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

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

女子雙打,是奧運會羽毛球比賽的重要賽事之一。,羽毛球被列為漢城奧運會的表演項目。1992年,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羽毛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男、女單、雙打4塊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增設了混合雙打比賽項目,使奧運會羽毛球項目金牌總數增至5塊。

簡介

女子雙打,是奧運會羽毛球比賽的重要賽事之一。1988年,羽毛球被列為漢城奧運會的表演項目。1992年,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羽毛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男、女單、雙打4塊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增設了混合雙打比賽項目,使奧運會羽毛球項目金牌總數增至5塊 。

項目起源

1873年,在英格蘭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Badminton)莊園舉行的一次宴會上,幾個從印度退役回來的軍官,用球

拍和球(香檳酒的軟木瓶塞插上鵝羽毛的)隔著宴會桌對擊。此遊戲很快被英國人廣為接受並流傳開來。因此,人們以伯明頓(Badminton)這一地名為此項運動命名。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賽規則誕生於印度的普那。1878年,英國制定了統一和漸趨完善的羽毛球比賽規則。1899年,舉行了第1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1903年,在都柏林舉行了世界最早的由愛爾蘭和英格蘭參加的羽毛球國際比賽。最早的羽毛球場地兩端寬,中間網處窄小,形狀類似古代的計時器—沙漏。1934年,由加拿大、丹麥、英格蘭、法國、愛爾蘭、荷蘭、紐西蘭、蘇格蘭和威爾斯創立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當年,國際羽聯第一任主席湯姆斯爵士捐資製作了一座獎盃,該獎盃作為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賽的流動獎盃頒發,所以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賽又稱湯姆斯杯賽(Thomas Cup)。(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948年,舉行了第1屆比賽,每3年舉行一次,每場比賽有5場單打、4場雙打,共9場比賽,比賽兩天完成。1984年改為每逢偶數年舉行,並將9場制的比賽改為5場制,分別是3場單打,2場雙打。1956年,由世界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尤伯夫人捐贈的獎盃,作為世界羽毛球女子團體賽的流動獎盃。1956年舉行第1屆尤伯杯賽(Uber Cup),每場比賽由3場單打、4場雙打,共7場比賽組成。1984年改為與湯姆斯杯同時同地舉行,採用同樣的5場制比賽方法。1977年,在瑞典的馬爾摩舉行了首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設5個單項比賽,原為每逢奇數年舉行,現改為每年舉行一屆。1989年,在印尼舉行第1屆蘇迪曼杯比賽(Sudirman Cup)。印度尼西亞向國際羽聯捐贈了以印度尼西亞人蘇迪曼名字命名的獎盃,作為世界羽毛球男女混合團體賽的流動獎盃。蘇迪曼杯賽由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5場比賽組成。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每年組織的世界羽毛球系列大獎賽(World Grand Pris)總決賽始於1983年。前3屆只設男女單打2個項目;1986年開始設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5個項目。該項大獎賽分成若干站,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舉行。根據贊助商提供比賽獎金的數量,將比賽分成6個星級。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根據參賽者各站比賽累計的成績積分作為每站比賽選手的依據。自2001年起,總決賽停辦。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於2006年正式更名為羽毛球世界聯合會,簡稱世界羽聯 。

奧運會競賽規則

挑邊
賽前,採用挑邊的方法(拋硬幣)來決定發球方和場區。挑邊贏者將優先選擇是發球或接發球,還是在一個半場區或另一個半場區比賽。輸者在餘下的一項中選擇。

計分方法
第29屆奧運會也將採用每局二十一分的賽制。二十一分的賽制對於提高運動員的積極性、減少運動員受傷以及電視轉播等方面較十五分制有更大的優勢。

世界羽聯21分制實行每球得分制,所有單項的每局獲勝分皆為21分,最高不超過30分。每場比賽採取三局兩勝制,先到21分的一方贏得當局比賽。如果雙方比分為20比20時,獲勝一方需超過對手2分才算取勝;直至雙方比分打成29比29時,那么先到第30分的一方獲勝。首局獲勝一方在接下來的一局比賽中先發球。

站位方式
雙打:比賽中,當比分為0或偶數時,球由右發球區對角發向對方場地的右接發球區;當比分為奇數時,球由左發球區對角發向對方場地的左接發球區。比賽中,只有當一方連續得分時,發球員必須在右或左發球區交替發球,而接發球方隊員的位置不變。其它情況下,選手應站在上一回合的各自發球區不變,以此保證發球員的交替。

雙打比賽無論是在開始還是在賽中,皆為單發球權,也就是說每次一方只有一次發球權。發球方失誤不僅丟失發球權也將丟失1分,如果這時得發球權的一方得分為奇數時,則必須是位於左發球區的選手發球,如果此時得發球權的一方得分為偶數時,則必須是位於右發球區的選手發球。

雙打比賽只有接發球隊員才能接發球,若其同伴接發球或被球觸及則“違例”,判發球方得分,當發球被回擊後,球可由二人中任一人擊回,不得連擊,如此往返直至死球。雙打比賽發球時,發球隊員和接發球隊員必須站在規定的發球區和接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他們的同伴站位可以不受限制,但不得妨礙對方。運動員發球和接發球順序有誤,已得比分有效,糾正方位或順序。

比賽器材

球及球拍——奧運會羽毛球賽用球需經世界羽聯批准。球為16根長62~70毫米的羽毛及半球形球托構成。球重為4.74~5.50克。奧運會羽毛球賽館需備有700打適合比賽的三種速度的球儲存於安全的倉庫中。球拍由參賽運動員自備。球拍長不超過680毫米,寬不超過230毫米。由於不符合規定的球拍並未給球員帶來明顯的有利,因而裁判員對運動員的球拍並不做嚴格的檢查。
裁判員椅——座高1.55米。在左右扶手間設一塊裁判員放置計分板的墊板。
發球裁判員椅——為有靠背椅,它的高度需滿足當發球裁判員坐下時,發球裁判員眼睛的視平線基本與發球員的腰部持平。
司線裁判員椅——要求同發球裁判員椅。
衣物筐——為比賽的運動員放置備用球拍、毛巾、運動衣以及飲用水等。單打比賽時,於裁判員椅的兩側各放置一個衣物框,雙打比賽放置兩個。
放球箱——位於發球裁判員的椅旁,放置比賽時備用的新球和用過的舊球。
乾拖把——每個場地備有兩個有良好吸水性能的乾拖把,每邊一個。量網尺——其寬為4厘米、長160厘米的木或鋁製的直尺,在1.524米和1.55米處有標記。
記分墊板——為裁判員臨場裁判時,墊寫積分表用。板的尺寸要略大於A4紙,材質為硬質的有機玻璃或塑膠板。 場地設施

場地及淨空高度——羽毛球場地呈長方形,長13.4米,單打場地寬5.18米,雙打場地寬6.10米。奧運會羽毛球場地淨空高度必須在12米以上,場地必須是鋪在有彈性的木地板上面的塑膠羽毛球場地。
燈光——場地燈光需來自場地邊線1米以外12米以上的高度,亮度至少平均為1200勒克斯(Lux)。
牆壁顏色——場地四周牆的顏色必須是深色的。 場地風力的控制——場地風力不大於0.2米/秒。比賽時,比賽場地應儘量無風。
場地布局——在一個館內同時有兩塊或兩塊以上場地進行比賽時,場地需平行安置,端線朝向主席台,並編號。
球網——球網的材料為拉伸性較小的尼龍繩。網孔為邊長15~20毫米的方形且均勻分布。球網的上沿由75毫米寬的白布條對摺覆蓋。球網的兩端與網柱之間沒有空隙。

新規則

A和B對C和D的雙打比賽。A和B贏了挑邊並選擇了發球。A發球C接發球。A為首先發球員,而C則為首先接發球員。

過程及解釋比分發球區發球員和接發球員贏球方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示意圖

0-0

從右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雙數)

A發球,C接發球(A和C為首先發球員和首先接發球員)A和B

A和B得1分。A和B交換髮球區,A從左發球區再次發球。C和D在原發球區接發球1-0

從左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單數)

A發球,D接發球C和D

C和D得1分,並獲得發球權。兩人均不改變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1-1

從左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單數)

D發球,A接發球A和B

A和B得1分,並獲得發球權。兩人均不改變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2-1

從右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雙數)

B發球,C接發球C和D

C和D得1分,並獲得發球權。兩人均不改變其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2-2

從右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雙數)

C發球,B接發球C和D

C和D得1分。C和D交換髮球區,C從左發球區發球。A和B不改變其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3-2

從左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單數)

C發球,A接發球A和B

A和B得1分,並獲得發球權。兩人均不改變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3-3

從左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單數)

A發球,C接發球A和B

A和B得1分。A和B交換髮球區,A從左發球區再次發球。C和D不改變其各自原發球區(即原站位)4-3

從右發球區發球

(因發球方的分數為雙數)

A發球,D接發球C和D

觀賽禮儀

羽毛球運動從誕生到現在,始終是一項高雅的運動。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女士優先,用語文明,講究舉止等等,都是羽毛球文化所倡導的。羽毛球是對聲、光、色彩乃至室內空氣條件要求最嚴格的球類項目之一,任何一方面不理想都會對比賽和運動員產生負面影響。這就要求在觀看羽毛球比賽過程中,要相對保持安靜,不要隨意發出響聲,場地背

景要相對較暗等。因此,在羽毛球賽場中對觀賽者應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的約束機制,以保證比賽的正常進行。羽毛球賽場禮儀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約束規範。其主要內容如下:
(1)觀賽者應在賽前5分鐘入座,觀看比賽不應吸菸。若有貴賓觀看比賽時,應禮貌地鼓掌表示歡迎。
(2)頒獎奏獲獎隊國歌時,觀賽者應肅立,不應談笑或做其他事情。
(3)比賽中,觀賽者儘量不要從坐位上站起來,更不要隨意在看台上來回走動。
(4)賽中,觀賽者應適時為雙方運動員鼓勵加油。對精彩的表演可當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不應喝倒彩或者起鬨。
(5)觀賽者要遵守賽場規定
(6)觀賽者不應提前退場。
(7)比賽結束時,觀賽者應熱烈鼓掌。
(8)觀賽者的服飾應得體大方。

觀賽禁忌
(1)觀賽者不得使用粗魯的、不文明的、帶有敵意的、攻擊性的或侮辱性的語言刺激球員。
(2)觀賽者在觀看比賽時不得燃放煙火,不得向場內拋擲物品。
(3)觀賽者不得破壞公物,不得做不文明手勢。
(4)觀賽者在觀看比賽拍照時,不得使用閃光燈。
(5)觀賽者在觀看比賽時,不允許吸菸。
(6)觀賽時應將手機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7)觀賽者不得將鑼鼓、樂器等響器帶入比賽場內。

歷史名人

張潔雯

性別: 女

出生日期:1981年1月14日

出生地: 廣東廣州

身高: 177厘米

體重: 69公斤

身份: 運動員

教育背景: 大學

個人愛好: 唱歌、玩電腦

註冊單位: 廣東

運動項目: 羽毛球

奧運報名項目: 女雙

最好成績: 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與楊維)

運動經歷:

1989年2月進入廣州市體校,教練是塗棚芳;1995年2月進入廣州市體工隊,教練是傅漢洵;1995年5月,進入國家二隊,教練是潘莉;2000年12月進入乙歡櫻塘肥翹銼恪⑽探ǖ隆?/P>

主要成績:

1998年 世界青年錦標賽女雙(與謝杏芳)冠軍

2000年 全國冠軍賽、世界青年錦標賽女雙冠軍

2001年 世錦賽、全英、丹麥公開賽女雙亞軍

2001年 中國、新加坡公開賽女雙冠軍

2002年 亞錦賽女雙冠軍

2003年 瑞士、新加坡、馬來西亞、丹麥公開賽賽女雙冠軍

2004年 瑞士公開賽、全英公開賽女雙亞軍

2004年 韓國公開賽女雙冠軍

2004年 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與楊維)
楊維

性別:女

籍貫:廣東

生日:1979年1月13日

身高:1.72米

項目:羽毛球

冠軍簡歷:1998年6月,黃楠雁開始和楊維合作雙打,僅僅10個月的打造,兩人的世界排名便急躥至首位,此後,這對新人在國際賽場上屢屢摘金奪銀,顯示出強大的衝擊力和無可限量的前途。黃楠雁出生於廣西,楊維來自廣東。比賽中,黃楠雁一般在前場負責組織調度,而身材高大的楊維則主要在後場擔任攻擊手。亞運會後楊維與黃楠雁拆開,後者退役,楊維轉而與張潔雯配對雙打。

主要戰績:

1999年新加坡公開賽女雙冠軍,蘇迪曼杯冠軍隊主力成員;

2000年尤伯杯冠軍隊主力隊員,日本公開賽女雙冠軍,悉尼奧運會女雙銀牌;

2001年韓國公開賽女雙冠軍,大獎賽總決賽女雙冠軍;

2002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公開賽女雙冠軍;

2003年瑞士公開賽女雙冠軍;

2004年尤伯杯團體賽冠軍成員。

歷屆冠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
男子單打陶菲克
女子單打張寧

男子雙打金東文/何泰權
女子雙打楊維/張潔雯
混合雙打 張軍/高凌
2000悉尼奧運會
男子單打吉新鵬
女子單打龔智超
男子雙打吳俊明/陳甲亮
女子雙打葛菲/顧俊
混合雙打 張軍/高凌
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
男子單打霍耶爾-拉爾森
女子單打方銖賢
男子雙打邁納基/阿赫馬德-蘇巴吉亞
女子雙打 葛菲/顧俊
混合雙打吉永雅/金東文
1992巴塞隆納奧運會
男子單打魏仁芳
女子單打王蓮香
男子雙打金文秀/朴柱奉
女子雙打鄭素英/黃惠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