>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客家人不少,客家流行歌曲卻不多,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馬來西亞的客家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邱清雲、謝玲玲、張少林和唐尼這四位的作品。其中有客家歌王之稱的邱清雲的成就最大,他的歌曲在全球華人唱片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邱清雲已經發表了十餘張客家流行歌曲專輯。
<3>大陸
雖然90%以上的客家人都在大陸,但是大陸的客家流行歌曲卻沒有發展起來,還處於萌發的狀態。客家風情網的嚴修鴻教授對此作出了分析,他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國語文化壓倒了地方方言,大一統,缺乏自由多元的思想基礎;二是客家民間文化人才缺乏;三是傳統文化缺乏刺激,在形式與內容上沒有創新意識。
幸運的是,最近幾年有了一些發展:目前大陸唯一一張客家方言流行歌曲專輯【月光光】是梅州的山歌皇后徐秋菊演唱的,這張專輯共收錄了10首歌,但因宣傳不力,銷量不是很理想,沒能引起多大的影響。還有一位是曾在網際網路上流行一時的和平縣校長,他用客家話翻唱了一些名曲,也有一些自己的創作,目前他正與梅州非凡影視公司合作發表他演唱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期待他能創作出更多客家流行歌曲,以帶動客家流行歌曲在大陸的創作風潮。

音樂人

客家流行音樂客家流行音樂
內地客家民謠音樂創作人:秋林(李秋林)

粵北客家人,廣東省流行音樂家協會會員,音樂唱作人、製作人。

主要樂器:吉他、鋼琴、打擊樂。

2001年開始創作歌曲,作品主要記載生活的點點滴滴,融合在城市與民謠風格之間,客語民謠山歌主要作品有:《客家童謠》《學唱山歌》《二十四節氣歌》,山東濰坊風城之星2010選秀主題歌《夢想綻放》,編曲作品: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會歌《茶香中華》、天眾集團企業歌《天眾之歌》、梅州單竹山企業《單竹山茶歌》等。

台灣客家民謠代表人物:林生祥

林生祥,前交工樂隊靈魂級人物。197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美濃鎮。1998年,在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莊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決定組成“交工樂隊”用音樂參與反水庫運動。1999年4月,美濃反水庫運動音樂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出版,在各式抗爭場合與民眾一起唱著憤怒與希望,專輯獲得當年台灣金曲獎非流行類最佳作曲人與製作人。2001年“交工樂隊”第一次前往歐洲參加世界音樂節,並在年底發表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2004年完成《臨暗》專輯,2006年完成《種樹》專輯。榮獲2000、2002、2005、2007年台灣金曲獎。

前景

眾所周知,從事客家流行歌曲創作攢不到錢。而目前的客家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客家音樂人認識到客家語言和文化所面臨的危機而創作的,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攢錢,而是為了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在這么難於經營客語流行市場空間下,還是這么一批敢死隊在做最後的掙扎,這一點,不論是國語流行音樂人還是閩、粵語流行音樂人都不能與客家流行音樂人相提並論。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使客家流行歌曲創作的數量遠遠少於國、閩、粵語流行歌曲;也難有頂尖音樂人的加入並創作出能夠在全球廣為流行的客家流行歌曲。
台灣方面已經有人對客家流行歌曲的發展進行了省思。筆者認為現今客家流行歌曲的瓶頸在於推廣,推廣不力是客家流行歌曲在主流樂壇難於生存的根本原因。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與出版不應僅僅靠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一點補助,而應該展開公平競爭,創作出大量的客家流行歌曲,並大量投入市場,只有普遍存在,人們才會知道客家流行歌曲並慢慢接受客家流行歌曲。我們期待客家流行歌曲的數量能夠大幅增加,質量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脫離客委會,真正走市場化的道路,引進一些高水準的音樂人的加人,創作出非常流行的客家音樂作品,同時應該開發並占領大陸和海外市場。
目前的客家流行歌曲演唱,新生代歌手參與不多,年紀在30歲以上的占了大部分,特別是在全球華語流行樂壇還沒有具有影響力的客家流行歌手。原因之一是沒有打造出客家流行歌曲的天王天后,也就是說在流行樂壇上沒有客家流行歌曲的傑出代言人,導致客家流行歌曲在邁入主流樂壇中元氣受到很大的損傷。我們希望客家委員會和客家演藝協會能夠集中力量挖掘並培養出客家流行歌曲的天王天后,讓客家流行歌曲能夠在主流樂壇中迅速崛起。
現在的客家流行歌曲已經進入主流樂壇,但是在國、英、閩、粵語流行歌曲的強烈衝擊下仍是苦戰,客家流行歌曲該何去何從是客家音樂人和唱片公司必須重視並應儘快解決的問題。全球各地的客家人,也應該為客家流行歌曲的發展增磚添瓦,買正版的客家流行歌曲專輯,誠實地支持客家流行歌曲。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客家流行歌曲定能風靡全球。

相關獎項

客家流行音樂客家流行音樂
台灣
客家流行音樂的興起,受到現代音樂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影響,並且為促進客家音樂的保存及創意,金曲獎對客家歌手的肯定有其重要性。2003年第十四屆起,設有最佳客語歌手獎及最佳客語專輯獎,多位客語歌手及多部客語專輯受到表彰。

大陸
“客家流行音樂金曲榜”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客家文化的發展,促進客家語地區的文化交流。主辦方希望藉此活動,吸引全球客家地區和講客家語方言地區的人們,共同來創作、打造屬於客家人自己的流行音樂和通俗歌曲,讓更多人了解客家、了解客家人,增強全球客家人的凝聚力。

主辦方希望通過中國移動行銷渠道和豐富的無線音樂資源,製作客家音樂彩鈴、振鈴以及全曲下載等音樂產品向全國5億移動客戶推廣,將客家流行音樂引入數位化音樂大潮流中。第一屆客家流行音樂金曲榜已經揭曉,並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以下是第一屆流行音樂金曲榜的獲獎情況:

十首創編唱俱佳的曲子被評選為十大金曲,分別是:余畑龍《海邊看飛機》、蕭佩茹《金縷衣》、劉謙隆《么相干》、莊文《月光光,照茶陽》、李子《瀝翻歌》、焦妹兒《送郎》、阿秋哥《阿姆的擂茶》、陳正航《流浪》、劉莉汕《晴天》、《唱山歌》。同時,獲得年度金曲大獎的是華D《客家人系有料》,曾輝彬、徐千舜分獲最佳男、女歌手獎,黃平波的《撮把戲》獲最佳作詞獎,范俊福的《客家人系有料》獲最佳作曲獎,三方的《我驚鬼》獲最佳編曲獎,劉謙隆、劉莉汕二人獲最佳新人獎,最受歡迎網路歌曲獎的是《阿婆留下一首歌》,最受歡迎彩鈴歌曲獎的是《搖滾吧山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