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是主管鐵路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其主要職能是:擬定鐵路行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國家鐵路統一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擬定鐵路行業的發展規劃,編制國家鐵路各項年度計畫並組織指導實施;負責鐵路建設的行業管理,組織管理大中型鐵路建設項目的有關工作;擬定鐵路行業的技術政策、標準和管理法規,組織重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成果鑑定;推動和指導鐵路改革;任免鐵路企業和鐵道部直屬單位主要領導幹部;負責國家鐵路財務工作,安排使用全路建設基金和資金,管理國家鐵路事業經費;統一管理全國鐵路調度指揮工作,監督、檢查全行業安全生產和路風建設;管理國家鐵路外事和對外經濟合作交流工作;負責國家鐵路系統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職工隊伍建設等。

基本信息

機構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東北經濟區:包括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面積124.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能源鋼鐵木材糧食生產基地。鐵路營業里程14180.2公里,占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8.4%,路網密度114.4公里/萬平方公里,其中,濱洲—濱綏、哈大和沈山組成“才”字形主通路,加上平齊、大鄭、瀋吉、長圖、哈佳、京通、京承錦、集通、通讓等30多條幹線,路網結構基本完善。但東北地區不少主要幹線能力緊張,相關線路客貨分線和強化改造前期工作仍在緊張進行。

環渤海經濟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山東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面積13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其鐵路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大量主要幹線經由本區,如煤運通道的大秦線、石太—石德—膠濟線、邯長—邯濟線、侯月—新月—新菏—菏兗日線,南北通道的京山—沈山—哈大線、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南北同蒲線,以及京通線、集通線、京承錦線,豐沙大線、京原線等。鐵路營業里程22928.7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29.7%,路網密度171.8公里/萬平方公里,路網布局基本趨於完善。鑒於本區鐵路主要幹線在路網中的特殊地位,鐵路建設速度繼續加快,煙大輪渡以及京滬、膠濟線電氣化改造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石太客運專線等項目進展順利;張家口至集寧鐵路,石家莊至德州、大同至包頭電氣化改造相繼開工建設。

長江三角洲及沿長江經濟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重慶七省二市,面積148.4萬平方公里,區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鐵路營業里程17696.1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23.0%,路網密度119.2公里/萬平方公里。經由本區的鐵路除浙贛、襄渝、漢丹、武大、合九、西合等線外,主要為南北向鐵路幹線,主要通道能力緊張。浙江省沿海經濟較為發達,但由於缺少橫向聯繫,其經濟再升級受到影響。2006年,客運專線建設全面展開,滬漢蓉鐵路通道中的武合、合寧鐵路及東南沿海通道中的甬台溫、溫福鐵路建設進展順利,浙贛、滬杭、京滬線電氣化改造完成。

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福建、廣東兩省,面積29.9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地理環境優越,比鄰,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經濟發展居全國領先地位。至年末已形成京廣、京九南段及廣深、鷹廈、外福、橫南、三茂、廣梅汕和贛龍等幹線組成的區域鐵路網,營業里程3780.7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4.9%,路網密度126.4公里/萬平方公里。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福建省缺乏大能力鐵路通道、廣東既有主要幹線能力緊張更為突出,需要加快京廣客貨分線步伐,加快廈深、向莆鐵路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鐵路等建設。2006年,武廣、廣深客運專線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溫福、福廈、龍廈鐵路以及廣珠城際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部五省經濟區: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五省,地處中國腹地,面積87.1萬平方公里,屬經濟、交通較發達地區。至2006年末已形成京廣、京滬、京九、焦柳四條南北運輸通道和隴海、浙贛—湘黔、新月—新菏兗、西安—合肥、襄渝—漢丹—武大五條東西運輸通道組成的“四縱五橫”主骨架,鐵路營業里程14281.2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8.5%,路網密度164.0公里/萬平方公里,布局趨於完善。問題是京廣、京滬和隴海等主要繁忙幹線運能緊張,滬漢蓉通道、沿江鐵路尚未形成。應加快滬漢蓉通道和沿江鐵路的建設,繁忙通道應儘快實施客貨分線,相關項目正有序推進。

西南及華南部分省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海南重慶七省市及廣東部分地區,面積261.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7.2%,區內經濟不發達和貧困地區多。地形複雜和交通不便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遂渝、渝懷鐵路建成投產,極大加強了川渝地區與東南沿海等地區的經濟聯繫。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拉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無鐵路的歷史。至年末,鐵路營業里程12080.6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5.7%,路網密度46.3公里/萬平方公里。本區東部鐵路網骨架雖已形成,但襄渝、焦柳、渝懷線間及湘桂線以南大片地區無鐵路,西南的北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尚無大能力對外運輸通道,西南與西北交流及西南與東南亞交流缺少便捷通路。川西地區鐵路仍為空白。黔桂擴能、永州—玉林(茂名)、宜昌—萬州鐵路仍在緊張施工;國際通道、西南西北通道、西南華南通道的貴廣、南廣鐵路、南昆增二線、湘桂增二線以及相關地區開發性鐵路、既有線擴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仍在抓緊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西北經濟區:包括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五省區及內蒙古西部,面積344.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36%。該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屬經濟不發達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鐵路營業里程10823公里,占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4.0%,路網密度31.5公里/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鐵路唯一未成網的地區,甚至連骨架都未形成。新疆、青海仍為“一線牽”省區。2006年,作為區域主要運輸通道的蘭新線蘭州—武威段增二線、武威—嘉峪關電氣化改造工程建成投產;蘭州至西寧增二線開工建設,臨河至策克、太(中)銀鐵路正加快建設;國際通道、西北西南通道以及相關地區開發性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前期工作也在抓緊進行。

鐵路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中國鐵路貨運量288224萬噸,比2005年的269296萬噸增長7.0%;占中國貨運量(不含遠洋運輸)198.26億噸的14.5%,比2005年的14.9%下降0.4個百分點。

中國鐵路貨物周轉量(含行包)21954億噸公里,比2005年的20726億噸公里增長5.9%;占中國貨物周轉量(不含遠洋運輸)46258億噸公里的47.5,比2005年的49.7%下降2.2個百分點。

中國鐵路客運量125656萬人,比2005年的115583萬人上升8.7%;占中國客運量202.42億人的6.2%,比2005年的6.3%下降0.1個百分點。

中國鐵路旅客周轉量6622億人公里,比2005年的6062億人公里上升9.2%;占中國旅客周轉量19198億人公里的34.5%,比2005年的34.7%下降0.2個百分點。

煤炭運量137864萬噸,比2005年的129038萬噸增長6.8%;占中國原煤產量238200萬噸的57.9%,比2005年的58.5%下降0.6個百分點。

石油運量15343萬噸,比2005年的15291萬噸增長0.3%;占中國原油產量18368萬噸的83.5%,比2005年的84.3%下降0.8個百分點。

鋼鐵運量20340萬噸,比2005年的17781萬噸增長14.4%;占中國鋼鐵產量87757萬噸的23.2%,比2005年的24.6%下降1.4個百分點。

糧食運量10784萬噸,比2005年的11839萬噸下降8.9%;占中國糧食產量49748萬噸的21.7%,比2005年的24.5%下降2.8個百分點。

棉花運量394萬噸,比2005年的290萬噸上升35.9%;占中國棉花產量675萬噸的58.4%,比2005年的50.8%上升7.6個百分點。

運輸經營

2006年,中國鐵路客貨運量、國家鐵路運輸收入、運輸生產主要指標在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的高起點上再創歷史新高。旅客周轉量、貨物傳送量、換算周轉量、運輸密度位居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鐵路6%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世界鐵路約四分之一的換算周轉量。

1.貨物運輸保持快速增速。中國鐵路完成貨運總傳送量(包括行包運量)288285萬噸,比2005年增長7.1%。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45476萬噸,比2005年增長5.9%。全國鐵路完成貨運總周轉量(包括行包周轉量)21954.46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5.9%。

12月24日17時58分,77021次2萬噸重載列車在茶塢站順利通過,標誌著大秦鐵路提前7天實現年運量2.5億噸目標。太原鐵路局檔案史志室供稿

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0557.16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5.2%。

中國鐵路完成貨物傳送量287156萬噸,比2005年增加18807萬噸,增長7.0%。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44395萬噸,比2005年增長5.8%。中國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21714.73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5.7%。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0321.62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5.0%。

中國鐵路完成行包傳送量1129萬噸。其中:國家鐵路完成1081萬噸,比2005年增長17.6%。中國鐵路完成行包周轉量239.73億噸公里。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35.54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25.8%。

2.重點物資運輸得到有力保證。中國鐵路在運輸能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與地方政府的運輸溝通協調機制,對重點物資實行運力傾斜,全力以赴保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路煤炭運量再創歷史最高水平,完成137864萬噸,比2005年增運8826萬噸,增長6.8%。中國368家直供電廠電煤庫存可耗天數一直保持在14天以上的合理水平,基本滿足了電力迎峰度夏和冬季用煤高峰的需要。完成糧食運量10784萬噸,比2005年減少1055萬噸,下降8.9%。完成石油運量15343萬噸,比2005年增運52萬噸,增長0.3%。完成化肥農藥運量8059萬噸,比2005年增運244萬噸,增長3.1%。完成棉花運量394萬噸,比2005年增運104萬噸,增長35.9%。完成貨櫃運量6891萬噸,比2005年增運984萬噸,增長16.7%。圓滿完成了特運軍運專運和供港澳地區物資以及國家重點工程物資等運輸任務。3.旅客運輸增勢強勁。中國鐵路完成旅客傳送量125656萬人,比2005年增長8.7%,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國家鐵路完成119728萬人,比2005年增長8.2%。全國鐵路完成旅客周轉量6622.12億人公里,比2005年增長9.2%。其中:國家鐵路完成6353.27億人公里,比2005年增長8.9%。

4.總換算周轉量持續攀升。中國鐵路完成總換算周轉量28576.58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6.7%。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6910.43億噸公里,比2005年增長6.1%。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5.運輸收入總量再創歷史新高。2006年國家鐵路完成運輸收入2364.5億元,比2005年增加318億元,增長15.5%。其中:完成貨物運費收入1281億元,比2005年增加171.9億元,增長15.5%;完成客票收入728億元,比2005年增加67.1億元,增長10.2%。實現運輸利潤78億元。

6.運輸效率和運輸質量進一步提高。全路深入挖潛擴能提效,利用新開通線路能力,發揮幹線電氣化改造後的優勢,合理調整車流徑路,強化運輸組織,路網整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推進規模化、集約化運輸,建設戰略裝車點240個、整列裝車線300條,全路零擔辦理站從669個壓縮到129個;提高機車車輛運用效率,推行長交路、車循環、輪乘制的機車運用模式;利用C70新型貨車,進一步深化多拉滿載挖潛提效活動。2006年,國家鐵路貨運機車日產量完成114.3萬噸公里,比2005年提高3.7萬噸公里;貨運列車平均總重3105噸,比2005年增加67噸;貨車周轉時間實現4.87天,比2005年壓縮0.05天。全國鐵路日均裝車129130車,比2005年增加6820車,增長5.6%;客運密度860萬人公里/公里,比2005年增加56萬人公里/公里;貨運密度2851萬噸公里/公里,比2005年增加104萬噸公里/公里。

7.多元經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

國家鐵路多元經營系統堅持主輔“長期共存、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戰略定位,貫徹部黨組“規範管理、改善經營、拓展市場、擴大就業”的總體要求,堅持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明晰多元經營與運輸主業的資產、勞動和經濟關係,促使多元經營企業規範管理,在持續推進資產重組、減少企業法人的基礎上,加快建設經營基地,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發揮多元經營企業安置運輸業分流人員的“蓄水池”作用,在服從服務於鐵路改革發展大局的同時,促進了多元經營又好又快的發展。2006年度完成營業收入1166.20億元,比2005年增加166.23億元,增長16.6%;實現利潤24.74億元(包含處置不良資產影響當期利潤的因素),比2005年減少3.13億元,下降11.2%。截至2006年末,國家鐵路多元經營職工25.68萬人,比2005年增加1.90萬人。全員勞動生產率34.57萬元/人,比2005年增長14.8%。

資產投資

2006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88.36億元,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542.50億元,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22.56億元,機車車輛購置投資完成323.3億元。

1.基本建設。

全年投資完成1542.50億元,同比增長75.2%。其中鐵道部投資完成1300.92億元,為年計畫的98.1%,同比增長75.0%。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首次突破1500億元,比歷史上完成投資最多的2005年(880.18億元)多662.32億元。

國家鐵路和合資鐵路在建的大中型項目119個,投資完成1507.20億元(複線及擴能342.85億元,電氣化92.19億元,樞紐、客站110.99億元,新建鐵路961.18億元),同比增長80.6%。其中鐵道部投資完成1281.54億元,為年計畫的87.7%,同比增長79.4%。新線鋪軌868.8公里,複線鋪軌1145.3公里,新線投產1490.9公里,複線投產816.4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3921.2公里,其中既有線電氣化投產里程3807.7公里,是“十五”期間的1.5倍。

地方鐵路投資完成15.92億元,同比下降5.3%。新線鋪軌70.5公里,新線投產156.7公里。

小型項目投資完成16.93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海拉爾至滿洲里、蘭州至西寧增二線,隴海線徐州至連雲港、石家莊至德州、大同至包頭、蕭甬線電氣化,武漢北編組站,瀋陽樞紐東環線,南京樞紐大勝關長江大橋南京南站及相關工程,張家口至集寧鐵路,樂壩至巴中鐵路,太中銀鐵路,伊敏至伊爾灺鐵路,臨河至策克鐵路、龍廈鐵路等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投資完成157.46億元。新線鋪軌1.8公里,複線鋪軌90.8公里。新線投產1.8公里,複線投產50.3公里。
一批項目建成投產。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提前一年通車,西格段增建二線應急工程同步建成投產;浙贛、滬杭、京滬線電氣化,蘭州至武威南複線,昆明、上海蘆潮港貨櫃中心站,隴海線鄭徐段、蘭新線武嘉段電氣化,膠濟線,煙大輪渡,敦煌鐵路,遷安北至菱角山鐵路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投資完成251.93億元,新線鋪軌103.2公里,複線鋪軌548.6公里,新線投產1413.6公里,複線投產654.7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3921.2公里。

客運專線建設全面推進。鄭西、武廣(含新廣州站及相關工程和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石太、京津、武合、合寧、溫福、甬台溫、廣珠、福廈、廣深港、膠濟等客運專線建設項目全面推進,投資完成644.69億元,全部完成年度投資計畫。新線鋪軌46公里,複線鋪軌53.2公里。特大、大中橋完成41.69萬折合米,隧道完成29.58萬折合米。

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國家鐵路和合資鐵路建設項目使用財政預算內資金53億元;鐵路專項基金446.46億元;銀行貸款326.29億元;鐵路專項資金106.41億元;利用外資25.95億元;鐵路建設債券293億元,比歷史上使用鐵路債券最多的“九五”和“十五”時期總和還多31.71億元;企事業自籌資金49.81億元;地方政府及企業投入鐵路建設資金225.66億元,接近“十五”時期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鐵路建設的資金總和,鐵路吸引國內外、民營企業投資規模逐漸擴大,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合資鐵路發展進入新階段。在建鐵路項目中有達成,新廣州站及相關工程,武廣、鄭西、石太、廣深港客運專線,京津城際軌道交通,溫福、福廈鐵路,遷安北至菱角山鐵路等42個合資鐵路項目,占在建鐵路項目數的35.3%,其中新建鐵路項目有34個,占新建鐵路項目數的72.3%。合資鐵路投資完成794.38億元,占國家鐵路和合資鐵路大中型項目投資完成的52.6%,其中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174.68億元;新線鋪軌501.8公里,複線鋪軌210.5公里,新線投產325公里,複線投產86.7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45.3公里。

2.更新改造。

鐵路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22.56億元,其中國家鐵路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09.23億元,同比降低4.2%;合資鐵路公司投資完成13.33億元。

完成的國家鐵路投資中,運輸設備更新改造投資完成177.41億元,為計畫的99.6%,同比降低4.9%。

在國家鐵路運輸設備更新改造中,鐵道部管理項目投資完成33.48億元,同比降低41.9%;鐵路局管理項目投資完成143.94億元,比2005年增長11.7%。

國家鐵路利用專項資金進行的技改投資完成31.82億元,與2005年持平。

鐵路局管理項目投資完成從分組構成上看,各局運輸生產力新布局調整後相應減少了對各類輔助性生產設備的投資,用於提速、擴能和安全保障等運輸生產一線的投資得到充分保證,並且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更新改造資金用於基建大中型項目的配套,以補充建設資金的不足各鐵路局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項目投資。局管生產性項目投資完成139.77億元,比2005年增長13.2%,占全部投資完成額的97.1%,比2005年提高1.3個百分點。

3.機車車輛購置。

2006年鐵路機車車輛購置以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和新型70噸貨車、大秦鐵路新型80噸級重載貨車等為重點,投資完成323.3億元,其中國家鐵路投資完成319.4億元、合資鐵路投資完成3.9億元。

國家鐵路完成投資中,機車57.69億元(含引進大功率機車預付款12.70億元)、客車33.04億元(含22型客車翻新7.36億元)、貨車155.54億元(含K2轉向架改造43.35億元)、動車組購置預付款69.31億元。購置機車451台、客車880輛、貨車26693輛。

合資鐵路公司完成投資中,機車1.97億元、客車1.89億元、貨車403萬元。購置機車23台、客車69輛、貨車9輛。

鐵路線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國家鐵路(不包括合資鐵路和地方鐵路,本欄目以下諸條目皆同)營業線路總延展里程135360.9公里,比2005年的132854.6公里增長1.9%。

正線延展里程90465.6公里,比2005年的88561.2公里增長2.2%。

營業里程63411.7公里,比2005年的62200.0公里增長1.9%。

其中,正式營業里程58901.0公里,比2005年的57588.6公里增長2.3%;臨時營業里程4510.7公里,比2005年的4611.4公里下降2.2%。

雙線及雙線以上線路營業里程25243.8公里,比2005年的24497.2公里增長3.0%;占營業里程63411.7公里的39.8%,比2005年的39.4%上升0.4個百分點。

電氣化線路營業里程23435.4公里,比2005年的19408.2公里增長20.7%;占營業里程63411.7公里的37.0%,比2005年的31.2%上升5.8個百分點。

內燃牽引線路營業里程39976.3公里,比2005年的42791.8公里下降6.6%;占營業里程63411.7公里的63.0%,比2005年的68.8%下降5.8個百分點。

調度集中線路營業里程4181.1公里,比2005年的1827.7公里上升128.8%;占營業里程63411.7公里的6.6%,比2005年的2.9%上升3.7個百分點。

自動閉塞線路營業里程25630.3公里,比2005年的24148.9公里增長6.1%;半自動閉塞線路營業里程39144.8公里,比2005年的39389.9公里下降0.6%。

正線60公斤/米及其以上鋼軌占正線鋼軌比重75.2%,比2005年的73.0%上升2.2個百分點。

正線無縫線路營業里程52332.6公里,比2005年的47094.3公里增長11.1%;占正線鋼軌比重的59.1%,比2005年的53.2%上升5.9個百分點。

正式營業線路營業里程中,準軌58230.7公里,寬軌9.5公里,窄軌660.8公里。

重載鐵路營業里程13170.3公里,比2005年的8829.7公里增長49.2%;高速鐵路營業里程562.2公里,比2005年的391.1公里增長43.7%;準高速鐵路營業里程3226.8公里,比2005年的1209.7公里上升166.7%;快速鐵路營業里程9883.6公里,比2005年的9930.7公里下降0.5%。

新線鋪軌878.5公里,比2005年的734.1公里上升19.7%;新線投產1500.6公里,比2005年的1154.0公里上升30.0%。複線鋪軌里程1184.9公里,比2005年的414.7公里上升185.7%;複線投產里程856.0公里,比2005年的486.3公里上升76.0%。

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3961.9公里,比2005年的865.7公里上升357.7%。

鐵路機車

擁有量16904台,比2005年的16547台增加357台,增長2.2%。內燃機車擁有量11348台,占機車擁有量的67.1%,比2005年的68.5%下降1.4個百分點,比2005年的11331台增長0.2%;電力機車擁有量5465台,占機車擁有量的30.9%,與2005年的30.9%持平,比2005年的5122台增長6.7%;蒸汽機車擁有量91台,占機車擁有量的0.5%,比2005年的0.6%下降0.1個百分點,比2005年的94台下降3.2%。年內,全路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發生機破2615件,機破率平均每百萬公里1.0件,與2005年同比機破率減少0.2件。其中內燃機車機破率平均每百萬公里1.1件,同比減少0.2件;電力機車機破率平均每百萬公里0.8件,同比減少0.1件。客運機車發生機破606件,平均每百萬公里0.8件,機破率同比減少0.1件。

鐵路客車

擁有量40945輛,比2005年的40328輛增長1.5%。軟臥車3209輛,比2005年的3109輛增長3.2%;硬臥車13315輛,比2005年的12942輛增長2.9%;軟座車794輛,比2005年的759輛增長4.6%;硬座車16991輛,比2005年的16900輛增長0.5%。

每萬名旅客擁有客車0.34輛、座臥車0.29輛,分別比2005年的0.36輛、0.30輛下降5.6%和3.3%。

座臥車座位212.6萬個,比2005年的210.6萬個增長0.9%;座臥車臥鋪95.2萬個,比2005年的92.5萬個增長2.9%。

鐵路貨車

擁有量(不包括淘汰車)558483輛,比2005年的541824輛增長3.1%。其中,60噸及以上貨車489122輛,比2005年的469676輛增長4.1%。

每萬噸貨運量擁有貨車2.29輛,比2005年的2.35輛下降2.6%。

鐵路貨櫃

保有量152875箱,比2005年的360789箱下降57.6%。其中,1噸箱190691箱,比2005年的201968箱下降5.6%;10噸箱13826箱,比2005年的32620箱下降57.6%;20英尺箱120549箱,比2005年的118357箱上升1.9%;40英尺及其以上箱合計7939箱,比2005年的7844箱上升1.2%。

貨櫃運量6449萬噸,比2005年的5565萬噸上升15.9%。

鐵路橋樑

營業線路橋樑46149座、3270277.6延長米。其中,全長(正橋長度與引橋長度之和)500米以上的特大橋784座,全長100米以上至500米的大橋5358座,全長20米以上至100米的中橋13817座,全長不足20米的小橋26190座。

全長萬米以上的特大橋4座:新菏線長東黃河大橋(10297.5米)、新菏二線長東黃河二橋(10363.7米)、淮南線蕪湖長江大橋(10527米)和秦沈線月牙河大橋(10263.3米)。

鐵路隧道

營業線路隧道5924座、3741027.9延長米。其中,長度10000米以上的特長隧道7座,長度在3000米以上至10000米的長隧道167座,長度在500米以上至3000米的中長隧道1811座,長度不足500米的短隧道3939座。

7座萬米以上的特長隧道是京廣線大瑤山隧道(14294.5米),西康線秦嶺一線隧道(18456米)、二線隧道(18456米),寧西線東秦嶺隧道(12268米),蘭新線烏鞘嶺左線隧道(20050米)、右線隧道(20050米),渝懷線圓梁山隧道(11070米)。

鐵路通信信號設備

自動閉塞25630.3公里,半自動閉塞39144.8公里。計算機聯鎖車站1299個。自動化駝峰信號101場,半自動化駝峰信號29場,機械化駝峰信號4場,非機械化駝峰信號75場。

鐵路車站

車站5576個,其中,特等站50個、一等站226個、二等站342個、三等站886個。車站中,辦理客運業務的有1994個。

主要職責

依據“國辦發[1998]85號”檔案,鐵道部是主管鐵路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1.擬定鐵路行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國家鐵路統一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2.擬定鐵路行業的發展規劃,編制國家鐵路各項年度計畫並組織指導實施;組織編制合資鐵路、地方鐵路建設有關計畫。負責鐵路行業統計、信息工作。

3.負責鐵路建設的行業管理。組織管理大中型鐵路建設項目的有關工作。

4.擬定鐵路行業技術政策、標準和管理法規。負責鐵路技術監督,組織重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成果鑑定;組織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5.貫徹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方針,提出國家鐵路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推動和指導國家鐵路企業深化改革。

6.負責國家鐵路財務工作。安排使用全路建設基金和資金;研究提出國家鐵路運價意見,經批准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監督執行;協調鐵路工業產品價格;管理國家鐵路事業經費。

7.培育和規範鐵路運輸市場,統一管理全國鐵路調度指揮工作;負責國家鐵路運輸的巨觀管理。監督、檢查國家鐵路安全生產和路風建設;組織管理國家鐵路戰備工作。

8.負責國家鐵路人事、中等技術及職工教育、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環保、節能、衛生防疫方面的管理工作。

9.管理國家鐵路外事和對外經濟合作交流工作。

10.管理鐵路治安保衛工作。

11.負責鐵路專運、特運工作。

12.負責國家鐵路系統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職工隊伍建設。

13.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管理體制

國家鐵路運輸系統實行鐵道部、鐵路局(公司)、基層站段三級管理體制。

國家鐵路設有鐵路局(公司)18個。全路設立40個鐵路辦事處,作為鐵路局派出機構,主要承擔安全檢查監督工作,完成鐵路局和鐵路局黨委交辦的工作,協調組織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布置的任務。

在2005年鐵路分局撤銷、運輸生產力布局調整的基礎上,為使運輸站段布局更加合理,解決部分站段規模仍然偏小、管理比較分散,尤其是機車車輛檢修資源沒有適當集中、資源浪費比較嚴重,檢修基地難以實現現代化的問題,2006年3月18日,國家鐵路又對運輸生產力布局進行微調,運輸站段由2005年末的857個調整到623個。

鐵道部機構及所屬單位調整

鐵道部2月10日發布《關於設立鐵道部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及南京南站項目指揮部的通知》(鐵勞衛函〔2006〕97號),自2006年2月10日起,設立鐵道部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及南京南站項目指揮部。

鐵道部3月14日發布《關於成立向莆(福建)鐵路公司籌備組的通知》(鐵勞衛函〔2006〕185號),自2006年3月14日起,成立向莆(福建)鐵路公司籌備組。

鐵道部3月14日發布《關於成立昌九城際軌道交通公司籌備組的通知》(鐵勞衛函〔2006〕186號),自2006年3月14日起,成立昌九城際軌道交通公司籌備組。

鐵道部6月9日發布《關於撤銷石家莊鐵路運輸技工學校的批覆》(鐵勞衛函〔2006〕445號),自2006年6月9日起,撤銷石家莊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鐵道部6月9日發布《關於撤銷襄樊鐵路運輸技工學校的批覆》(鐵勞衛函〔2006〕446號),自2006年6月9日起,撤銷襄樊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鐵道部6月9日發布《關於撤銷寶雞、安康鐵路運輸技工學校的批覆》(鐵勞衛函〔2006〕447號),自2006年6月9日起,撤銷寶雞、安康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鐵道部6月28日發布《關於撤銷瀋陽鐵路局八所技工(司機)學校的批覆》(鐵勞衛函〔2006〕501號),自2006年6月28日起,撤銷錦州鐵路司機學校和瀋陽、丹東、長春、吉林、通化、白城、通遼鐵路運輸技工學校。

鐵道部9月15日發布《關於成立石武鐵路客運專線(河南)公司籌備組的通知》(鐵勞衛函〔2006〕726號),自2006年9月15日起,成立石武鐵路客運專線(河南)公司籌備組。鐵道部9月27日發布《關於成立拉薩鐵路辦事處的通知》(鐵勞衛函〔2006〕760號),自2006年9月27日起,成立青藏鐵路公司拉薩鐵路辦事處。

鐵道部10月9日發布《關於撤銷太原鐵路局所屬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學校的批覆》(鐵勞衛函〔2006〕784號),自2006年10月9日起,撤銷大同、忻州、侯馬鐵路運輸技工學校和太原鐵路成人中專學校。

機構職能

1.辦公廳。綜合協調部機關工作;組織起草重要檔案、報告;負責文秘、信息、保密、信訪、值班、新聞發布、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工作;歸口管理檔案工作。

2.政策法規司。組織擬定鐵路綜合性的經濟政策和鐵路行業法規;研究並組織指導鐵路經濟體制改革工作;依法辦理行政複議工作。

3.發展計畫司。編制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畫;辦理大中型建設項目審定的有關工作;組織編制合資鐵路、地方鐵路建設計畫的有關工作;管理國家鐵路戰備、節能、環保工作;歸口管理利用外資工作。

4.財務司。組織財會監督,維護國家投入鐵路資本的權益;擬定國家鐵路運輸收入清算規章;負責鐵路建設基金、資金和鐵路價格的管理工作;管理國家鐵路事業經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5.科學技術司。編制鐵路科技發展規劃和計畫,擬定技術政策、標準和管理規章;負責鐵路技術監督工作;組織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科技合作交流、技術引進工作。

6.人事司。管理部屬單位領導幹部和部機關國家公務員;負責國家鐵路人事工作;向合資鐵路推薦代表國家鐵路的經營者人選。

7.勞動和衛生司。負責國家鐵路勞動工資巨觀調控,編制工資總額計畫;綜合管理勞動工資、機構編制、中等技術及職工教育和衛生防疫工作;指導國家鐵路的再就業工作。

8.建設管理司。擬定鐵路工程建設的標準、規範、規章;管理鐵路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鑑定;管理鐵路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查;協調、監督大中型鐵路項目建設並組織竣工驗收。

9.國際合作司。負責鐵路外事工作;管理國家鐵路對外經濟合作交流工作。

10.安全監察司。擬定鐵路行車安全法規、制度並進行監督檢查;管理勞動安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和勞動保護工作;參與和組織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

11.運輸局。擬定鐵路運輸政策、法規和規章;培育和規範鐵路運輸市場;統一管理中國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負責國家鐵路運輸的巨觀管理。

12.公安局。管理鐵路治安保衛工作;組織管理專運、特運的安全警衛;指導鐵路治安綜合治理和消防工作。由鐵道部、公安部雙重領導,業務工作以公安部為主。

鐵路政企分開

國務院不再保留鐵道部,鐵道部將拆分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根據10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我國將實行鐵路政企拆分,國務院將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近些年,我國鐵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保障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生產生活需要,但也存在政企不分、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銜接不暢等問題。為推動鐵路建設和運營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充分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有必要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方案提出,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統籌規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負責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負責鐵路建設,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同時,不再保留鐵道部。
考慮到鐵路仍處於建設發展重要時期,同時承擔很多公益性任務,方案提出,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範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同時,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改革後,中國鐵路總公司統一調度指揮鐵路運輸,實行全路集中統一管理,確保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確保重要運輸任務完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人民民眾提供安全、便捷、優質服務。
正式分開
2013年3月10日提請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鐵道部被撤銷,鐵路政企分開。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企業職責。
原鐵道部903名公務員將分流
2013年3月17日早上7時許,“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牌子在北京市西長安街復興路10號悄然換上,原鐵道部牌匾被撤下。中國鐵路總公司新浪實名認證微博“中國鐵路”當日上午發布了掛牌訊息,同時,“中國鐵路”官方微博也由V字認證歸屬“鐵道部”更改為“中國鐵路總公司”。據了解,掛了6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的牌子將被送到中國鐵道博物館。
並且,交通部長稱原鐵道部903名公務員將分流。有些進入該公司,有些進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還有部分將進入地區局,具體分流的方案尚未確定。另外,偏遠地區的高鐵項目會繼續上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