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庫拉諾·德·卡爾瓦略·埃·阿勞若,A.

他的歷史小說有《小丑》(1843)、《西斯特爾派的長老》(1848)。 他的成名作是描寫教士獨身生活的小說《埃烏里科》(1844)。 他的詩作都收在題為《信徒的豎琴》(1838)的詩集中。

埃爾庫拉諾·德·卡爾瓦略·埃·阿勞若,A.

正文

葡萄牙小說家,出生在里斯本。青年時期曾攻讀文學,因家境貧寒,中途輟學,是一位靠自學成名的作家。他是自由主義者,屢遭葡萄牙專制政權的迫害,1831年被迫流亡到法國英國。當時英、法的浪漫主義文學正處於鼎盛時期,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參加反對專制主義派的鬥爭,他回到葡萄牙自由主義派的基地亞速爾群島,後又到波爾圖市。1833年自由主義派取得勝利後,他被任命為波爾圖市公共圖書館副館長。1836年辭去這一職務。1839年任皇家圖書館館長。此後致力於文學創作。晚年因歷史著作引起宗教界和新聞界不滿,離開里斯本前往聖塔倫地區過田園生活,對自己的宗教信仰也發生動搖。他是葡萄牙浪漫主義文藝理論的奠基人,主張文學要反映社會和政治的變革,創立民族的民眾的文學。主要論文收集在1873年出版的《論文集》中。他的歷史小說有《小丑》(1843)、《西斯特爾派的長老》(1848)。他的成名作是描寫教士獨身生活的小說《埃烏里科》(1844)。他的詩作都收在題為《信徒的豎琴》(1838)的詩集中。詩中表明他是愛國的自由主義者,同時又是虔誠的宗教徒。他的歷史著作有《葡萄牙史》4卷,分別於1846、1847、1850、1853年出版。此外,還有《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始末》一書(1854~185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