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險為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務

化險為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務

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的概述 文化特徵——企業安全文化的特徵 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圖書信息

作 者:欒興華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海天出版社ISBN:9787807475606 出版時間:2009-07-01 版 次:1 頁 數:18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一般工業技術

內容簡介

化險為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務》作者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專家,在生產第一線從事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十餘年,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作者長期從事企業安全文化的研究,在國家級刊物發表過多篇文章;《化險為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務》擁有強大的顧問團。《化險為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務》除了介紹企業安全文化管理的理論知識外,還大量介紹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工具及操作方法,提出確保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效運轉的具體建議;書中附有多幅安全理念宣傳畫,企業可以直接使用。
每章都有讀書導航圖,書中還有大量圖表,便於讀者閱讀。隨書附贈光碟,內有中英文視頻介紹及實用工具表格,可直接下載使用。

作者簡介

欒興華,安全工程專業研究生學歷,加拿大皇家大學MBA,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持英國NEBOSH L3證書;1995年至今一直從事HSE工作,現任中海油番禺作業公司HSE經理;曾在中海油(CNOOC)、美國阿莫科石油公司(Amoco)、英國國家石油公司(BP)、美國丹文能源公司(Devon)等公司擔任過HSE工程師、培訓師、HSE經理、HSE顧問等職,從事過HSE諮詢行業;工作的領域涉及石油平台、油輪、建築、化工、飛機發動機維修廠、船廠、倉庫及辦公室等;在流花油田南海勝利號油輪的大修項目中,擔任安全顧問一職,保持了“0”事故紀錄(死亡事故、損時事故、火災爆炸事故、交通運輸事故、環保事故、急救事件);在國家級刊物發表過多篇安全文化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文章。
關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十餘年,閱讀過中外千餘篇該方面的著作,結合自身的企業實踐、經歷,參考顧團成員及資深人士觀點,歷時三載成書。本書凝結著本人、顧問成員及支持者們的心血。

目錄

第1章 文化安全——文化與安全文化
1.1 淺說文化——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1.1 安全文化的定義
1.1.2 安全文化的本質
1.2 安全發展——安全文化的發展及展望
1.2.1 安全文化的發展
1.2.2 安全文化發展展望
第2章 企業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概述
2.1 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的概述
2.2 文化建設——目前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2.2.1 企業安全文化的社會基礎
2.2.2 我國企業安全文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本書解決方案
2.3 文化特徵——企業安全文化的特徵
2.3.1 企業安全文化體系
2.3.2 企業安全文化的性質及功能
2.3.3 企業安全文化的構成
2.3.4 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
2.3.5 安全文化,從娃娃抓起
2.4 構建體系——小結
第3章 員工素養——企業安全文化與員工的行為安全
3.1 行為文化——行為安全與安全文化
3.1.1 第一階段本能反應
3.1.2 第二階段現場監督
3.1.3 第三階段自主管理
3.1.4 第四階段團隊管理
3.2 文化連結一員工的需求、動機、行為與安全文化
3.2.1 生理的需要
3.2.2 安全的需要
3.2.3 歸屬與愛的需要
3.2.4 被尊重的需要
3.2.5 自我實現的需要
3.2.6 行為模型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3.3 安全運用——行為安全科學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運用
3.3.1 行為科學與企業生產
3.3.2 班杜拉的行為互動作用模型
3.3.3 將企業安全文化落到實處
3.4 文化培育——小結
第4章 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4.1 構建基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要素
4.1.1 企業安全承諾
4.1.2 行為規範與程式
4.1.3 安全行為激勵
4.1.4 安全信息傳播與溝通
4.1.5 自主學習與改進
4.1.6 參與安全實務
4.1.7 審核與評估
4.2 塔形構建——安全文化金字塔
4.2.1 安全管理體系審核
4.2.2 安全專題審核
4.2.3 現場安全審核
4.2.4 關鍵工作安全觀察
4.2.5 行為安全觀察
4.2.6 安全互動
4.3 聚焦光芒——金字塔的光芒
4.4 建設實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例
4.4.1 領導重視
4.4.2 員工參與
4.4.3 現場安全技術文化傳播
4.4.4 安全之星
4.4.5 安全互動
4.4.6 企業科學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的宣傳
4.5 構建安全——小結
第5章 安全工具——安全工具箱與安全文化建設
5.1 工具特徵——安全工具的特徵
5.2 工具關係——安全工具箱內六種工具的關係
5.2.1 工具連結——安全工具與作業、安全及責任的關係
5.2.2 合作互力——安全T具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5.2.3 安全工具與作業風險控制
5.3 風險控制——安全工具與現場作業風險控制
5.3.1 風險評估
5.3.2 作業許可程式
5.3.3 行為安全觀察
5.3.4 隱患報告
5.3.5 事故調查
5.3.6 定期檢查——定期安全檢查
5.4 安全工具箱現場運用輔導方案——5×5現場踐行
第6章 量化管理——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
6.1 何以量化——為什麼實施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
6.2 如何量化——如何實施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
6.2.1 量化步驟——實現安全文化量化管理的三個步驟
6.2.2 量化實施——KPI的實施
6.3 安全評估——怎樣實現對安全文化量化管理的評估考量
6.3.1 考量範圍——企業範圍的考量
6.3.2 工作考量——安全工作的考量
6.3.3 自我考量——安全自我評估
6.4 實務實例——企業實務實例
6.4.1 目的
6.4.2 調研範例——部分調研範例
6.4.3 分析範疇——量化分析範疇
6.4.4 人員劃分——量化分析的人員劃分
6.4.5 數據呈現——具體數據呈現
6.4.6 文化分析——企業的安全文化分析
6.4.7 建設思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思路
6.5 投資回報——思路決定出路,安全文化的量化管理——良好回報的投資
6.6 結束語
第7章 安全術語——安全文化術語
附屬檔案
8.1 術語定義——事故原因綜合總表術語解釋
8.1.1 可能的直接原因
8.1.2 可能的系統原因
8.2 矩陣解析——持續改進機制對照矩陣
參考文獻

前言

在2008年楓葉正紅的北京,在石油大學校園,受第二屆北京安全文化論壇組委會邀約,我做了發言。很巧的是我遇到海油系統的老朋友欒興華,他也作為特邀專家參加這次盛會。閒時,他春風滿面地向我談及醞釀已久且已定稿的一本書,是關於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書。會後不久,我在深圳閱讀了他的手稿,之後,他又約我代寫一篇序言。
安全文化這一話題對於安全學者們、學術領域的精英們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對於企業和各個實踐領域的同仁們也絕不陌生。自打車諾比核電事故後提出這一話題,在許多場合都能聽到這個話題。但,到底多少企業由此而改善?總結出來從古到今的各種形式和各種內容的安全文化,到底有多少適合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