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調

共享空調

共享空調,是繼腳踏車[腳踏車]、汽車、充電寶、雨傘等共享消費模式之後出現的消費模式,就是安裝在自家的空調要和人共享。經營模式上,共享空調採用“押金+按時收費”的模式,每台空調押金3000元,按照每小時1元價格收費,電費用戶自理。

基本信息

由來

共享空調共享空調
2017年8月初,廣東順德一家企業提出了共享空調的概念,並在8月8日首發共享空調公測版。這家企業認為,他們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空調租賃不同。他們共享空調的一大特點是在空調產品植入物聯網科技,廠家直接與消費者連線,並通過大數據技術掌握用戶使用空調的狀態。這也意味著,未來你家裡用的空調可能不是你的。

經營模式

該共享空調採用“押金+按時收費”的模式,每台空調押金3000元,按照每小時1元價格收費,電費用戶自理。按照一年使用5個月,每個月20天每天6小時來計算,一台空調回本需要5年的時間。

使用方法

共享空調共享空調
使用方面需要下載共享空調APP,註冊下單之後,商家上門安裝,消費者享有租、續、退三個操作,開機時候只要掃空調二維碼進行充值即可。而這種共享空調屬於短期租賃產品,隨時可以退,設計也圍繞共享概念,安裝使用都非常簡化。

服務方向

除了傳統租賃的單位宿舍、高校、酒店等大型的公共場所,主要面向的是90後消費群體。因為90後們正逐漸步入社會成為消費市場新力軍,觀念比較超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按照90後人群每2人組建一個新家庭,每個家庭3套空調,有2.6億套市場需求。

網友觀點

共享空調共享空調
一位90後讀者小張表示,空調對她來說是生活必需品,夏天沒有空調過不下去,所以會直接購買,不需要去租賃。空調是家裡必要的家電,和別人共享的話,心裡會覺得有點不舒服。

與小張不同,剛入職場正在租房的小劉表示:“租的房子沒有空調,我也是臨時先住在這兒,不能保證幾個月後會不會換地方,如果買空調拆卸安裝搬遷這些都比較麻煩,所以我會關注這一新的事物。”

一位叫劉步塵的市民認為,共享空調乃至家電只是短期商家銷售宣傳,熱度很快會過去。尤其是空調,用了拆掉再安裝,如此循環,產品品質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用戶使用滿意度。而且,家電產品本身並不具有共享性質,共享產品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流動,如腳踏車。家電不同於其他共享平台,家電強調的還是以家用為主,私有化屬性強,共享並不符合家電的發展趨勢。

一位家電業內人員表示,從各類家電使用情況看,空調的共享空間是最大的,對一個家庭而言,空調投入大,但使用率很低,非常符合共享的特徵。預計到2022年,共享空調規模可能在108億元。

發展前景

共享空調共享空調
作為打著共享經濟大旗的一員,潘石屹直言“共享已經被玩壞了,並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

業內媒體的分析認為,家電共享“不是窄胡同就是死胡同”:本質上來說,共享經濟一定程度上弱化擁有權和強化使用權,腳踏車、汽車這些產品能夠對使用權進行碎片化分割,在滿足公共場所隨機性需求的同時,能夠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然而,空調和冰櫃、洗衣機、電視這些家電產品多為家庭私用、固化,擁有權和使用權高度重合,很難成為大眾化消費方式。

一方面,產品屬性決定共享空調之路難走寬。空調產品核心作用就是空氣調節,主要固定在家庭範圍內私有使用,難以符合共享經濟的快循環和高流動的要求,這從根本上限制共享空調病毒式擴張、引爆,難以跳出小眾化的“坑”。

另外一方面,產業特質直接掐滅空調共享之火。“三分購買,七分安裝”,可見空調對於售後安裝、服務的特殊要求,每一次移機過程中,“拆+裝”兩個過程工作難度和強度大,稍有不慎就會給專業安裝工、用戶等帶來安全隱患。另外,成熟行業模式、淡旺季市場分割、安裝工隊伍不穩定等等多方面制約共享空調注定難以成為行業主流。

總的來說,從現有的趨勢來看,很多商業大佬和投資者們仍然在不斷的開發和挖掘。給共享事物下定義有點為時尚早,未來前景如何且需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