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金融方略

大國金融方略,首先介紹了世界金融史和中國金融史;然後對地緣政治與世界金融版圖以及美國霸權與美元盛衰之路做了介紹;隨後又分析了大國之間的博弈與世界金融新格局;最後提出了我國建立金融戰略的三大方略,即人民幣國際化、增強綜合金融國力、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基本資料】

書名:大國金融方略:中國金融強國的戰略和方向

(圖)大國金融方略大國金融方略

書號:ISBN 978-7-111-26821-5
作者:徐洪才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中國能否在世界金融版圖中獲得自己應得的地位?中國如何建立自己的金融戰略?本書對此作了深入的探討。書中首先介紹了世界金融史和中國金融史;然後對地緣政治與世界金融版圖以及美國霸權與美元盛衰之路做了介紹;隨後又分析了大國之間的博弈與世界金融新格局;最後提出了我國建立金融戰略的三大方略,即人民幣國際化、增強綜合金融國力、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本書通俗易懂,適合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企業家及金融專業學生閱讀,同時,也適合關心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的人士閱讀。

【內容推薦】

中國能否在世界金融版圖中獲得自己應得的地位,成就大國崛起的夢想?中國如何構建自己的金融戰略,如何才能增加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順著本書的思路,你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借古喻今,回眸400年世界金融史
以史為鑑,近看中國金融發展歷程
世界多極,地緣政治與世界金融版圖重繪
金融危機,美國霸權與美元走向衰落
大國博弈,創造世界金融新格局
三大方略,實現金融強國夢想

【作者簡介】

徐洪才,著名金融專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教授;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EMBA和EDP金融課程主講教授;中國證券業協會CIIA專家委員,北京市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曾就職於中央銀行、證券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出版《投資基金與金融發展》、《中國產權交易市場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研究》;《投資銀行學》、《期貨投資學》、《投資基金運作全書》和《中國資本運營經典案例》。研究方向:金融改革、資本市場和金融工程。
作者部落格:http://xuhongcai.blog.sohu.com/

【名家推薦】

1、《大國金融方略》發表在全球金融海嘯發生髮展之時,我認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是當今金融學科領域裡的一部好教材。說好是因為該書在歷史與現代、理論與務實、個案與一般的分析與研究上,較為成功。該書不僅較系統地總結了國際金融歷史經驗,既包括英鎊和美元稱霸世界的歷史,也包括所謂日本“金融戰敗”和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難能可貴的是,該書對我國金融改革與開放中的諸多巨觀和微觀問題,都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並大膽地提出了中國金融改革和金融體系建設的構想。
雖然書中有的觀點我認為需要探討,但這部著作仍可以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發,對於初涉金融學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啟蒙,對於金融理論研究者和從事金融實際工作的同志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


——陳耀先。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董事長。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國務院經濟專題辦副主任;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徐洪才教授的新著《大國金融方略:中國金融強國的戰略和方向》出版了。徐洪才是我國著名金融專家,有著近20年的企業、銀行和證券從業經歷和管理經驗,現在執教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他習慣於將巨觀問題與微觀操作相結合,國際經驗與國內情況相結合,在我國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發展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這部內容廣泛、涉及國家金融發展的學術專著中,他系統地總結了國際國內的經驗和教訓,從戰略高度較深入地研究了我國成為金融強國的諸多關鍵性問題,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對策思路。徐洪才的多部著作都是我寫的序言,我非常高興能再一次為他的著作作序。這部著作,文筆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普通讀者閱讀,更值得政府官員們閱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中國經濟年鑑》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長。

【專家點評】

1、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徐博士曾經從事巨觀金融監管和微觀金融操作,他在《大國金融方略》中表現的憂國之心和博學多識,令我深感欣慰和欽佩。

——常清,中國農業大學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2、《大國金融方略》一書,立足中國實際,放眼世界大國博弈格局,巨觀和微觀兼顧,是徐教授的嘔心瀝血之作,體現了一位正直學者的學以致用和拳拳報國情懷。

——曹建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
3、沒有金融崛起,根本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復興;沒有金融崛起,更談不上強大中國的和平崛起。《大國金融方略》,正是徐博士從思維、理念方面補齊中國金融短板的一次積極努力。

——馬方業,著名財經評論家,《證券日報》副總編輯

4、金融改革應樹立“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改革觀、“把結構最佳化置於優先地位”的發展觀、“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協調並進”的開放觀。很高興,我的“三觀”思想與徐教授的《大國金融方略》不謀而合。

——苑德軍,中國銀河證券公司高級經濟學家,博士,教授,博導

5、全球金融風暴百年一遇,國際金融格局變遷機會孕育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華誕,大國金融發展戰略規劃正當其時。

——倪建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官員,曾任IMF經濟學家,博士

【圖書目錄】

序一金融安全關乎國家根本利益

序二中國金融要走創新發展之路

前言大國崛起需要金融戰略思維

第一章世界金融歷史400年回眸

一、世界金融歷史400年回眸

1金融唱主角的時代已經來臨

2各領風騷一個世紀的國家

3誰也無法逃脫的經濟周期

二、英鎊霸權的200年興衰史

1英鎊霸權的興起與衰落

2國際貨幣體系變遷脈絡

3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簡介

三、美元稱霸全球的歷史演進

1美國金融業200年回顧

2回顧1929年經濟大蕭條

3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4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到牙買加體系

四、如何評價日本的金融戰敗

1日本金融業的歷史和特點

2東京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3日本真的金融戰敗了嗎

4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畫

五、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危機

1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2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3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4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機

六、對經濟危機原因的理論分析

1凱恩斯關於危機的分析

2弗里德曼對危機的分析

3馬克思關於危機的分析

4西方四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二章中國金融強國的不懈追求

一、1978年以前的中國金融業歷史

1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國金融業

2走向共和時代的中國金融業

3計畫經濟時代的中國金融業

二、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貨幣政策

11993~1997年的中國貨幣政策

21998~2002年的中國貨幣政策

32003~2008年的中國貨幣政策

三、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銀行業

11949~1978年:大一統銀行體制

21978~1994年:二元銀行的體制

31994~2003年:專業銀行商業化

42003年以後:銀行業加快開放

四、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證券業

11978~1992年:中國資本市場萌生

21993~1998年:全國資本市場形成

31999~2008年:資本市場初步發展

五、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保險業

1中國保險業出現三大變化

2保險成為服務民生的手段

3保險行業對外開放的成就

六、我國金融改革開放30年反思

1國有銀行上市:以建行為例

2如何認識外資的戰略布局

3防止“拉美化”悲劇的重演

4保爾森先生到底意欲何為

第三章地緣政治與世界金融版圖

一、現實世界中的大國金融版圖

1中美兩國“金融恐怖平衡”

2G8時代結束,G20走上前台

3歐佩克組織扮演重要角色

4亞太地區:機遇大於挑戰

二、美國金融霸權中的投行思維

1美國經濟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2美國金融開放的“雙重標準”

3美國金融霸權中的投行思維

三、“華盛頓共識”最終走向破產

1“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

2“華盛頓共識”的推行和失敗

3“華盛頓共識”理論基礎批判

四、中美經濟戰略對話與合作

1“合則兩利,斗則兩傷”

2中美建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

3中國應避免陷入“龐氏騙局”

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博弈

1美元與歐元間的戰略博弈

2亞洲“10 3”金融戰略合作

3值得關注的印度經濟發展

六、地緣政治與世界能源金融合作

1當前石油供求形勢很嚴峻

2國家石油安全的國際經驗

第四章美國霸權與美元盛衰之路

一、美國金融海嘯的傳導路徑

1與次貸危機相關的概念

2全球金融危機五個階段

3五彩紛呈的政府救市方案

二、危機原因:針鋒相對的觀點

1保爾森撕下了平時的面紗

2從索羅斯的分析得到啟示

3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4這場危機會導致美元崩潰嗎

三、對中美兩國金融合作的反思

1美元長期貶值趨勢不可避免

2應高度重視中國外匯儲備風險

3中國如何從美元危機中脫身

4中國應從金融危機中汲取什麼

四、美國是這次金融危機的受益者

1例證一:美國外債奇怪地消失

2例證二:美國與歐佩克的博弈

3例證三:廣場協定與日元升值

4例證四:農產品補貼和智慧財產權保護

五、流動性陷阱下的貨幣政策操作

1流動性陷阱的基本特徵

2採用定量寬鬆貨幣政策

3美國汲取了日本的教訓

4應對危機中的流動性黑洞

六、從金融危機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1與1929年經濟危機的比較

2美國金融監管體系的缺陷

3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相適應

第五章大國博弈與世界金融新格局

一、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呼聲高漲

1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呼聲

2G20集團金融峰會開局良好

3海灣六國達成統一貨幣共識

二、回歸國際金本位是否可行

1金本位制度的先天性缺陷

2金本位制下必然發生衰退

3如何認識黃金的金融功能

三、推出亞洲貨幣的歷史機遇

1“三足鼎立”呼喚“亞元”誕生

2歐元之父的“亞元五部曲”

3亞洲應對美元衰落的現實對策

四、逐步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作用

1特別提款權的創立過程

2特別提款權的分配和用途

3特別提款權的未來前景

五、國際金融的利益博弈與前景

1金融危機促成全球共度時艱

2新的博弈難撼美國領導地位

3四大主力攜手,難掩本質分歧

4“碳金融”:國際金融新課題

第六章大國金融方略之一:人民幣國際化

一、中國應敢於表現自身實力

1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2人民幣發行量位居全球第五

3外匯儲備和購買美債全球第一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選擇

1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意義

2人民幣國際化現狀與前景

3人民幣具備國際化的條件

4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策略

三、大國金融戰略的地緣政治學視角

1中亞:睦鄰友好,互惠互利

2東協:一衣帶水,前景廣闊

3印度:攜手合作,龍象共舞

4非洲:兄弟情義,源遠流長

四、將計就計,不要害怕人民幣升值

1如何認識人民幣升值的趨勢

2人民幣穩步升值將利大於弊

3匯率升值對企業的影響和對策

五、資本項目開放與國際資本流動

1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前提條件

2創造條件促進人民幣可兌換

3中國外匯儲備及其投資管理

第七章大國金融方略之二:增強綜合金融國力

一、大國崛起與金融強國戰略

1穩步推進金融改革與開放

2構築國家金融安全四道防線

3完善我國“最後貸款人”制度

二、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發展

1貨幣政策失效原因及其對策

2貨幣政策必須兼顧資本市場

3不救市並非市場經濟的常識

4利率政策與利率市場化改革

三、實施藏富於民的金融戰略

1如何打破國富民窮的格局

2政府投資的擠壓效應不容忽視

3資本過剩時代的金融開放策略

四、加強與我國香港、台灣地區的金融戰略合作

1發揮我國香港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用

2加強與我國台灣地區的金融合作

3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五、新格局下的中國能源戰略

1當前國際能源市場的特點

2中國能源發展的五大戰略

3我國石油安全戰略的思考

第八章大國金融方略之三: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一、大國戰略與資本市場發展

1時代呼喚資本市場強國戰略

2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意義

3資本市場與經濟結構的均衡

4加快打造中國國際定價中心

二、打造“9 1 1”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1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現狀

2超常規發展資本市場的可行性

3區域性OTC市場的戰略定位

4推出創業板市場的對策建議

三、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與創新

1確立股票市場的定價功能

2樹立正確的證券投資理念

3適時推出股指期貨交易

4妥善處理“大小非”問題

四、加快我國投資銀行監管與業務創新

1投資銀行與資本市場發展

2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監管

3我國投資銀行業務創新

4我國開放式基金業務創新

五、完善我國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1中小企業的戰略地位和融資特點

2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問題

3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4促進中小企業融資與金融創新

結束語:中國和平崛起的金融戰略

後記

參考文獻

【連載網站】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91071.html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2767.html

http://book.qq.com/s/book/0/16/16829/index.shtml

http://blog.sina.com.cn/cmpeditor

http://xuhongcai.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hztbook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