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網路新興用語]

圍觀[網路新興用語]

圍觀是一個網路用語。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為就有可能招致圍觀。也有指中國人的圍觀特別事物的癖好。

含義

網路新興用語。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為就有可能招致圍觀。也有指中國人的圍觀特別事物的癖好。

在學校論壇上常見的圍觀行為是:群人(通常性別為男)在約定以某位同學為圍觀對象後,在某時間內,將其圍而觀之,同時帶有裝備,抓拍之,後發布之。一般伴有某些難以言表的行為。

圍觀通常也能表達出一個具體的人群對特定的某一人,一群人或者某種特定事物的態度。比如:xxx街頭驚現非主流現場擺POSS,引發數千人圍觀,一度導致交通癱瘓。

心理模式

1、好奇心理;

2、從眾心理;

3、漠視所有與己無關之事的體現;

4、關注和嘲諷,非暴力不合作。

行為模式

圓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圓心到圓上的各點的距離相同,也就是說,圍觀的時候,被圍觀者到圍觀者所在的這個圓上的距離都相等,這樣就達成了一種均衡的狀態,人們離被圍觀者的距離相同,既共同有了安全感,同時都達到了同等的視覺效果。想一下,如果人們站的是正方形,站在四邊中間的人(也就是離中心最近的人)他們雖然看得更清楚,但是由於其他人站得更遠些,他們會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平衡,畢竟這么多人在圍觀,偏偏你站得最靠前,也有可能受到被圍觀者的傷害,所以他會往後退,找到一個平衡的位置;同樣四個點的人離得最遠,他們也想看得更清楚,會向里靠,最終形成圓。

此外,由於被圍觀者處在圓心的位置,因此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使得圍觀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圍困”。當不明真相的民眾久久不願散去時,會招致更多的圍觀者。被圍觀者的一言一行都將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想要逃走卻難以突破層層包圍。憤怒而克制的圍觀者,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從未停止過尋找下一個圍觀對象,並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地改變著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