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屋登

佐藤屋登

佐藤屋登,蔣百里的妻子,蔣英[音樂家]的母親,1913年,病榻上的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愛上了護理自己的日本護士佐藤屋登,1914年秋,蔣百里終在塘沽碼頭迎來新娘,假天津德國飯店與佐藤小姐結成百年之好。婚後,蔣百里為他的夫人取了一個漢文名字“左梅”。 他們生有五個女兒,但左梅夫人從不教女兒們學日語,平時一家人都用一口地道的北京話交談。

基本信息

概述

佐藤屋登 佐藤屋登

佐藤屋登,蔣百里的第二任妻子,中學畢業後她考入護士學校,在實習五年後被派到日本駐中國公使館服務。

蔣百里的婚姻很是有名,因為他是一個以研究對日戰略著名的中國將領,卻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其過程早有披露,蔣將軍為保定軍校事心灰意冷而自殺,日本護士佐藤屋登在照顧他時,兩人產生感情一波三折後終成眷侶。

1914年冬日的一天,一艘日本輪船緩緩駛入天津塘沽口,佐藤屋登再度來到中國,此後,她再也沒有回日本。蔣百里委託一個朋友作媒人,到碼頭迎護佐藤屋登姑娘,隨後兩人在天津德國飯店舉行婚禮。這一年,蔣百里32歲,左梅24歲。兩人成親後,佐藤屋登改名蔣佐梅,蔣將軍酷愛梅花。兩人曾在海寧植梅數百株,意將來歸老此地,皆毀於抗日戰爭之中。

將軍和佐梅夫人生有五女,除大女兒蔣昭早逝外,也都頗有傳奇色彩。

二女兒蔣雍,原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抗戰開始後按照父母的勸導回國參加救護隊,為傷員服務,後定居美國。

三女兒蔣英[音樂家] ,是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畢業於柏林國立音樂學院,音域寬廣優美,是德律風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簽約歌手。1955年隨丈夫錢學森回到祖國,在中央音樂學院工作。

四女兒蔣華,定居比利時,曾籌辦歐洲中山學校,為華僑教育做出重大貢獻,在錢學森回國過程中,承擔了重要的穿針引線作用。

五女兒蔣和,幼年就曾隨父親環遊歐洲,新中國成立後定居北京。“文革”期間,因為她的身份受到嚴格審查。蔣和傲然不屈,在寫交待材料的紙張上寫道——“陳伯達是雜種”,嚇得審問人員張口結舌,不敢將材料上交。

1938年11月4日,蔣百里因心臟病突發在廣西宜山病逝,逝年56歲。1978年,左梅病逝,享年88歲。骨灰與蔣百里的靈柩一起合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感情經歷

1913年6月19日,中華民國直隸總督府的所在地保定,一股緊張的氣氛正瀰漫全城。位於城中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戒備森嚴,校門外的馬路上布置了大批換上新制服的持槍軍警。不多時,一輛英國製造的黑色馬車向校門疾駛而來,站崗的士兵一眼便認出這是校長的專用馬車,馬車進入軍校後停在了校長辦公樓門前,但下車的不是校長,而是一位日本女子,這是自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成立以來第一次有女子踏入。

這位日本女子名叫佐藤屋登,是日本駐華公使館的護士長。與佐藤屋登一起下車的還有日本公使館軍醫平戶,平戶與佐藤屋登來到保定軍校的原因,是受日本公使伊集院的派遣,為自殺未遂的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實施搶救。蔣百里自殺的電報很快送到了袁世凱面前,袁世凱大為震驚,他立即讓交通總長曹汝霖到日本公使館,請他們派遣最好的外科醫生到保定,看看是否還有救。不一會兒,日本公使館指派軍醫平戶和護士長佐藤屋登立即坐火車趕往保定,搶救蔣百里。

日本軍醫和佐藤屋登趕到保定後,立即來到軍校,在查看蔣百里的傷勢後,發現子彈已從肋骨間穿出,無需手術。日本醫生向學校建議,蔣百里雖然已脫離險情,但需要長期休養,而且精神的安慰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這時候,袁世凱傳下話來,要求至少有一人留在保定照護蔣百里,因此,日本醫生將護士佐藤屋登留在了保定,負責對蔣百里的日常護理,但是,這位日本女子怎么也想不到,這起偶然的事件竟成就了自己與蔣百里的異國情緣。

為了徹底斷絕蔣百里的自殺念頭,佐藤屋登在擔負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要用言語寬慰蔣百里。因為蔣百里曾經留學日本,能用一口流利的日語與佐藤交談,佐藤屋登則給蔣百里講了一堆大道理。她說:“遇到困難,用自殺的方法來逃避,是最輕鬆、最容易的辦法,但是,生命不是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國家的。國家花那么多錢培養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想報效國家,活著才能報效國家,才有機會報效國家。”

佐藤屋登的勸慰讓受傷的蔣百里覺得,這是一個不一般的日本姑娘,從這一刻起,佐藤屋登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刻在了蔣百里的腦海中。

在佐藤屋登的精心護理下,蔣百里的傷勢漸漸好轉,並逐漸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就在這時,蔣百里發現自己已深深地愛上了這位日本姑娘。

他說:“你有很高明的見解,我打消了自殺的念頭,我同意你的想法,我以後不再自殺了,但是如果你將來離開我,不在我身邊,我萬一又想自殺,又有很多悲觀的念頭的時候怎么辦,所以我希望你能夠長久地留在我身邊。”但是佐藤屋登只是作為一個護士來盡她的責任,她心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蔣百里養傷的第三個星期,佐藤屋登突然接到了北京發來的電報,告知公使館有緊急的護理工作要做,讓她迅速回京。蔣百里知道挽留不住,便派副官把佐藤屋登送上了回京的火車。佐藤屋登的離開讓蔣百里備感失落,他無法預知何時能再次見到佐藤屋登姑娘。

儘管佐藤屋登迴避了蔣百里含蓄的示愛,但對這個年輕的中國軍官,卻也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蔣百里傷勢好轉後,不願意繼續擔任保定軍校校長的職務,向陸軍部遞交了辭呈,隨後到天津休養。

1913年的10月,北京進入了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這個月,在天津休養了一段時間後的蔣百里也來到了北京,住在位於東單牌樓的川田醫院繼續休養,這是一家由日本人開設的醫院。袁世凱在得知蔣百里來京後,任命他為總統府軍事處一等參議,月薪300元,這相當於一個私塾教師25倍的收入。軍事處是袁世凱在總統府里單獨設定的一個軍事部門,其目的就是為了總統親自掌握軍權。

來到北京休養的蔣百里,驚喜地發現護理他的依舊是佐藤屋登。這時候,蔣百里通過一條側面的途徑,向佐藤表達了自己的愛意。

10月的一天,蔣百里的主治醫生把佐藤屋登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鄭重其事地對她說:蔣百里托總統,總統又托日本公使,公使再托自己,向佐藤屋登徵求意見,蔣百里希望佐藤屋登能嫁給他,同時日本醫生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警告佐藤屋登,告訴她不要有非分的猜想,他說蔣百里在浙江海寧縣硤石鎮是有妻子的。

佐藤屋登感到很冤枉。從那一天開始,佐藤屋登有意識地迴避蔣百里。但是沒過幾天,蔣百里讓侍從給她送去一封信,信里除了要求她不要離開醫院之外,沒有太多的內容。蔣百里頻頻向佐藤表示心跡,但佐藤屋登卻選擇了離開。

佐藤屋登離開中國時,給蔣百里留下了她在日本的通信地址。回到日本後,事情並沒有如佐藤屋登原先所構想的那樣:蔣百里會放棄對自己的追求。而且,在佐藤屋登的內心深處,已經無法徹底忘記這位優秀的中國青年。

在日本北海道,佐藤屋登不時地收到蔣百里寄來的書信,書信的內容依舊是希望自己能嫁給他。為了讓蔣百里放棄這個念頭,她一封信都沒有給他回。

面對蔣百里源源不斷的愛情攻勢,佐藤屋登最後在一封回信上表明了自己矛盾的心情和最後的態度。她在信中這樣寫道:我不會說假話,如今不妨以真情相告。

日本女子嫁給中國人有很多困難,而我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因此難上加難。我已向父母請示過,父母認為,日本不是沒有好青年,何必嫁給一個身帶暗傷的中國人。看來此事已無希望,你就死了這條心吧!(《蔣百里傳》)

但是,蔣百里的來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他說自己就是因為佐藤屋登的安慰、勸導,才活下來了。如今,如果佐藤屋登不答應他,他還要死。如果佐藤屋登再不給他回信,他要找到日本去,死在佐藤屋登家。

蔣百里的這一做法,後來被他的好友、民國著名記者陶菊隱稱為“放刁撒賴的突擊戰術”。蔣百里的這封信徹底摧垮了佐藤屋登的情感壁壘。

一天,佐藤把蔣百里所有的來信都拿出來,交給父母看,希望父母給她一個明確的態度,父親一封不落地讀完了這些信。

父母告訴佐藤屋登:如果你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如果你願意嫁給他的話,那你就嫁過去吧。你若是受了委屈,隨時可以回國來,我把你應得的一份產業留下來等待你。

在蔣百里鍥而不捨的追求下,佐藤屋登終於回信,接受了蔣百里那份熾烈的感情。

佐藤屋登給蔣百里回信,告訴他,父母已經同意了,自己也確定了來中國的時間。蔣百里憑印象,讓外國裁縫師為佐藤屋登製作了禮服和婚紗。

1914年冬日的一天,一艘日本輪船緩緩駛入天津塘沽口,佐藤屋登再度來到中國,此後,她再也沒有回日本。蔣百里委託一個朋友作媒人,到碼頭迎護佐藤屋登姑娘,隨後兩人在天津德國飯店舉行婚禮。因蔣百里生平最愛梅花,因而為妻子取了一個中國名字:左梅。

這一年,蔣百里32歲,左梅24歲。

結婚23年後,蔣百里發表了他的著名軍事著作《國防論》,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作出了自己的戰略論斷:這種戰爭不是短時間的衝突而是長時間的競走。

中國是有辦法的,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中國。蔣百里被人稱為是把近代西方先進軍事理論系統地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人。(《國防論》)

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梅帶著她與蔣百里的五個孩子一起加入了抗戰的行列,為抗戰捐款,並親赴前線為中國傷兵提供治療服務。她晚年時曾講:這樣做,因為她認為當時中國的戰鬥是正義的。

1938年11月4日,蔣百里因心臟病突發在廣西宜山病逝,逝年56歲。

1978年,左梅病逝,享年88歲。骨灰與蔣百里的靈柩一起合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名人分類導航模組

名人出名的方式很多,一些名人是通過社會事件出名的,可以是好人,可以是壞人,可以是英雄,可以是丑角,只是因為他/她的行為吸引了公眾眼球而已。然而成為名人也未必是好事,有句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而惡名滾滾也是為眾人所排斥的。一個人的名氣,還是要能夠體現積極的社會價值、並且與他的實力相稱比較好。
中國名人歷史名人建國大業人物原型高官子女
古代名人當代名人世界名人官二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